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中庸·第六章》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出自《中庸·第六章》解釋: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歡向人問問題,又善於分析別人淺近話語裡的含義。隱藏人家的壞處,宣揚人家的好處。過與不及兩端的意見他都掌握,採納適中的用於老百姓。這就是舜之所以為舜的地方吧!猜您喜歡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中庸·第二十五章》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第二十章》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中庸·第二十六章》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中庸·第十三章》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中庸·第十二章》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中庸·第二十八章》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中庸·第三十三章》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中庸·第二十六章》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系焉,萬物覆焉。《中庸·第二十六章》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中庸·第二十章》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中庸·第十一章》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中庸·第二十章》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中庸·第二十五章》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中庸·第二十章》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中庸·第三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