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12 / 14頁

困學紀聞·卷七·公羊傳

稱,始於戰國之士。其流及於漢儒,雖韓退之亦不免。逸民各論其行,而不及朱張。或曰:“其行與孔子同,故不復論也。”《釋文》引王弼註:朱張,字子弓,荀卿以比孔子。虞仲夷逸,隱居放言。包氏註:放,置也,不復言世務。介之推曰:“言,身之文也。身將隱,... 閱讀全文

困學紀聞·卷八·孟子

然後經義純一。其言不果行。朱文公謂:《五經疏》,《周禮》最好,《詩》、《禮記》次之,《書》、《易》為下。愚考之《隋志》,王弼《易》、孔安國《書》至齊、梁始列國學,故諸儒之說不若《詩》、《禮》之詳實。司馬文正公曰:“新進後生,口傳耳剽,讀《易... 閱讀全文

困學紀聞·卷十·地理

通鑑外紀》改為風后。《弟子職》,《漢志》附於《孝經》,朱子謂:疑是作《內政》時,士之子常為士,因作此以教之。晁景迂云:“王弼注《老子》,知‘佳兵者不祥之器’至於‘戰勝,以喪禮處之’,非《老子》之言。不知‘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 閱讀全文

日知錄·卷一

十篇:《彖傳》上下二篇,《繫辭傳》上下二篇,《文言》、《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各一篇。自漢以來,為費直、鄭玄、王弼所亂,取孔子之言逐條附於卦爻之下。程正步傳因之。及朱元晦《本義》,始依古文故於《周易·上經》條下云:“中間... 閱讀全文

日知錄·卷十

。《文獻通考》:“永豐圩,自政和五年圍湖成田,初令百姓請佃,後以賜蔡京,又以賜韓世忠,又以賜秦檜,繼撥隸行宮,今隸總所。王弼《永豐謠》曰:“永豐圩接永寧鄉,一畝官田八斗糧,人家種田無厚薄,了得官租身即樂。前年大水平斗門,圩底禾苗沒半分,里胥... 閱讀全文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日知錄·卷十八

州、龍溪二人。泰州之學一傳而為顏山農,再傳而為羅近溪、趙大洲。龍溪之學一傳而為何心隱,再傳而為李卓吾、陶石簣。昔范武子論王弼、何晏二人之罪深於桀紂,以為一世之患輕,歷代之害重;自喪之惡小,迷眾之罪大。而蘇子瞻謂李斯亂天下,至於焚書坑儒,皆出... 閱讀全文

日知錄·卷二十六

子夏、公羊高、穀梁赤、伏勝、高堂生、戴聖、毛萇、孔安國、劉向、鄭眾、賈逵、杜子春、馬融、盧植、鄭康成、服虔、何休、王肅、王弼、杜預、范寧二十二人配享。”《儒學傳》復出此文,而缺賈逵,作二十一人。《林蘊傳》:“泉州莆田人。父披,以臨汀多山鬼淫... 閱讀全文

日知錄·卷三十二

”《太尉劉寬碑》:“去鞭拊,如獲其情;弗用刑,如弭其奸。”《郭輔碑》:“其少也,孝友而悅學;其長也,寬舒如好施。”《易》王弼註:“革而大亨以正,非當如何?”皆當作“而”。《漢書·地理志》:“遼西郡,肥如,莽曰肥而。”《左傳... 閱讀全文

大唐新語·卷十九·著述

,不聞有僧曇剛。蓋懼見害於時,而匿其名氏耳。開元初,左庶子劉子玄奏議,請廢鄭子《孝經》,依孔注;《老子》請停河上公注,行王弼注;《易傳》非子夏所造,請停。引今古為證,文多不盡載。其略曰:“今所行《孝經》,題曰鄭氏,爰在近古,皆雲是鄭玄,而魏... 閱讀全文

前漢演義·第七十六回

,想是與宮人嬉戲哩!”武帝不答,特撥給東宮婦女二百人。太子心知有異,仔細探察,才知為蘇文所讒,更加斂抑。文又與小黃門常融王弼等,陰伺太子過失,砌詞朦報。衛後切齒痛恨,屢囑太子,上白冤誣,請誅讒賊。太子恐武帝煩擾,不欲瀆陳,且言自能無過,何畏...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