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中庸·第二十四章》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出自《中庸·第二十四章》解釋:禍福將要來臨時,是福可以預先知道,是禍也可以預先知道。所以極端真誠就像神靈一樣微妙。猜您喜歡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中庸·第六章》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中庸·第二十章》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中庸·第十三章》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中庸·第二十章》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中庸·第二十章》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中庸·第二十章》居上不驕,為下不倍。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中庸·第二十七章》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災必逮夫身。《大學·第十一章》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中庸·第二十五章》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中庸·第二十章》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中庸·第二十章》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中庸·第二十五章》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中庸·第三章》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中庸·第十三章》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中庸·第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