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中庸·第二十一章》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出自《中庸·第二十一章》解釋:從誠心上領悟道理,叫作天性;從明白大道去涵養誠心,叫作教化。猜您喜歡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中庸·第二十六章》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中庸·第十四章》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中庸·第二十五章》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中庸·第二十八章》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中庸·第三十章》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中庸·第二十章》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中庸·第三十三章》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中庸·第十三章》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中庸·第十四章》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萬物載焉。《中庸·第二十六章》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中庸·第三十三章》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中庸·第一章》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中庸·第十四章》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中庸·第二十六章》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中庸·第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