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文/作者/古籍8 / 44頁水經注·卷十九,為長存橋。霸水又北,左納漕渠,絕霸右出焉。東徑霸城北,又東徑子楚陵北。皇甫謐曰:秦莊王葬於芷陽之麗山。京兆東南霸陵山,劉向曰:莊王大其名,立墳者也。《戰國策》曰:莊王字異人,更名子楚,故世人猶以子楚名陵。又東徑新豐縣,右會故渠。渠上承霸水... 閱讀全文水經注·卷二十一其水又東北流,與二水合,俱出龍山,北流注之,又東北入於汝水。汝水又東南,徑襄城縣故城南。王隱《晉書地道記》曰:楚靈王築。劉向《說苑》曰:襄城君始封之日,服翠衣,帶玉佩,徙倚於流水之上,即是水也。楚大夫莊辛所說處。後乃縣之。呂后元年,立孝惠后... 閱讀全文水經注·卷二十三紀》云:二年伐湯,三年與毫戰,毫王奔戎,遂滅湯。然則周桓王時,自有毫王號湯,為秦所滅,乃西戎之國,葬於征者也,非殷湯矣。劉向言殷湯無葬處為疑。杜預曰:梁國蒙縣北,有薄伐城,城中有成湯冢,其西有箕子冢,今城內有故冢方墳,疑即社元凱之所謂湯冢者... 閱讀全文水經注·卷二十六學,遊說之士,鄒衍、淳于髠、田駢、接子、慎到之徒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論議,是以齊稷下學士復盛,且數百十人。劉向《別錄》以稷為齊城門名也。談說之士,期會於稷門下,故曰稷下也。《鄭志》,張逸問《書贊》云:我先師棘下生,何時人?鄭玄... 閱讀全文水經注·卷三十骨何為大?仲尼曰:丘聞之:昔禹致群神於會稽之山,防風氏後至,禹殺之,其骨專車,此為大也。蓋丘明親承聖旨,錄為實證矣。又案劉向《說苑。辨物》,王肅之敘孔子什二世孫孔猛所出先人書《家語》,並出此事,故塗山有會稽之名。考校群韋及方土之目,疑非此矣... 閱讀全文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晉書·志·第一章所宗。暴秦燔書,六經殘滅,天官星占,存而不毀。及漢景武之際,司馬談父子繼為史官,著《天官書》,以明天人之道。其後中壘校尉劉向,廣《洪範》災條,作《皇極論》,以參往之行事。及班固敘漢史,馬續述《天文》,而蔡邕、譙周各有撰錄,司馬彪采之,以繼前... 閱讀全文晉書·志·第二章勝虛,長勝短,澤勝枯。氣見以知大,占期內有大風雨,久陰,則災不成。 ◎史傳事驗 ○天變 惠帝元康二年二月,天西北大裂。案劉向說:“天裂,陽不足,地動,陰有餘。”是時人主昏瞀,妃後專制。 太安二年八月庚午,天中裂為二,有聲如雷者三。君道虧而臣... 閱讀全文晉書·志·第三章魏文帝黃初四年三月癸卯,月犯心大星。占曰:“心為天王位,王者惡之。”六月甲申,太白晝見。案劉向《五紀論》曰:“太白少陰,弱,不得專行,故以己未為界,不得經天而行。經天則晝見,其占為兵喪,為不臣,為更王;強國弱,小國強。”是時孫權受魏爵號,而... 閱讀全文晉書·志·第十七章滅學之後,文帝時,虙生創紀《大傳》,其言五行庶征備矣。後景武之際,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陰陽,為儒者之宗。宣元之間,劉向治《穀梁春秋》,數其禍福,傳以《洪範》,與仲舒多所不同。至向子歆治《左氏傳》,其言《春秋》及五行,又甚乖異。班固據《... 閱讀全文晉書·志·第十八章珍極麗。至元康中,夸恣成俗,轉相高尚,石崇之侈,遂兼王、何,而儷人主矣。崇既誅死,天下尋亦淪喪。僭逾之咎也。 庶征恆陽,劉向以為《春秋》大旱也。其夏旱,雩,《禮》謂之大雩。不傷二谷謂之不雨。京房《易傳》曰:“欲德不用茲謂張,厥災荒,旱也。其... 閱讀全文下一頁長按關注學而不厭,誨人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