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
宋仁宗趙禎(1010年5月12日-1063年4月30日),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母親是李宸妃,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封慶國公,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封壽春郡王,天禧元年(1017年)進中書令,二年(1018年)進封升王。九月立為皇太子,賜名趙禎,乾興元年(1022年)二月,宋真宗駕崩,仁宗即帝位,時年13歲,1023年改元天聖。1063年駕崩於汴梁皇宮,享年54歲。在位四十二年。其陵墓為永昭陵。諡號: 仁宗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史家把仁宗在位及親政治理國家的時期概括為“仁宗盛治”。► 2篇詩文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趙禎生於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日(1010年5月12日),最初名為趙受益。他是宋真宗趙恆的第六子,其母為李宸妃。因趙恆所寵信的美人劉氏(章獻明肅皇后)無子,趙恆便對外聲稱趙受益為劉氏所生。
趙受益天性仁孝,對人寬厚和善,喜怒不表現於外表。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被封為慶國公。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進封壽春郡王,講學於資善堂。天禧元年(1017年),趙受益加官中書令。
天禧二年(1018年),進封升王。同年八月(《宋史·本紀》作九月),趙受益被冊封為皇太子,賜名趙禎。由參知政事李迪兼太子賓客,以輔導趙禎。
登基即位
乾興元年(1022年)二月十九日,趙恆逝世。年僅十三歲的趙禎即皇帝位,由皇太后劉氏(章獻明肅皇后)代行處理軍國事務,直至明道二年(1033年)劉太后去世,才開始親政。
趙禎性情寬厚,不事奢華,還能夠約束自己,對下屬寬厚以待,讓百姓休養生息,因此受到歷代歷史學家,政治家的稱讚。他知人善用,因而在位時期名臣輩出,國家安定太平,經濟繁榮,科學技術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趙禎在位期間,宋朝四海雍熙,八荒平靜, 士農樂業,文武忠良。史上有“慶曆、嘉祐之治”之稱,尤以“嘉祐之治”為多。
善於納諫
包拯在擔任監察御史和諫官期間,屢屢犯顏直諫,甚至唾沫都飛濺到趙禎臉上。但趙禎一面用衣袖擦臉,一面還接受他的建議,竟未予以怪罪。有一次,包拯反對任命仁宗寵妃張氏(溫成皇后)的伯父張堯佐為三司使,趙禎便改讓張堯佐出任節度使,包拯還是不願意,言辭更加激烈,帶領七名言官與趙禎理論。趙禎生氣地說:“豈欲論張堯佐乎?節度使是粗官,何用爭?”言官唐介不客氣回答道:“節度使,太祖太宗皆曾為之,恐非粗官。”趙禎最終採納了言官的建議。他回到後宮後,對張氏說:“汝只知要宣徽使,汝豈知包拯為御史乎?”
以上兩例,表現出趙禎確實具有相當大的度量和推己及人之心。這在封建時代,也算是很難得的。因此,他被歷史學家稱譽為“守成賢主”。
趙禎一朝還出現了“求之千百年間,蓋示一二見”,在《岳陽樓記》中唱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以及倡導文章應明道、致用,領導北宋古文運動的歐陽修。而慶曆初年實施的“慶曆新政”,更為“王安石變法”起到了投石問路的先導作用。
確立儲位
趙禎的三個兒子全部早夭,他於是在景佑二年(1035年)將濮王趙允讓第十三子趙宗實(後改名趙曙,即宋英宗)接入皇宮,交給曹皇后撫養。但在寶元二年(1039年)豫王趙昕出生後,趙禎又將趙宗實送出宮。
趙昕早夭,而趙禎晚年無子,最終只得於嘉祐七年(1062年)八月立趙宗實為皇子。
崩逝汴梁
至和三年(1056年)正月,趙禎在臨朝受文武百官參拜時,突然手舞足蹈,口出涎水。同日,遼朝使者正在紫宸殿拜見趙禎,趙禎語無倫次。宰相文彥博只好對遼朝使者說是欽酒過量所致。此後幾天,趙禎病情愈益加重,天天大呼“皇后與張茂則謀大逆”等等。宰相文彥博、富弼等人負責全權處理朝廷內外大事,並組織京城百官在一些大寺院、道觀進行祈禱活動。二月,趙禎逐漸康復,開始處理政事。
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二十九日(4月30日),趙禎於汴梁皇宮駕崩,享年五十四歲。據《宋史》記載,趙禎駕崩的訊息傳出後,“京師罷市巷哭,數日不絕,雖乞丐與小兒,皆焚紙錢哭於大內之前”。
趙禎駕崩的訊息傳到洛陽時,市民們也自動停市哀悼,焚燒紙錢的煙霧飄滿了洛陽城的上空,以致“天日無光”。他的死甚至影響到了偏遠的山區,當時有一位官員前往四川出差,路經劍閣,看見山溝里的婦女們也頭戴紙糊的孝帽哀悼皇帝的駕崩。
趙禎駕崩的訃告送到遼國後,“燕境之人無遠近皆哭”,遼道宗耶律洪基也大吃一驚,衝上來抓住宋朝使者的手號啕痛哭,說:“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又說:“我要給他建一個衣冠冢,寄託哀思。”此後,遼國歷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
歷史典故
廢后風波
宋仁宗到了大婚的年齡,皇太后劉娥特意挑選了幾個有身份的女子進宮。宋仁宗一眼看上驍騎衛上將軍張美的曾孫女張氏,想立張氏為皇后。但劉娥認為張氏不如平盧軍節度使郭崇孫女郭氏,宋仁宗只好按劉娥的意志立郭氏為皇后。劉娥去世後,郭皇后失去了靠山,不但不懂得謙讓與寬容,還處處與後宮嬪妃爭風吃醋,從而引出了宋朝立國以來第一起廢后風波。
當時,後宮還有兩個美人尚氏和楊氏都極為得寵。尚美人的父親因女兒得寵而封官加爵,恩寵無遇,一時傾動京城。郭皇后對此大為不滿。尚美人知道宋仁宗不喜歡郭皇后,便經常向宋仁宗訴說郭皇后的不是。有一天,尚美人在宋仁宗的面前譏諷郭皇后,剛好被郭皇后聽見。郭后不勝憤怒,上前要打尚美人耳光。宋仁宗見勢不妙,急忙過來勸架。郭皇后已經舉手搧出,這一巴掌出盡全力,收勢不住,剛好打在了宋仁宗的頸部。
郭皇后指尖銳利,在宋仁宗頸中劃出了兩道血痕。宋仁宗只覺得脖子火辣辣地疼,頓時龍顏大怒,但他性格文弱,雖然生氣,卻沒有發作,只是帶著尚美人走了。
在這之前,宋仁宗為了擺脫劉太后執政的影子,罷免了曾經依附太后劉娥的大臣,唯獨沒有罷免宰相呂夷簡。剛好有一天宋仁宗在後宮與郭皇后談論此事,還特意提到呂夷簡忠誠可嘉。宋仁宗之所以格外讚賞呂夷簡,是因為此人曾經力主將宋仁宗生母李氏以皇后之禮下葬。郭皇后卻認為呂夷簡其實也是阿諛奉承劉太后之輩,不過為人機巧,善能應對而已。宋仁宗略一思忖,認為郭皇后的話有道理,於是將呂夷簡也罷相。宦官閻文應與呂夷簡交好,告訴呂夷簡是因為郭皇后隨口一句話導致他被罷相。呂夷簡得知後,憤恨異常。
幾個月後,諫官劉渙上疏陳時事,特意提到當時他力請劉太后還政給宋仁宗,結果觸怒了劉太后,幾乎被殺,幸得呂夷簡相救。宋仁宗又覺得呂夷簡是忠臣,於是將其重新召回為相。雖然官復原職,但呂夷簡一直對郭皇后懷恨在心,剛好郭皇后誤打宋仁宗一事給了呂夷簡報復的機會。
宋仁宗被打後,尚美人不斷煽風點火,宋仁宗越想越是惱火。宦官閻文應趁機說:“在尋常百姓家,妻子尚不能欺凌丈夫,陛下貴為天子,竟然受皇后的欺凌,這怎么得了。”宋仁宗沉默不言。閻文應又指著宋仁宗脖子上的傷說:“陛下頸上血痕宛然,請指示執政,應該若何處置?”宋仁宗受到煽動,忍不住激動起來,憤然派閻文應去召宰相呂夷簡前來。
呂夷簡到來後,立即大談郭皇后失禮,不足母儀天下。宋仁宗雖然憤恨皇后,但一聽宰相提到廢后,還是比較謹慎的態度,說:“皇后雖然可恨。但廢后一事,卻有乾清議。”呂夷簡說:“廢后之事,古亦有之。光武帝是漢代的明主,其郭皇后僅因為怨懟而被廢。何況今日皇后打傷了陛下!”閻文應也在一旁附和,說郭皇后身居中宮九年,卻沒有子嗣,應當廢去。宋仁宗激憤起來,決定廢除郭皇后。
宋仁宗要廢后的訊息傳開後,朝中一片譁然。御史中丞孔道輔、諫官范仲淹、同知諫院孫祖德、侍御史蔣堂等十多人聯名上奏,稱“後無過,不可廢”,堅決反對宋仁宗廢除郭皇后。宰相呂夷簡早有準備,搶先一步下令有司不得接納台諫章奏。宋仁宗則搶在群臣發難之前,下了廢后詔書,說郭皇后沒有子嗣,自願退位修道,特封為淨妃、玉京沖妙仙師,賜名清悟,居長寧宮(之前稱長樂宮)。
御史中丞孔道輔和諫官范仲淹等人見台諫的奏章無法送到皇帝手中,無法可想,竟然集體跑到皇帝寢宮門口進諫。這是前所未有的大事。進諫的大臣們到跪在宮門口,請求皇帝召見,對答郭皇后被廢一事。但無論范仲淹等人如何力爭,守衛殿門的內使只是緊閉大門,不予通報。孔道輔急得不行,上前抓住宮門的銅環急叩,還大聲喊道:“皇后被廢,累及聖德,為什麼不聽我們諫官的意見?”宮門後的內使大概也怕出事,便急忙入報。不久,有內使在門後傳話,讓進諫的大臣們到中書政事堂與宰相對話。
孔道輔和范仲淹等人來到中書時,宰相呂夷簡已經等在那裡,顯然是有備而來。孔道輔一上來就質問呂夷簡說:“大臣對皇后來說,就像兒子對待父母一樣。父母不和,可以勸他們和解,怎么能只順從父親一面而不要母親呢?”呂夷簡爭辯說:“廢后一事,不是本朝首創,古已有之,漢朝和唐朝都有先例。”孔道輔怒斥道:“大臣應該引導君王為堯、舜那樣的聖主,為什麼偏偏要引漢、唐失德事作為標準?”
群臣隨即一哄而上,紛紛指責呂夷簡。呂夷簡招架不住,只好拱手說:“各位還是去見陛下力陳吧。”然後匆忙離開。
第二天,孔道輔等人入朝,準備召集百官,與呂夷簡當廷爭論。然而,宋仁宗的聖旨突然到來,說“伏閣請對,盛世無聞,孔道輔等冒昧逕行,殊失大體”,將孔道輔和范仲淹貶黜出京城,其他進諫大臣罰俸半年。廢后之議因此而定。
生死兩皇后
在宋仁宗晚年,其愛妃張貴妃逝世,不顧朝中大臣勸阻,追封張貴妃為溫成皇后。當時還有正宮曹皇后。這段歷史被後人稱為“生死兩皇后”。
廣納諫言
一天,仁宗退朝回到寢宮,因為頭癢,沒有脫皇袍就摘下帽冠,呼喚梳頭太監進來替他梳頭。太監梳頭時見仁宗懷中有一份奏摺,問道:“陛下收到的是什麼奏摺?”仁宗說是諫官建議減少宮中宮女和侍從的。太監說:“大臣家裡尚且都有歌伎舞女,一旦升官,還要增置。陛下侍從並不多,他們卻建議要削減,豈不太過分了!”仁宗沒有接口。太監又問:“他們的建議,陛下準備採納嗎?”仁宗說:“諫官的建議,朕當然要採納。”太監自恃一貫為皇上所寵信,就不滿地說:“如果採納,請以奴才為削減的第一人。”仁宗聽了,頓然站起呼喚主管太監入內,按名冊檢查,將宮人29人及梳頭太監削減出宮。事後,皇后問道:“梳頭太監是陛下多年的親信,又不是多餘的人,為何將他也削減?”仁宗說:“他勸我拒絕諫官的忠言,我怎能將這種人留在身邊!”
諫官王素曾勸諫仁宗不要親近女色,仁宗回答說:“近日,王德用確有美女進獻給我,現在在宮中,我很中意,你就讓我留下她吧。”王素說:“臣今日進諫,正是恐怕陛下為女色所惑。”仁宗聽了,雖面有難色,·但還是命令太監說:“王德用送來的女子,每人各贈錢三百貫,馬上送她們離宮,辦好後就來報告。”講完,他還淚水漣漣。王素說:“陛下認為臣的奏言是對的,也不必如此匆忙辦理。女子既然已經進了宮,還是過一段時間再打發她們走為妥。”趙禎說:“朕雖為帝王,但是,也和平民一樣重感情。將她們留久了,會因情深而不忍送她們走的。”
嚴於律己
仁宗皇帝不光對人仁慈寬厚,身為九五至尊,但對自己的要求也是非常嚴格。衣食非常簡樸,史書中記錄了他大量嚴於律己的故事。有一次,仁宗在散步,時不時的就回頭看,隨從們都不知道皇帝是為了什麼。仁宗回宮後,著急的對嬪妃說到:“朕渴壞了,快倒水來。”嬪妃覺得奇怪,問仁宗“為什麼在外面的時候不讓隨從伺候飲水,而要忍著口渴呢。”仁宗說“朕屢屢回頭,但沒有看見他們準備水壺,如果我要是問的話,肯定有人要被處罰了,所以就忍著口渴回來再喝水了。”
生活勤儉
趙楨在位期間,社會經濟和科學文化都有所發展。他的生活也較檢點。有一次,時值初秋,官員獻上蛤蜊。趙楨問從哪裡弄來的,臣下答說從遠道運來。又問要多少錢,答說共28枚,每枚錢主幹。趙楨說:“我常常告誡你們要節省,現在吃幾枚蛤蜊就得花費28000錢,我吃不下!”他也就沒有吃。還有一次,趙禎早晨醒來對近侍說:“昨天晚上我肚子餓得很,睡不著想吃燒羊。”近侍問道:“陛下為何不降旨命臣下去採辦?”趙禎說:“我如果一開口,下面就因為這是我的命令,去大肆擾民,所以還是不開口的好。”
一天,仁宗處理事務到深夜,又累又餓,很想吃碗羊肉熱湯,但他忍著飢餓沒有說出來,第二天,皇后知道了,就勸他:“陛下日夜操勞,千萬要保重身體,想吃羊肉湯,隨時吩咐御廚就好了,怎能忍飢使陛下龍體受虧呢?”仁宗對皇后說:“宮中一時隨便索取,會讓外邊看成慣例,我昨夜如果吃了羊肉湯,御廚就會夜夜宰殺,一年下來要數百隻,形成定例,日後宰殺之數不堪計算,為我一碗飲食,創此惡例,且又傷生害物,於心不忍,因此我寧願忍一時之餓。”
生母之謎
仁宗早年生活在養母劉太后陰影之下,作為一個守成之君,能守祖宗法度,性情文弱溫厚,其武功謀略不及太祖、太宗,在與西夏王朝的長期對峙中表現平平,宋王朝屢戰屢敗,軍事上處於弱勢地位。然而,仁宗知人善任,也想解決當時社會存在的諸多弊端,因而其在位時期名臣輩出。總體而言,仁宗算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他的一生充滿了悲劇色彩,但其中也不乏悲天憫人的情懷。
關於趙禎的身世,清代古典名著《三俠五義》里有一種說法,這就是“狸貓換太子”的故事。主人公的傳奇經歷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稱劉氏、李氏在真宗晚年同時懷孕,為了爭當正宮娘娘,劉妃攻於心計,將李氏所生之子換成了一隻剝了皮的狸貓,污衊李妃生下了妖孽。真宗大怒,將李妃打入冷宮,而將劉妃立為皇后。後來,天怒人怨,劉妃所生之子夭折,而李妃所生男嬰在經過波折後被立為太子,並登上皇位,這就是仁宗。在包拯的幫助下,仁宗得知真相,並與已雙目失明的李妃相認,而已升為皇太后的劉氏則畏罪自縊而死。
自宋朝以來,由於小說、戲劇等各種為人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的演繹,仁宗生母之謎日益鮮活生動,備受世人關注。儘管歷朝歷代增加、刪改了不少或虛假或真實的內容,而且,戲曲和小說中情節也不盡相同。然而,這一故事本身就是一件大案,仁宗究竟是真宗後劉氏之子,還是妃子李氏親生,無論是小說,還是戲曲,幾乎眾口一辭,認定仁宗是李妃所生,而非劉皇后之子。
事實也大體如此。李氏本是劉後做妃子時的侍女,莊重寡言,後來被真宗看中,成為後宮嬪妃之一。在李妃之前,真宗后妃曾經生過5個男孩,都先後夭折。此時真宗正憂心如焚,處於無人繼承皇位的難堪之中。據記載,李氏有身孕時,跟隨真宗出遊,不小心碰掉了玉釵。真宗心中暗卜道:玉釵若是完好,當生男孩兒。左右取來玉釵,果然完好如初。這一傳說從側面反映出真宗求子若渴的迫切心態,也是真宗無奈之餘求助神靈降子的真實寫照。雖然不盡可信,但可以肯定的是,李氏後來的確產下一個男嬰。真宗中年得子,自然喜出望外。仁宗趙禎還未來得及睜開眼睛記住自己親生母親的容顏,便在父皇真宗的默許下,被一直未能生育的劉氏據為己子,由劉氏和楊淑妃一起撫養。生母李氏懾於劉後的權勢,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孩子被別人奪去,卻不敢流露出任何不滿情緒,否則不僅會危害自身,也會給親生兒子帶來災難。
乾興元年,13歲的仁宗即位,劉氏以皇太后身份垂簾聽政,權傾朝野。後人或許是出於男權意識,或許是基於正統觀念,將劉後比作唐代的武則天,而對她當政非議甚多。加上宋初有過兄終弟及的先例,而真宗又確有一個能幹的弟弟涇王趙元儼,便出現了許多傳聞,說劉後在真宗臨終時,以不正當手段排斥趙元儼,從而攫取了最高權力。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稱,在真宗病逝前最後一刻,真宗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胸,又伸出五指,再展三指,以示意叩榻問疾的諸大臣。後有人臆測,當時真宗是想讓自己的弟弟,也即小說戲文中知名度極高的“八千歲”元儼攝政並輔佐趙禎。但劉後於事後派人對大臣解釋說,官家所示,僅指三、五日病可稍退,別無他意。元儼聞聽此事後,發現自己已成為劉後當權的障礙。為了避免遭到劉後的殘酷政治打擊,他立即閉門謝客,不再參與朝中之事,直至劉後去世,仁宗親政。
據可靠資料記載,真宗病危時,唯一不放心的就是自己年幼的兒子,生怕皇位落入他人之手。他最後一次在寢殿召見大臣們時,宰相丁謂代表文武百官在真宗面前信誓旦旦地作出承諾,皇太子聰明睿智,已經作好了繼承大統的準備,臣等定會盡力輔佐。更何況有皇后居中裁決軍國大事,天下太平,四方歸服。臣等若敢有異議,便是危害江山社稷,罪當萬死。這實際上是向真宗保證將全力輔佐新皇帝,決不容許有廢立之心。真宗當時已經不能說話,只是點頭微笑,表示滿意。事實上,真宗晚年,劉皇后的權勢越來越大,基本上控制了朝政,再加上宰相丁謂等人的附和,因而真宗的擔心並非毫無道理。真宗留下遺詔,要“皇太后權同處分軍國事”,相當於讓劉後掌握了最高權力。
這樣,仁宗就在養母的權力陰影下一天天長大。劉太后在世時,他一直不知先皇嬪妃中的順容李氏就是自己的親生母親。這大概與劉太后有直接關係,畢竟她在後宮及朝廷內外都能一手遮天。在這種情況下,恐怕不會有人冒著生命危險告訴仁宗身世秘密的。明道二年,劉太后病逝,仁宗剛剛親政,這個秘密也就逐漸公開了。至於是誰最早告訴仁宗實情的,據宋史列傳第一后妃上記載:後章獻太后崩,燕王為仁宗言:「陛下乃李宸妃有所生,妃死以非命。」仁宗號慟頓毀,不視朝累日,下哀痛之詔自責。尊宸妃為皇太后,謚莊懿。蒙受了20年的欺騙,生母也在明道元年不明不白地死去,當仁宗知道自己的身世後,其震驚無異於天崩地陷。他抑制不住內心的悲傷,一面親自乘坐牛車趕赴安放李妃靈柩的洪福院,一面派兵包圍了劉後的住宅,以便查清事實真相後作出處理。此時的仁宗不僅得知了自己的身世,而且聽說自己的親生母親竟死於非命,他一定要打開棺木查驗真相。當棺木打開,只見以水銀浸泡、屍身不壞的李妃安詳地躺在棺木中,容貌如生,服飾華麗,仁宗這才嘆道:“人言豈能信?”隨即下令遣散了包圍劉宅的兵士,並在劉太后遺像前焚香,道:“自今大娘娘平生分明矣。”言外之意就是劉太后是清白無辜的,她並沒有謀害自己的母親。
李氏是在臨死時才被封為宸妃的,劉太后在李宸妃死後,最初是想秘而不宣,準備以一般宮人禮儀舉辦喪事。但宰相呂夷簡力勸大權在握的劉太后,要想保全劉氏一門,就必須厚葬李妃,劉後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決定以高規格為李宸妃發喪。生母雖然厚葬,但卻未能沖淡仁宗對李氏的無限愧疚,他一定要讓自己的母親享受到生前未曾得到的名分。經過朝廷上下一番激烈爭論,最終,將真宗的第一位皇后郭氏列於太廟之中,而另建一座奉慈廟分別供奉劉氏、李氏的牌位。劉氏被追謚為莊獻明肅皇太后,李氏被追謚為莊懿皇太后。奉慈廟的建立,最終確立了仁宗生母的地位,同時也意味著年輕的仁宗在政治上的日益成熟,逐漸擺脫了劉太后的陰影。
不改諡號
趙禎死後,訃告送到遼國,“燕境之人無遠近皆哭”,連“虜主”也握住使者的手,號啕痛哭,說:“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一個皇帝死了,讓本國黎庶哭得涕泗橫流的事,屢見不鮮,引得鄰國百姓和皇帝痛哭,實在是鳳毛麟角。事實上,趙禎既沒有太祖趙匡胤的雄才大略,也不像宋徽宗那樣多才多藝,他的過人之處,僅是對臣僚、對百姓比較寬容,即“仁”。
在行政上,趙禎尊重主管部門的自主權,既不越俎代庖,也不剛愎自用。據宋人王*之《澠水燕談錄·卷一》記載,夏竦死後,趙禎打算給他一個諡號“文正”,夏竦曾兩度擔任樞密使(軍委副主席),並有〈文莊集〉行世,也算是一個文武兼備的“帝管幹部”。不料,負責官員考核的劉原父說:“給諡號是我們主管部門的事,我們挺負責的,你怎能侵犯我們的權利?再說,夏竦也不夠格。”司馬光也上書,說:“文正”的稱號太高。於是,趙禎收回成命,同意將諡號改為“文獻”。
皇帝想給“帝管幹部”一個“榮譽稱號”,要是擱在其他朝代,大臣都會爭夸“皇上聖明”,沒準兒還會年年紀念聖諭發表多少周年呢。
仁政寬容
他對下人很仁慈。有一次用餐,他正吃著,突然吃到了一粒沙子,牙齒一陣劇痛,他趕緊吐出來,還不忘對陪侍的宮女說:“千萬別聲張我曾吃到沙子,這可是死罪啊。”對待下人的過失,宋仁宗首先考慮的不是自己的不適與難受,而是下人因此而可能帶來的罪責,可見他的確很仁慈。
趙禎對讀書人也比較寬容,沒有興過文字獄。嘉佑年間,蘇轍參加進士考試,在試卷里寫道:“我在路上聽人說,在宮中美女數以千計,終日裡歌舞飲酒,紙醉金迷。皇上既不關心老百姓的疾苦,也不跟大臣們商量治國安邦的大計。”考官們認為蘇轍無中生有、惡意誹謗,趙禎卻說:“朕設立科舉考試,本來就是要歡迎敢言之士。蘇轍一個小官,敢於如此直言,應該特與功名。”
蘇轍僅僅依據道聽途說,便在“聯考”中“惡毒攻擊”,倘若趕上“康乾盛世”,滅九族是必然的。
趙禎尚德緩刑,遇到疑難案件,儘量從輕發落,即使對“煸動造反”的,也能區別對待,分清是真要造反,還是發牢騷。
當時,四川有個讀書人,獻詩給成都太守,主張“把斷劍門燒棧閣,成都別是一乾坤”。成都太守認為這是明目張胆地煽動造反,把他縛送京城。
按照歷朝歷代的律條,即使不按“謀大逆”嚴懲,起碼也得按“危害國家安全”治罪,趙禎卻說:“這是老秀才急於要做官,寫一首詩泄泄憤,怎能治罪呢?不如給他個官”。就授其為司戶參軍。作為一個封建帝王,容蘇轍的事,或許有人能做到,但容四川秀才的事,恐怕沒幾人能做到。
據柏楊先生考證,中國從黃帝開始到溥儀遜位,4643年間,一共出了559個皇帝或國王。其中,有資料可查在位40年以上的不足20人,有的因窮兵黷武,導致國庫虧空(如漢武帝劉徹),有的造成國家動亂(如唐玄宗李隆基),有的以亡國告終(如後主劉禪、梁武帝蕭衍),趙禎卻穩穩噹噹地做了42年太平天子,與他的“仁”政不無關係。
為政舉措
政治
慶曆新政
慶曆新政由范仲淹十大政策揭開序目——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覃恩信、重命令。但反對勢力龐大,難以推動,一年四個月後便宣布中止。仁宗一朝對外雖無重大戰爭,對內亦無重大革新。
宋仁宗生性恭儉仁恕,百司曾奏清擴大苑林,宋仁宗說:“吾奉先帝苑囿,猶以為廣,何以是為?”宋仁宗去世後,就連訃告送到遼國時,竟“燕境之人無遠近皆哭”,耶律洪基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史載遼道宗“驚肅再拜,謂左右曰:‘我若生中國,不過與之執鞭持,蓋一都虞侯耳!’”
軍事
仁宗即位時,由劉太后垂簾聽政,明道二年(1033年)太后聽政十一年後病卒,仁宗始親政。
在位期間最主要的軍事衝突在於西夏,夏景宗李元昊即位後改變其父夏太宗李德明國策,展開宋夏戰爭,延州、好水川、定川三戰宋軍先勝後敗,韓琦、范仲淹更在好水川之戰後被貶。到定川之戰,西夏分兵欲直搗關中的西夏軍遭宋朝原州(今甘肅鎮原)知州景泰的頑強阻擊,全軍覆滅,西夏攻占關中的戰略目標就此破滅。西夏因連年征戰國力難支,最後兩國和談:夏向宋稱臣,宋每年賜西夏絹十三萬匹、銀五萬兩、茶二萬斤,史稱“慶曆和議”,取得了近半世紀的和平。
遼興宗時以蕭惠陳兵宋境。接著,宋朝派富弼與遼國協定,其嚴詞強硬,博征旁引使國威大振,打破遼國索要後周時期柴榮奪取的三關之地,以增加歲幣為條件,維持澶淵之盟的和平協定,史稱重熙增幣。
但需注意歲幣支出對宋而言並非沉重負擔,比起選擇戰爭的軍費,歲幣開支無足輕重。寶元元年,陝西出支為1551萬;寶元二年展開宋夏戰爭後,慶曆二年陝西出支為3363萬,幾近赤字。遼國失去南下劫掠的經濟誘因,也是遼宋能維持百年和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皇祐四年(1052年),儂智高反宋,軍隊席捲廣西、廣東各地。仁宗任用狄青、余靖率兵南征。皇祐五年,狄青夜襲崑崙關,大敗儂智高于歸仁鋪之戰。遁走,後不知去向。
經濟
仁宗執政時期,由於長期的和平,宋朝經濟快速發展,並出現交子。仁宗時冗兵特別嚴重,全國軍隊總計125萬9千人,占賦稅十分之七。真宗與仁宗兩朝土地兼併更嚴重,公卿大臣大都占地千頃以上。仁宗晚年,“勢官富姓占田無限,兼併冒偽習以為俗,重禁莫能止焉”最後“富者有彌望之田,貧者無卓錐之地。”
文化
宋仁宗在位期間,曾多次關心圖書館文化事業。景祐中,鑒於三館秘閣藏書多謬亂不全,詔翰林學士王堯臣、史館檢討王洙、館閣校勘歐陽修等人進行編次和整理,於慶曆初(公元1041年)成《崇文總目》66卷。是北宋一部重要的官修目錄。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又下詔:建隆初,三館聚書,僅止萬卷。然而今秘府所藏,比唐開元舊錄,遺逸尚多,宜開購賞科,以廣獻書之路。規定每獻1卷館閣所缺之書,賞丈絹1匹,及獻500卷,特與文資。次年閏月,又下詔搜訪遺書:“凡吏民有以書籍來獻者,令史館視其篇目,館中所無則收之。獻書人送學士院試問吏理,堪仕職官者以聞。“當年,就有三禮涉弼,三傳彭乾,學究朱載等人,回響號召獻書,並命其分置於各書府,欽賜涉弼等人以科名,以示獎勵。又下令編撰《嘉祐搜訪闕書錄》1卷,作為搜訪依據。
慶曆初,他任用富弼以和契丹,任韓琦、范仲淹以拒西夏。並試圖進行改革,但在反對派的攻擊下,不久廢罷。
歷史評價
正面
宋仁宗是一代明君,他性情寬厚,不事奢華,還能夠約束自己,受到歷代歷史學家,政治家的稱讚。在宋代,讚美、歌頌仁宗的人有很多。這些人包括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曾鞏、胡安國、劉光祖、周必大、楊萬里、王璧、陳俊卿、劉克莊、趙汝騰、葉適、王十朋、文天祥等等。 “仁”就是對他的最高評價,“為人君,止於仁。”《宋史》這樣評價讚美仁宗及其盛治:“(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之間,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殘刻之人;刑法似縱弛,而決獄多平允之士。國未嘗無弊幸,而不足以累治世之體;朝未嘗無小人,而不足以勝善類之氣。君臣上下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餘年之基。子孫一矯其所為,馴致於亂。《傳》曰:“為人君,止於仁。”帝誠無愧焉。
反面
據王夫之所論,在仁宗親政的三十年中,兩府大臣換了四十餘人,都是屢進屢退,“人言一及而輒易之,互相攻擊則兩罷之,或大過已章(彰明也)而姑退之,或一衝偶乘而即斥之,……計此三十年間,人才之黜陟,國政之興革,一彼一此,不能以終歲。“即使賢者在位,因不能安於其位,也無法施其才能,做出成績。這樣朝令夕改,一反一復,使“吏無適守,民無適從”,讓下面的人感到無所適從,結果什麼事也辦不成。
王夫之所說是切合實際的。當時,臣僚們都知道仁宗這個脾氣,所以蔡襄曾說他“寬仁少斷’’。在慶曆改革之初,蔡襄等人就曾提醒仁宗:“朝廷增用諫臣,修、靖、素一日並命,朝野相慶,然任諫非難,聽諫為難,聽諫非難,用諫非難。三人忠誠則正,必能盡言。臣恐邪人不利,必造為御之說。……願陛下察之,毋使有好諫之名而無其實。"
後世紀念
主詞條: 永昭陵
宋仁宗陵墓北宋帝陵位於河南省鞏縣(今鞏義市)境內,嵩山北麓與洛河間丘陵和平地上。陵區以芝田鎮(宋永安縣治)為中心,南北約15公里,東西約10公里。
趙禎的陵墓名永昭陵,位於鞏縣城區的西南隅的一處高敞之地。
從那裡俯望,城區如在谷中。宋時,這塊地方叫“孝義堡”,又名“和兒原”,當代叫孝義鎮。
北宋九帝,除徽、欽二宗被金人擄走死於漠北之外,其餘七帝均葬此,加上趙匡胤之父趙弘殷的墓由開封遷此(稱永安陵),所以人們稱七帝八陵。依次為宣祖(趙弘殷)永安陵、太祖(趙匡胤)永昌陵、太宗(趙光義)永熙陵,真宗(趙恆)永定陵、仁宗(趙禎)永昭陵、英宗(趙曙)永厚陵、神宗(趙頊)永裕陵、哲宗(趙煦)永泰陵。宋代靖康建炎年間遭金兵破壞,元代時地面建築全部被毀。
“仁宗的陵墓里有一件很特殊的隨葬品,那就是他那純白色的戰馬。”鞏義市文物保管所副研究員傅永魁說,“仁宗沒有忘記戰爭,他養兵百萬,不怒自威,以致‘邊將無功更不能’,沒什麼大仗可打。金兵占領中原後,曾大肆盜掘宋陵,但因為懾於宋仁宗的威名,獨獨沒有對永昭陵下手,‘唯昭陵如故’。我想,哪一天發掘昭陵地宮時,仁宗的戰馬遺骸可能還會被發現。”
據有關史料記載,嘉祐八年(1063年)10月,葬仁宗趙禎於永昭陵(今鞏義市區),修陵調集士兵46700人,工期7個月,耗銀50萬兩,錢150萬貫,綢絹250萬匹,耗費占北宋國庫年收入的一半。規模龐大,建築雄偉,雖歷經千年風雨,飽受戰亂搶掠,但到2013年,它仍不失皇家陵園的恢宏氣勢。整個陵園遵從封建的風水地形堪輿學說,依地勢而就,傍山依水,東南穹窿,西北低垂,由“皇帝陵”、“皇后陵”和“下宮”組成,神道兩側的石刻群形態逼真,雄渾高大,栩栩如生,其中“瑞禽”和“角端”更是雕刻史上的傑作,堪稱世界絕品。
註:永昭陵於1998年開始修復,現為鞏義市的宋陵公園。
人物成就
宋仁宗趙禎是北宋的第四位皇帝一生沒有太大的作為。但宋仁宗在位時期北宋文人政治文化獲得較大發展,“和而不同”的慶曆士風得以涵詠和張揚,宋仁宗與他的士大夫合作者們共建了和諧的人文社會,為北宋的“極盛”時代的到來。做出了重要貢獻。
纘重明。端拱保凝命。廣大孝休德,永錫四海有慶。觚壇寓禮正典名。幔室雅奏,彩仗崇制定。五位仿古甚盛。蒿宮光符辰星。高秋嘉時款芎靈。交累聖。上下來顧,寅畏歆純誠。三階平。金氣肅,轉和景。翠葆御雙觀,異風兌澤布令。脂茶劃盪墨索清。遠邇響附,動植鹹遂性。表里穆悅,庶政醇醲,熙然胥庭。唐舜華封祝,如南山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