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我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國學大師。► 117篇詩文
治學三境界
1.治學三境界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談到了治學經驗,他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第一種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詞句出晏殊的《蝶戀花》,原意是說,“我”上高樓眺望所見的更為蕭颯的秋景,西風黃葉,山闊水長,案書何達?在王國維此句中解成,做學問成大事業者,首先要有執著的追求,登高望遠,瞰察路徑,明確目標與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第二種境界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鳳棲梧》(《蝶戀花》別稱)最後兩句詞,原詞是表現作者對愛的艱辛和愛的無悔。若把“伊”字理解為詞人所追求的理想和畢生從事的事業,亦無不可。王國維則別具匠心,以此兩句來比喻成大事業、大學問者,不是輕而易舉,隨便可得的,必須堅定不移,經過一番辛勤勞動,廢寢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頻寬也不後悔。
第三種境界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引用南宋辛棄疾《青玉案》詞中的最後四句。梁啓超稱此詞“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這是借詞喻事,與文學賞析已無交涉。王國維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無勞糾葛”。他以此詞最後的四句為“境界”之第三,即最終最高境界。這雖不是辛棄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遠意,做學問、成大事業者,要達到第三境界,必須有專注的精神,反覆追尋、研究,下足功夫,自然會豁然貫通,有所發現,有所發明,就能夠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
2.三種階級
在《文學小言》一文中,王國維又把這三境界說成“三種之階級”。並說:“未有不閱第一第二階級而能遽躋第三階級者,文學亦然,此有文學上之天才者,所以又需莫大之修養也。”王國維所引詞句第一為晏殊《蝶戀花》,第二為柳永《鳳棲梧》,第三為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三種境界”論出自晚清學者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之二六,原文如下:“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3.三境合一
“第一境界”原出自晏殊的《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王國維以這句話形容學海無涯,只有勇於登高遠望者才能尋找到自己要達到的目標,只有不畏怕孤獨寂寞,才能探索有成。
“第二境界”兩句原出自柳永的《鳳棲梧》:“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王國維以這句話比喻為了尋求真理或者追求自己的理想,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就是累瘦了也不覺得後悔。
“第三境界”原出自辛棄疾的《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國維用這句話比喻經過長期的努力奮鬥而無所收穫,正值困惑難以解脫之際,突然獲得成功的心情。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乃恍然間由失望到願望達成的欣喜。
細細品味,真的為這三境地折服和感嘆。若非曾經“獨上高樓”遠望“天涯路”,又怎能“為伊憔悴”而“衣帶漸寬”呢?如非“終不悔”地苦苦追索,又怎能見得“燈火闌珊處”的美景呢?
今人常用這“三重境界”來解析愛情離合、仕途升遷、財運得失等等。大師的闡釋與這俗世的輪迴的確是不謀而和的。洞悉人生,愛情也罷,仕途也罷,財運也罷,所有成功的個案無非都是經歷著三個過程:有了目標,欲追求之;追求的過程中有所羈絆,堅持不放棄;成敗關鍵一刻,挺過來了,喜獲豐收。而所有失敗的個案大都是敗在第二個環節上了。
凡人都可以從容地做到第二境界,但要想逾越它卻不是那么簡單。成功人士果敢堅忍,不屈不撓,造就了他們不同於凡人的成功。他們逾越的不僅僅是人生的境界,更是他們自我的極限。成功後回望來路的人,才會明白另解這三重境界的話: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王國維的三境界說只是他29歲時所體會的學術、人生境界,沒有描述他達到的最高境界。——王攸欣
死因
遺書(參見《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總目)
王國維死後,家人在他遺物中發現了他死前一日所寫的遺書。遺書條理清晰,考慮周密,足見死者絕非倉促尋死。這與王死前幾日無異常舉止相吻合。但遺書一開頭“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十六字,卻給生者留下種種疑竇,成為70多年來其自沉之因久說紛紜,又難以確論的“謎面”。
二、死因
對王國維死因,其親屬自始至終諱莫如深。而後世臆測大致又分幾種:
“殉清”說王國維為清朝遺老,更對遜帝溥儀向有國士知遇之感——王國維以秀才身份,被溥儀破大清“南書房行走”須翰林院甲科出身的舊制,召其直入“南書房”——有此思想基礎和遺老心態,逢“覆巢”之將再,以自殺而“完節”似乎也是情理之中。所以梁啓超以伯夷、叔齊不食周粟而比之,當時的清華校長曹雲祥和羅振玉、吳宓等均持此說。魯迅在《談所謂“大內檔案”》一文中,稱王“在水裡將遺老生活結束”,可見也為此論。但反對此說者認為,王國維與羅振玉、鄭孝胥、陳寶琛輩有別,鄭等效命清室復辟,不惜委身於日本政客。而王國維卻領清華職,心無旁騖,潛心學術。他雖“忠清”,卻不充其鷹犬,以至“愚忠”至“殉清”程度。所以當時就有人說:“你看他那身邊的遺囑,何嘗有一個抬頭空格的字?殉節的人豈是這樣子的?”
“逼債”說當年溥儀在其《我的前半生》中說:內務府大臣紹英委託王代售宮內字畫,事被羅振玉知悉,羅以代賣為名將畫取走,並以售畫所得抵王國維欠他債務,致使王無法向紹英交待,遂愧而覓死。當時報紙還傳,王曾與羅合作做生意虧本,欠羅巨債。羅在女婿(王長子潛明)死後,羅、王已生隙,羅令女居己家為夫守節,逼王每年供其生活費2000元。王國維一介書生,債務在身,羞憤交集,便萌生短見。此說經郭沫若先生筆播,幾成定論。但從王遺書對後事的安排看和事後其它一些證據表明,王國維生前並無重債足以致其自盡。
“驚懼”說1927年春,北伐軍進逼北方,而馮、閻兩軍易幟,京師震動。有人認為,王國維自殺是怕自己這個前清遺老落入北伐軍手中,蒙受恥辱;又王視腦後辮子為生命,當時傳言北伐軍入城後將盡誅留有髮辮者,所以與其被辱,莫若自我了斷。但這種說當時即多有人鄙而不取,以為不合王國維立身處世方式。
“諫阻”說認為王國維投湖與屈原投江相類,是以“尸諫”勸阻溥儀聽從羅振玉等人主意,有東渡日本避難打算,並認為王、羅兩人最後決裂的原因也緣於此因。
“文化殉節”說與王國維同為清華導師,且精神相通、過從甚密的陳寅恪先是以“殉清”論王之死,後又認為:“凡一種文化值衰落之時,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現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則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達極深之度,殆非出於自殺無以求一己之心安而義盡也。”
“諸因素”以一遺民絕望於清室的覆亡,以一學者絕望於一種文化的式微,一介書生又生無所據——當王國維徘徊於頤和園長廊,回想起“自沉者能於一剎那間重溫其一生之閱歷”的箴言,遂“奮身一躍於魚藻軒前”。也許,這就是王國維自沉之“謎底”
生平
1.少年失意
王國維世代清寒,幼年為中秀才苦讀。早年屢應鄉試不中,遂於戊戌風氣變化之際棄絕科舉。
2.結識羅振玉
1898年,二十二歲的他進上海《時務報》館充書記校對。利用公餘,他到羅振玉辦的“東文學社”研習外交與西方近代科學,結識主持人羅振玉,並在羅振玉資助下於1901年赴日本留學。
1902年王國維因病從日本歸國。後又在羅振玉推薦下執教於南通、江蘇師範學校,講授哲學、心理學、倫理學等,復埋頭文學研究,開始其“獨學”階段。1906年隨羅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學部總務司行走、圖書館編譯、名詞館協韻等。其間,著有《人間詞話》等名著。
1911年辛亥革命後,王國維攜3種生平著述,眷隨兒女親家羅振玉逃居日本京都,從此以前清遺民的身份處世。其時,在學術上窮究於甲骨文、金文、漢簡等方面。1916年,應上海著名猶太富商哈同之聘,返滬任倉聖明智大學教授,並繼續從事甲骨文、考古學研究。1922年受聘北京大學國學門通訊導師。翌年,由蒙古貴族、大學士升允舉薦,與羅振玉、楊宗羲、袁勵準等應召任清遜帝溥儀“南書房行走”,食五品祿。
3.人生轉折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驅逐溥儀出宮。王國維引為奇恥大辱,憤而與羅振玉等前清遺老相約投金水河殉清,因阻於家人而未果。
1925年,王國維受聘任清華研究院導師,教授古史新證、尚書、說文等,與梁啓超、陳寅恪、趙元任、李濟(一說吳宓)被稱為“五星聚奎”的清華五大導師,桃李門生、私塾弟子遍充幾代中國史學界。
4.巨子隕落
1927年,北伐軍揮師北上,聽聞北伐軍槍斃湖南葉德輝和湖北王葆心(王被殺是謠傳),6月2日同朋友借了五塊錢,僱人力車至北京頤和園,於園中昆明湖魚藻軒自沉。從其遺體衣袋中尋出一封遺書,封面上書寫著:“送西院十八號王貞明先生收”,遺書內容如下: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事變,義無再辱。我死後當草草棺殮,即行藁葬於清華塋地。汝等不能南歸,亦可暫移城內居住。汝兄亦不必奔喪,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門故也。書籍可托陳吳二先生處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於不能南歸。我雖無財產分文遺汝等,然苟謹慎勤儉,亦必不至餓死也。——五月初二日父字
廢帝溥儀事後賜王國維諡號為“忠愨”。王國維為何自溺,至今仍爭論不論,一般學者論點有所謂的:“殉清說”、“逼債說”、“性格悲劇說”、“文化衰落說”。陳寅恪《王觀堂先生輓詞》的序言中寫道:“或問觀堂先生所以死之故。應之曰:近人有東西文化之說,其區域分劃之當否,固不必論,即所謂異同優劣,亦姑不具言;然而可得一假定之義焉。其義曰:凡一種文化值衰落之時,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現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則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達極深之度,殆非出於自殺無以求一己之心安而義盡也。”、“吾中國文化之定義,具於白虎通三綱六紀之說,其意義為抽像理想最高之境,猶希臘柏拉圖所謂Idea者。若以君臣之綱言之,君為李煜亦期之以劉秀;以朋友之紀言之,友為酈寄亦待之以鮑叔。其所殉之道,與所成之仁,均為抽像理想之通性,而非具體一人一事。”
根據溥儀在其《我的前半生》一書第四章“天津的“行在” (1924 - 1930)”中之說法,王國維早年受羅振玉接濟並結成兒女親家,然而羅振玉常以此不斷向王氏苛索,甚至以將王氏女兒退婚作要脅,令王國維走投無路而自殺。然此說漏洞百出,溥儀亦是聽他人言傳,不足採信。
介紹
王國維(1877--1927),字伯隅,又字靜安,號觀堂,又號永觀,謚忠愨,漢族,浙江省嘉興市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我國近代享有國際盛譽的著名學者,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國學大師,徐志摩、穆旦、金庸等人與其俱為同鄉,甲骨四堂[(郭沫若(字鼎堂)、董作賓(字彥堂)、羅振玉(號雪堂)和王國維(號觀堂)]之一。論著
《觀堂集林》二十四卷《觀堂別集》四卷
《庚辛之間讀書記》一卷
《苕華詞》一卷
《靜安文集》一卷續集一卷
《爾雅草木蟲魚鳥獸釋例》一卷
《兩周金石文韻讀》一卷
《觀堂古今文考釋》五卷
《史籀篇疏證》一卷
《校松江本急就篇》一卷
《重輯蒼頡篇》二卷
《唐寫本唐韻校記》二卷佚文一卷
《殷禮徵文》一卷
《聯綿字譜》三卷
《補高郵王氏諧聲譜》一卷
《釋幣》二卷
《簡牘檢署考》一卷
《魏石經殘石考》一卷附錄一卷
《宋代金文著錄表》一卷
《國朝金文著錄表》六卷
《漢魏博士題名考》二卷
《清真先生遺事》一卷
《耶律文正公年譜》一卷余錄一卷
《五代兩宋監本考》三卷
《兩浙古刊本考》二卷
《古本竹書紀年輯校》一卷
《今本竹書紀年疏證》二卷
《古行記四種校錄》一卷
《蒙韃備錄箋證》一卷
《黑韃事略箋證》一卷
《聖武親征錄校注》一卷
《長春真人西遊記校注》二卷
《乾隆浙江通志考異殘稿》四卷
《觀堂譯稿》二卷
《人間詞話》二卷
《宋元戲曲考》一卷
《唐宋大曲考》一卷
《戲曲考源》一卷
《古劇腳色考》一卷
《優語錄》一卷
《錄鬼簿校注》二卷
《錄曲余談》一卷
《曲錄》六卷
《都四十三種》一百零四卷
成就
作為中國近代著名學者,王國維從事文史哲學數十載,是近代中國最早運用西方哲學、美學、文學觀點和方法剖析評論中國古典文學的開風氣者,又是中國史學史上將歷史學與考古學相結合的開創者,確立了較系統的近代標準和方法。
這位集史學家、文學家、美學家、考古學家、詞學家、金石學家和翻譯理論家於一身的學者,生平著述62種,批校的古籍逾200種。(收入其《遺書》的有42種,以《觀堂集林》最為著名。)
治學
陳寅恪對王國維史學研究的治學領域和治學方法有明確、清晰的說明。
甲骨研究
甲骨文晚清始發現,最早是王懿榮,後來劉鶚刊印《鐵雲藏龜》,繼之,孫治讓和羅振玉對甲骨文字進行研究。而將甲骨學由文字學演進到史學的第一人,則推王國維。他撰寫了《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續考》、《殷周制度論》、《殷虛卜辭中所見地名考》、《殷禮徵文》以及《古史新證》等,他將地下的材料甲骨文同紙上的材料中國歷史古籍對比來研究,用卜辭補正了書本記載的錯誤,而且進一步對殷周的政治制度作了探討,得出嶄新的結論,他的考證方法極為縝密,因而,論斷堪稱精審。
二重證據
他自己稱以上考證方法為“二重證據法”,即以地下的材料與紙上的材料相比較以考證古史的真象。這種考證方法既繼承了乾嘉學派的考據傳統,又運用了西方實證主義的科學考證方法,使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古史研究上開闢了新的領域,創造了新的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郭沫若曾讚頌說:“王國維……遺留給我們的是他的知識的產品,那好像一座崔巍的樓閣,在幾千年來的舊學的城壘上,燦然放出了一段異樣的光輝。”
故居
王國維故居位於海寧市鹽官鎮西門直街周家兜,南隔城牆與錢塘江相望,北臨市河,現為浙江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886年,王國維的父親王乃譽在此造這座“娛廬”,於是全家從居住的雙仁巷搬來這裡。王國維在海寧度過了他的青少年時期,故居座北朝南,木結構庭院式建築,共二進,前為平屋三楹,大門內外分別懸有顧廷龍、朱穆之題“王國維故居”匾額;門廳中央置有王國維先生半身銅像。大廳內陳列王氏一生十二幅畫像及其它資料。在門廳之後的寢樓亦為三楹,樓中為廳,有“蒼松萬年春”圖。“寢樓上為王氏學術成就、對王國維評論及書籍、文獻、手跡、拓片、照片等展覽。中廳懸有沙孟海先生題“廣業甄球”匾額,以對王氏博學多才的敬仰。樓後為花園,園內植有花草樹木,設有假山古井。
評價
王國維是中國近代最後一位重要的美學和文學思想家.他第一個試圖把西方美學,文學理論融於中國傳統美學和文學理論中,構成新的美學和文學理論體系.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既集中國古典美學和文學理論之大成,又開中國現代美學和文學理論之先河.在中國美學和文學思想史上,他是從古代向現代過渡的橋樑,起到了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作用,被譽為“中國近三百年來學術的結束人,最近八十年來學術的開創者”。
“不獨為中國所有而為全世界之所有之學人。” ——梁啓超
“留給我們的是他知識的產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樓閣,在幾千年的舊學城壘上,燦然放出了一段異樣的光輝”。 ——郭沫若
“中國近代之世界學者,惟王國維及陳(陳垣)先生兩人。”——伯希和
“南方史學勤苦而太信古,北方史學能疑古而學問太簡陋......能夠融南北之長而去其短者,首推王國維與陳垣。” ——胡適
“中國有一部《流沙墜簡》,印了將有十年了。要談國學,那才可以算一種研究國學的書。開首有一篇長序,是王國維先生做的,要談國學,他才可以算一個研究國學的人物。”(《不懂的音譯》)——魯迅
“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清華大學王靜安先生紀念碑銘》)——陳寅恪
“王國維寥寥幾萬字的《人間詞話》和《紅樓夢評論》比朱光潛洋洋百萬字的體系建樹在美學史上更有地位。”(《選擇、接受與疏離——王國維接受叔本華、朱光潛接受克羅齊美學比較研究》)——王攸欣
年表
1877年,丁丑,生於光緒三年12月3日(舊曆十月二十九日)出生於浙江省海寧州城(今海寧市鹽官鎮)雙仁巷舊宅。初名國楨,後改國維,字靜庵(安),又字伯隅,號人間、禮堂、觀堂、永觀、東海愚公等。海寧王氏乃當地書香世家。
1886年,丙戌,光緒十二年,十歲。
全家遷居城內西南隅周家兜新宅,此處後成為王國維故居紀念館。少年時代與陳守謙、葉宜春、諸嘉猷被譽為“海寧四才子”。
1892年,壬辰,光緒十八年,十六歲。
7月入州學,參加海寧州歲試,以第二十一名中秀才。
1893年,癸巳,光緒十九年,十七歲。
3月赴省城杭州應鄉試不中,肄業於杭州崇文書院。
1894年,甲午,光緒二十年,十八歲。
中日甲午戰起,清軍戰敗,極為震動。始知世有"新學"。
1895年,乙未,光緒二十一年,十九歲。
11月與莫氏成婚。
1897年,丁酉,光緒二十三年,二十一歲。
9月赴杭州再次參加鄉試,不中。從1895年至此,撰成《詠史》詩二十首。1928年始發表於《學衡》第66期,吳宓稱之"分詠中國全史,議論新奇正大"。年底,與同鄉張英甫等謀創海寧師範學堂,並上呈籌款緣由,未果。1898年,戊戌,光緒二十四年,二十二歲。
2月,至上海任《時務報》書記。此舉為其一生行事之始。26日羅振玉等創辦的東文學社開課後,王氏入學學習,受業於藤田豐八等,漸為羅振玉所知。7月因患腳氣病,回籍治療。10月返滬,《時務報》因戊戌變法失敗而遭關閉,羅振玉引之入東文學社,負責庶務,免繳學費,半工半讀。是年,撰《曲品新傳奇品跋》、《雜詩》三首。
1899年,己亥,光緒二十五年,二十三歲。
春,東文學社遷至江南製造局前之桂墅里,王氏學監,其與同學關係不洽,鏇免職,但薪俸照拿。學社除日文外,始兼授英文及數理化各科。王氏攻讀甚勤。從日本教員田岡文集中,始知汗德(即康德)、叔本華,並萌研治西洋哲學之念。是年,河南安陽小屯發現殷商甲骨文。代羅振玉為日人那珂通世所撰、東文學社影印之《支那通史》撰序、為日人桑原隲騭藏《東洋史要》撰序。
1900年,庚子,光緒二十六年,二十四歲。
夏,庚子事變發生,東文學社因之而提前讓學生畢業,秋即停辦。王氏畢業返里,自習英文。秋,返滬,羅振玉請其譯編《農學報》,自謂譯才不如沈紘而薦其任之,自己則協助譯日本農事指導。秋,羅振玉應張之洞之邀,至武昌任農務局總理兼農校監督,不久,召王國維等同至,任武昌農校日籍教員翻譯。年底,由羅氏資助,東渡日本東京物理學校習數理。是年撰《〈歐羅巴通史〉序》,譯《勢力不滅論》(The Theorg of The Conservation of Energy)、《農事會要》。
1901年,辛丑,光緒二十七年,二十五歲。
春,在日本東京物理學校留學,夏歸國,協助羅振玉編《教育世界》雜誌,此後,其哲學及文學方面的撰述常刊載於此。是年,撰《崇正講舍碑記略》,譯《教育學》《算術條目及教授法》。
1902年,壬寅,光緒二十八年,二十六歲。
春,始讀社會學、心理學、論理學(即邏輯學)、哲學等書,尤關注人生問題。夏,張謇在通州(今南通市)創辦通州師範學堂,欲聘一心理學、哲學、倫理學教員。經羅振玉推薦,王國維應其一年之聘。是年譯《教育學教科書》。
1903年,癸卯,光緒二十九年,二十七歲。
3月,應聘至通州師範學堂任教,通讀叔本華、康德之書。《鐵雲藏龜》影印刊行。是年撰《哲學辨惑》《論教育之宗旨》《叔本華像贊》《汗德像贊》。譯《西洋論理學史要》。
1904年,甲辰,光緒三十年,二十八歲。
代羅振玉為《教育世界》主編,進行刊物改革。8月,羅振玉在蘇州創辦江蘇師範學堂,自任監督,藤田豐八為總教習,王國維來校任教。仍鑽研叔本華思想,並深受其影響。是年撰《孔子之美育主義》、《就倫理學上之二元論》(後易名為《論性》)、《尼采之教育觀》《叔本華之遺傳說》《教育偶感二則》《汗德之哲學說》《汗德像贊》《叔本華之哲學及其教育學說》《國朝漢學派戴阮二家之哲學說》《紅樓夢評論》《書叔本華遺傳說後》《叔本華與尼采》《釋理》。
1905年,乙巳,光緒三十一年,二十九歲。
1906年,丙午,光緒三十二年,三十歲。
春,隨羅振玉進京,暫住羅家。4月,集數年間(1904-1906)所填詞61闕成《人間詞甲稿》刊行。8月,其父王乃譽病故,奔喪歸里,並為之守制。是年撰《教育小言十二則》、
《奏定經學科大學文學科大學章程書後》、《教育家之希爾列爾(即席勒)傳》、《德國哲學大家汗德傳》、《墨子之學說》、《老子之學說》、《汗德之倫理學及宗教論》、《原命》、《去毒篇(鴉片煙之根本治療法及將來教育上之注意)》、《孟子之倫理思想一斑》、《列子之學說》、《紀言》、《論普及教育之根本辦法(條陳學部)》、《教育小言十則》、《文學小言十七則》、《屈子文學之精神》。
1907年,丁未,光緒三十三年,三十一歲。
4月,自海寧返京,住羅家。不久,經羅振玉引薦,得識學部尚書兼軍機大臣榮祿,甚為其賞識,未幾,得在學部總務司行走,任學部圖書編譯局編譯,主編譯及審定教科書等事。6月發表《三十自序二》,言其由哲學轉向文學,並有志於戲曲之研究,這標誌著他學術研究的一次轉折。7、8月,因其夫人莫氏病亡而歸省,事畢即返京。11月,匯集1906年5月至1907年10月間所填詞43闕,成《人間詞乙稿》。是年撰《教育小言十三則》、《人間嗜好之研究》、《三十自序一、二》、《論國小校唱歌科之材料》、《教育小言十則》、《書辜氏湯生英譯〈中庸〉後》、《孔子之學說》。
1908年,戊申,光緒三十四年,三十二歲。
1、2月間,太夫人病故,奔喪返里。3月,與繼室潘夫人完婚。5月,校《片玉詞》。4月,攜眷北上返京,賃屋於宣武門內新帘子胡同。7月,輯《唐五代二十家詞輯》二十卷,對每家詞數及其出處,均以按語說明。又輯《南唐二主詞》。8月,撰《詞錄》及《詞錄序例》,蒐集詞目,自宋迄元,存佚並錄,且作考訂。撰《〈詞林萬選〉跋》。9月,輯《曲錄》初稿二卷,為其研究戲曲史提供了材料。10月,譯著《辨學》(即邏輯學)一書刊出。11月,在《國粹學報》刊出《人間詞話》前21則,提出"境界"說。手錄明抄本《錄鬼薄》,並作《跋》。作《古代名家畫冊敘》(1909年刊行時易名為《中國名畫集》)。12月,撰《曲品新傳奇品跋》。
1909年,己酉,宣統元年,三十三歲。
1月,撰《羅懋登注拜月亭跋》,《國粹學報》第49期刊《人間詞話》第23-39則。2月,《國粹學報》第50期刊登《人間詞話》第40-64則。1910年,庚戌,宣統二年,三十四歲。
2月,校《錄鬼簿》。錄《能改齋漫錄》記杜安世一則,作《壽域詞》補跋。3月,讀《元曲選》,並以《雍熙樂府》校之,作《〈元曲選〉跋》。5月,所譯《教育心理學》由學部圖書編譯局排印出版。6月譯作《世界圖書館小史》始陸續刊出。9月,作《〈續墨客揮犀〉跋》、《盛明雜劇跋》、《錄鬼簿》補跋。將已刊《人間詞話》64則進行修訂,並加附記(此稿由俞平伯於1925年標點,次年朴社出版。此為此書最早之單行本)。12月,草《清真先生遺事》、《古劇腳色考》。
1911年,辛亥,宣統三年,三十五歲。
1月,為《百川學海》本《晁氏客語》題跋。2月,為羅振玉創辦之《國學叢刊》作《序》,提出"學無新舊、無中西、無有用無用"。校《夢溪筆談》、《容齋隨筆》,3月,校《酒邊集》、《賓退錄》,並分別作跋。校《大唐六典》,並作跋。春,撰《隋唐兵符圖錄附說》,此為其治古器物學之始(1917年又訂正之,成《隋虎符跋》、《偽周二虎符跋》)。7月,見唐寫本《太公家教》,作跋將近幾年所作校書題跋集成《庚辛之間讀書記》,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12月,羅振玉、王國維各率全家避居日本,居京都田中村,僑居日本達五年之久。從此,其治學轉而專攻經史國小。
1912年,壬子,民國元年,三十六歲。
羅振玉藏書運抵日本,存京都大學,王國維與其一同整理,並與日本學者相過從,專攻古史。春,草《簡牘檢署考》,夏,作《雙溪詩餘跋》。9月,撰成《古劇腳色考》,10月,《簡牘檢署考》撰成定稿。
1913年,癸丑,民國2年,三十七歲。
1月,撰成《宋元戲曲考》,並作序(後易名為《宋元戲曲史》)。春,撰《宋槧大唐三藏取經詩話跋》。5月,集1912年和1913年所作詩成《壬癸集》,著手草《明堂寢廟通考》。作《譯本琵琶記序》。8、9月間,撰《釋幣》(原名《布帛通考》)、《唐寫本兔園冊府殘卷跋》。9月輯《齊魯封泥集存》,並作序。10、11月間,撰《秦郡考》、《漢郡考》(上、下),又草《兩漢魏晉鄉亭考》二卷(稿本)。
1914年,甲寅,民國3年,三十八歲。
2月,與羅振玉合撰《流沙墜簡》,並為之作序,此為近代關於西北古地理的第一篇著作。4月又作《流沙墜簡後序》,又成《補遺》一卷,附於書後。6月,代羅振玉撰《國學叢刊序》(後易名為《雪堂叢刊》)。草《宋代金文著錄表》,並作序。7月,讀潘祖蔭《攀古樓彝器款識》,並作跋。9月,撰《國朝金文著錄表》六卷,並作序。10月,為羅振玉校寫《歷代符牌圖錄》、《蒿里遺珍》、《四朝鈔幣圖錄》。歲末,為羅振玉撰《殷虛書契考釋》校寫,並作序和後序。是年又作《邸閣考》。
1915年,乙卯,民國4年,三十九歲。
2月,撰《殷虛書契前編》,一、二卷釋文,作《洛誥解》。3月,寫成《鬼方昆夷〈犭嚴〉狁考》(初名《古代外族考》)。中旬,攜眷返國掃墓,4月13日羅振玉亦歸國掃墓,二人會於上海。中旬,經羅振玉介紹與沈曾植相識於上海,多有往還,商磋古音韻之學。下旬,攜長子隨羅振玉往日本。撰《不期敦蓋銘考釋》、《三代地理小記》,其下包括《自契至於成湯八遷》、《說商》、《說毫》等數篇。8月,撰成《胡服考》。10月撰《元刊雜劇三十種序錄》,又撰《古禮器略說》,其總題下分《說俎》、《說盉》等數篇。11月,作《與林浩卿博士論洛誥書》,12月,撰《生霸死霸考》。
1916年,丙辰,民國5年,四十歲。
1月,作《再與林博士論洛誥書》。決定春節後返國,《國學叢刊》停刊。王國維認為其寓居日本期間,乃"成書之多,為一生冠"。2月,攜長子回國,至上海,應哈同之聘,主持《學術叢編》。3月,撰成《史籀篇疏證》及序、《流沙墜簡考釋補證》及序、《周書·顧命考》及序、《國學叢編序》。4月,撰《殷禮徵文》、《釋史》、《樂詩考略》(含《釋樂次》、《周大武樂章考》、《說勺舞象舞》、《說周頌》、《說商頌》。《漢以後的傳周樂考》),草《毛公鼎考釋》。5月,作《大元馬政記跋》,校《水經注》,《毛公鼎考釋》定稿,並作序。下旬,始草《魏石經考》。8月中旬,醞釀作《漢魏博士考》。9月,《魏石經考》、《漢魏博士考》寫定。10月,撰《周書·顧命後考》及序,重訂《漢魏博士考》成三卷。11月,撰《漢代古文考》、《彊村校詞圖序》、《元秘書監志跋》、《隋志跋》。12月,草《爾雅草木蟲魚鳥獸釋例》。
1917年,丁巳,民國6年,四十一歲。1月下旬,受羅振玉招至日本,2月歸國,始草《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3月成《太史公年譜》,並醞釀《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續考》及序。4月,返海寧掃墓。5月,撰《古要竹書紀年輯校》,並作《自序》,又撰《殷文存序》、《鄉飲禮席次圖》。6月,撰《今本竹書紀年疏證》及序,編就《戩壽堂所藏殷虛文字》及序,作《戩壽堂所藏殷虛文字考釋》、《釋旬》、《釋昱》。7月1日,張勛復辟。撰《周代金石文韻讀》、《唐韻別考》。8月作《南越黃腸木刻字跋》、《玉溪生詩年譜會箋序》。9月,草成《殷周制度論》、《商三勾兵跋》、《〈漢書藝文志舉例〉後序》、《〈周代金石文韻讀〉序》。入秋,檢古書古器物,題跋甚多,如《楚公鍾跋》《書論語鄭氏注殘卷後》《唐尺考》《裴岑紀功刻石跋》等。10月,撰《韻學余說》《江氏音學跋》《五聲說》。11月,匯集近年間所撰文,成《永觀堂海內外雜文》。12月,撰成《古本尚書孔氏傳匯校》(稿本),據《唐語林》以校《封氏聞見記》。
1918年,戊午,民國7年,四十二歲。
1月,校《尚書孔傳》、《方言》等。去年底,北京大學蔡元培托馬衡與王國維聯繫,欲聘其往北大任教。經與羅振玉商量,今拒絕之。自本年起,任"倉聖明智大?quot;經學教授,並撰《經學概論講義》。2月,校《淨土三部經音義》。3月以大徐《說文》音校《唐韻》反切,乃擬重訂《唐韻校記》,4月校《一切經音義》,並作跋。6月,校陳輯本《蒼頡篇》,抄畢並校定《唐寫本唐韻殘卷校記》,並附錄《唐韻佚文》,作《匈奴相邦印跋》。7月,為羅振玉《雪堂校刊群書敘錄》作序。再次辭謝北京大學邀任教授之聘。9月,作《釋環玦》《釋珏釋朋》《釋禮》《重輯蒼頡篇》及自序、《釋由》。是月,日本京都大學教授欲延其赴校任教,為其婉辭。10月,撰《校松江本急就篇》及序。11月草《隨庵吉金圖序》。12月,改定前所撰《唐韻別考》《音學余說》,合為《續聲韻考》,以補戴氏《聲韻考》。
1919年,己未,民國8年,四十三歲。
1月,撰《書郭注方言後》(一、二、三)、《書爾雅郭注後》。2月,撰成《書契後編》上卷釋文、《齊侯二壺跋》。3月,校閱《徐俟齋先生年譜》,作《沈乙庵先生七十壽序》。4月,羅振玉攜眷歸國,與王國維會於上海。伯希和在上海與羅、王會見,商談學術。校《一切經音義》,並作跋。7月,作《唐寫本老子化胡經殘卷跋》《音學五書跋》。8月,作《九姓回鶻可汗碑跋》《重校定和林金石錄》《九姓回鶻可汗碑圖記》《摩尼教流行中國考》《敦煌石室碎金跋尾》(含《唐寫本殘職官書跋》)等十數篇跋,均為日人狩野直喜寄來其游歐時所錄英國倫敦博物館所藏敦煌殘卷而作。9月,撰《西胡考》(上、下)及《續考》《西域井渠考》《曹夫人繪觀音菩薩像跋》《于闐公主供養地藏王菩薩畫像跋》等。10月,為烏程蔣汝藻編撰其藏書志。是秋,因腳氣病發作,赴天津羅振玉處養病,11月初始返滬,並接受《浙江通志》聘約,與張爾田共同負責寓賢、掌故、雜記、仙釋、封爵五門的撰述,並似作《宋元浙本考》。作《高昌寧朔將軍麴斌造寺碑跋》《書虞道園高昌王世勛碑後》《重輯倉頡篇自序》。
1920年,庚申,民國9年,四十四歲。
本年繼續為蔣氏編藏書志,並校閱多種古籍,並作《天寶韻英陳廷堅韻英張戩考聲切韻玄武之韻銓分部考》《周玉刀考》《顧刻廣韻跋》《某君像贊》《徐母太囗人像贊》《敦煌發現唐朝之通俗詩及通俗小說》《殘宋本三國志跋》《魏曹望憘造象跋》《影宋本孟子音義跋》《日本寬永本〈孔子家語〉跋》。
1921年,辛酉,民國10年,四十五歲。
年初,馬衡受北京大學委託,再次來書邀王國維出任北大文科教授,為其所拒。繼續為蔣編藏書。春,作《與友人論〈詩〉〈書〉中成語書》(一、二)。5月,將數年間所寫經史論文,刪繁挹華,集成《觀堂集林》二十卷,由烏程蔣氏出資刊行。9月,去年撰述之《西胡考》刊出,12月,撰《唐寫本切韻殘卷跋》。1922年,壬戌,民國八年,四十六歲。
年初,王國維允任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通訊導師,以"無事而食,深所不安",未受酬金。1月,作《宋刊後漢書郡國志殘葉跋》《兮甲盤跋》《漢南呂編磬跋》等。2月,北京大學馬衡集資影印王國維於上年所輯之《唐寫本切韻殘卷三種》。3月,撰《兩淅古刊本考》及序,並校《水經注》。5月,顧頡剛來訪,後多有書信往還問業。8月,草成《五代兩宋監本考》,為烏程蔣氏撰《傳書堂記》。致書馬衡,詢以研究科章程、研究生人數、研究項目等事。為羅振玉撰《庫書樓記》。12月,為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擬就《研究發題》寄沈兼士。不久,又致書馬衡,建議大學開設"滿蒙藏文講座"並建議遣送有史學根基者出國深造。致書北大研究所國學門何之兼等同學,條陳所詢事宜,是年校閱《蒙古秘史》、《龍龕手鑒》。
1923年,癸亥,民國12年,四十七歲。
2月,為南陵徐氏所藏古器拓本作跋數則,如《刺鼎跋》《父乙卣跋》等,撰《肅忠親王神道碑》。寒假,倉聖明智大學解散,王國維所任《學術叢刊》編輯及該校教授至此結束。2月下旬一度返海寧故里。作《商鞅量跋》《高郵王懷祖先生訓詁音韻書稿敘錄》《秦公敦跋》。4月16日,受命任遜帝溥儀"南書房行走"。為烏程蔣氏編藏書志基本結束,歷時近四載,編成經、史、子三部,集部至元末,明則為草稿。5月離滬取海道北上入京,6月1日,覲見溥儀。7月初,撰《殷虛書契考釋序》,同時,始校《淮南鴻烈》,歷時三月余。7月,作《梁伯戈跋》《頌壺跋》《唐賢力宓伽公主墓誌跋》,校《抱朴子》。始草《魏石經續考》。夏曾至天津羅振玉處消夏。11月,受溥儀命,清理景陽宮等處藏書,作《肅霜滌湯說》、《明鈔本北磵集跋》。12月初,《觀堂集林》二十卷樣本印成,文二百篇,詩67首。
1924年,甲子,民國13年,四十八歲。
3月,法人伯希和寄來《秦婦吟》全卷影印本,取與另本相校,作《唐寫本韋莊秦婦吟又跋》,撰《論政學疏》,作《聚珍本戴校水經注跋》。4月,與蔣汝藻書,言及北京大學友人慾請其出任國學門研究室主任,而自己不願就任。5月,撰成《明內閣藏書目錄跋》、《散氏盤考釋》及跋。6月,作《金文編序》、《吳王夫差監跋》。9月,羅振玉入直南齋,至京,住王國維家,後又與羅氏共檢理內府藏書。近年,與胡適往還書信,商討學問。11月,馮玉祥部"逼宮",命溥儀遷出紫禁城。王國維隨駕前後,並因此而寫下“艱難困辱,僅而不死"之言。
1925年,乙丑,民國14年,四十九歲。
2月,清華委任吳宓籌辦研究院,並擬聘王國維為導師。王國維在請示溥儀後就任。此後治學轉入西北地理及元史。9月14日,國學研究院普通演講正式開始,王國維講《古史新證》。10月15日,加授《尚書》課程。是月,草《韃靼考》及年表,《元朝秘史地名索引》。11月,撰《蒙文元朝秘史跋》。
1926年,丙寅,民國15年,五十歲。
2月,撰《黑韃事跋》,校閱《親征錄》。21日,赴天津,為溥儀祝壽。4月,撰《聖武親征錄校注序》,26日,清華批准印其叢書,即《蒙古史料四種校注》,發表《耶律文正年譜余記》、《黑韃事略序》。5月,寫定《長春真人西遊記校注》及序,刊出《聖武親征錄校序》。6月發表《韃靼考》、《長春真人西遊記注序》。7月26日,為燕京大學校講演《中國歷代之尺度》。9月上旬,研究院新學年開學,王國維每周講演《儀禮》2小時,《說文》1小時;指導研究學科範圍為:(1)經學(含《書》、《禮》、《詩》);(2)國小(含訓詁、古文字學、古音韻學);(3)上古史;(4)金石學;(5)中國文學。10月,因其長子病逝,與羅振玉發生誤會。撰成《桐鄉徐氏印譜序》。11月下旬,為北京大學歷史學會講演《宋代之金石學》。
1927年,丁卯,民國16年,五十一歲。1月,撰成《南宋人所傳蒙古史料考》。2月,撰《元朝秘史之主因亦兒堅考》。3月,撰《金長城考》(後易名為《金壕界考》)、《水經注箋跋》。4月,編撰《清華學校研究院講義》。5月12日,出席清華史學會成立會,並致辭。6月1日,國學研究院第二班畢業,中午,參加研究院師生敘別會,午後訪陳寅恪先生。6月2日上午,告別清華園,到頤和園內的魚藻軒前,自沉於昆明湖。在其內衣口袋內發現遺書,(背面書"送西院十八號王貞明先生收")云: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我死後,當草草棺斂,即行藁葬於清華園塋地。汝等不能南歸,亦可暫於城內居住。汝兄亦不必奔喪,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門故也。書籍可托陳(寅恪)、吳(宓)二先生處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歸。我雖無財產分文遺汝等,然苟謹慎勤儉,亦必不至餓死。
6月3日,入殮,停靈於成府街之剛秉廟,7日,羅振玉來京為其經營喪事,16日舉辦悼祭。8月14日,安喪於清華園東二里許西柳村七間房之原。1928年6月3日,王國維逝世一周年忌日,清華立《海寧王靜安先生紀念碑》,碑文由陳寅恪撰,林志鈞書丹,馬衡篆額,梁思成設計。碑銘云:
海寧王先生自沉後二年,清華研究院同人鹹懷思不能自已。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僉曰:宜銘之貞珉,以昭示於無竟,因以刻石之詞命寅恪。數辭不獲已,謹舉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失下後世。其詞曰: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於俗諦之桎梏,真理因得以發揚。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斯古今仁聖所同殉之精義,夫豈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見其獨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論於一人之恩怨,一姓之興亡。嗚呼!樹茲石於講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節,訴真宰之茫茫。來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時而不章;先生之學說,或有時而可商。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是年,編成《海寧王忠愨公遺書》四集,1940年由趙萬里、王國華合編之《王靜安先生遺書》刊行,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據此刊本影印,名為《王國維遺書》,1984年中華書局始出版《王國維全集》,但僅出《書信》一冊。在台灣,1976年大通書局影行《王國維先生全集》,為目前收羅最為完備之本。
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有我之境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古人為詞,寫有我之境者為多,然未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