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出自《中庸·第一章》解釋:上天所給予人的氣質叫做性,依照本性去作事叫做道。猜您喜歡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中庸·第十三章》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中庸·第二十章》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中庸·第二十七章》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中庸·第十三章》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中庸·第二十章》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第二十章》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中庸·第二十五章》居上不驕,為下不倍。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中庸·第二十七章》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中庸·第一章》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中庸·第十章》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中庸·第十四章》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中庸·第二十六章》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中庸·第十四章》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中庸·第二十六章》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中庸·第三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