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中庸·第十九章》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出自《中庸·第十九章》解釋:所謂的孝者,是善於繼承別人的志向,善於傳述別人的事跡的人。猜您喜歡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中庸·第十七章》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中庸·第二十章》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中庸·第四章》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中庸·第二十章》唯天下至誠,方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中庸·第三十二章》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中庸·第二十七章》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中庸·第二十三章》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中庸·第一章》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中庸·第十一章》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中庸·第三十章》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第二十章》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中庸·第十三章》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中庸·第二十章》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中庸·第十四章》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中庸·第二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