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好事近·夜起倚危樓

清代王國維

夜起倚危樓,樓角玉繩低亞。惟有月明霜冷,浸萬家鴛瓦。
人間何苦又悲秋,正是傷春罷。卻向春風亭畔,數梧桐葉下。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半夜起來登上高樓,樓檐與玉繩星是如此接近。漫天當中只有冷冷的月亮和迷茫的霜霧,籠罩著城裡人家的房屋。
不要為秋天的到來感到悲傷,也正如不要為春天的逝去而傷心。嚮往在春風亭的日子,數著一片片飄落的梧桐樹葉。

注釋
①好事近:詞牌名,又名《釣船笛》,《張子野詞》。
②危樓:危即高的意思,指高樓。
③樓角:高樓的檐角。玉繩:星名,《春秋元命苞》:玉衡北兩星為玉繩。亞:通“壓”,低垂貌。
④惟有:只有。
⑤鴛瓦:鴛鴦瓦,舊時屋瓦一伏一仰,片片相扣故有此稱。
⑥傷春罷:感傷春天逝去。
⑦數:計算。梧桐葉下:代表秋天來臨。

創作背景

這首詞作於1905年的秋天,王國維作為一個文人,也很關心國家大事,因為他所忠於的清王朝如同他描寫的秋葉一樣,飄零而下,王國維也為此憂心忡忡。但王國維當時只是一個學校教員,生活也是相當的拮据,所以借這首詞表達自己對國事和自己命運前途的擔憂。

賞析

這是一首把悲秋的感情和哲理的思致結合起來的小詞。但悲秋的感情中結合了對人間的關愛。哲理的思致中也夾雜了一些放不開的執著。

從上片來看,一般來說古人的詞在寫到“夜起”和“倚危樓的時”的時候,都是由於內心有某種難以言說的憂愁鬱悶。那是因為當時國家的命運不容樂觀,所以“夜起倚危樓”雖然可能是在寫實,但“夜起”與“倚危樓”的組合,卻暗示了作者內心也有某種難以言說的憂愁和鬱悶。“樓角玉繩低亞”是登樓之所見。但作者的目光並沒有停留在夜空。而是隨著霜天寒冷的月光轉向對人間的俯瞰。在月光下從城市的高樓向下看,最顯眼的大約也就是一片屋頂。但作者不說“萬家屋頂”而說“萬家鴛瓦”並非只是因為“鴛瓦”這個詞更關麗。因為“萬家鴛瓦”令人想到人間千家萬戶的美好生活。

下片雖然有“春風亭畔”有“梧桐葉下”。似乎也是寫景,實際上卻是議論,哲理的思致主要表現在下片之中。傷春與悲秋是詩人的傳統,但傷春其實是不願意看到青春和美好歡樂時光的離去,悲秋其實是不願意看到衰老和摧傷打擊的到來。這種感情本來是人人共有的,詩人只是用詩的語言把這種悲哀表達出來而已。而四季的輪換和春秋的代序是自然規律,不可能因人的愁腸而改變。同樣,人的過去和未來也不是自己所能夠完全把握的,一生之中不斷為此而悲傷痛苦豈不是徒尋煩惱。

正是由於有了這種覺悟,詩人才能夠對春秋的代序和盛衰的交替有一種冷靜的明察,能夠“卻向春風亭醉,數梧桐葉下”。這一句,說得實在很妙。“春風”,是欣欣向榮的春天的象徵;而梧桐是秋天落葉最早的樹木。當梧桐的第一片葉子飄落下來的時候,秋的肅殺便開始一天比一天通近了。所謂“春風亭”,不一定真有此亭,作者只是通過春風與梧桐的對比來表現出這種對哲理的體悟而已。

王國維

王國維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我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國學大師。► 117篇詩文

猜您喜歡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乾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

始安秋日

唐代宋之問

桂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
晚霽江天好,分明愁殺人。
捲雲山角戢,碎石水磷磷。
世業事黃老,妙年孤隱淪。
歸歟臥滄海,何物貴吾身。

戚氏·晚秋天

宋代柳永

晚秋天,一霎微雨灑庭軒。檻菊蕭疏,井梧零亂,惹殘煙。悽然,望江關,飛雲黯淡夕陽間。當時宋玉悲感,向此臨水與登山。遠道迢遞,行人淒楚,倦聽隴水潺湲。正蟬吟敗葉,蛩響衰草,相應喧喧。

孤館,度日如年。風露漸變,悄悄至更闌。長天淨,絳河清淺,皓月嬋娟。思綿綿。夜永對景,那堪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