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鷓鴣天·游鵝湖醉書酒家壁

宋代辛棄疾

春入平原薺菜花,新耕雨後落群鴉。多情白髮春無奈,晚日青簾酒易賒。
閒意態,細生涯。牛欄西畔有桑麻。青裙縞袂誰家女,去趁蠶生看外家。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春天來臨,平原之上恬靜而又充滿生機,白色的薺菜花開滿了田野。土地剛剛耕好,又適逢春雨落下,群鴉在新翻的土地上覓食。忽然之間適才令人心情舒爽的春色不見了,愁緒染白了頭髮。心情沉悶無奈,只好到小酒店去飲酒解愁。
村民們神態悠閒自在,生活過得井然有序,牛欄附近的空地上也種滿了桑和麻。春播即將開始,大忙季節就要到來,不知誰家的年輕女子,穿著白衣青裙,趁著大忙前的閒暇時光趕著去走娘家。

注釋
⑴鷓鴣天:詞牌名。又名《思佳客》、《醉梅花》、《剪朝霞》、《驪歌一疊》等。雙調五十五字,平韻。或說調名取自 唐 鄭嵎 “春遊雞鹿塞,家在鷓鴣天”句。然唐五代詞中無此調。調始見於宋代宋祁之作。
⑵鵝湖:《鉛山縣誌》:“鵝湖山在縣東北,周回四十餘里。其影入於縣南西湖,諸峰聯絡,若獅象犀猊,最高者峰頂三峰挺秀。”《潘陽記》云:“山上有湖多生荷,故名荷湖。”東晉人龔氏居山蓄鵝,其雙鵝育子數百,羽絨成乃去,更名鵝湖。 宋淳熙二年朱熹與呂祖謙、陸九淵兄弟講學鵝湖寺 ,後人立為四賢堂。 淳祐中賜額“文宗書院”, 明正德中徙于山巔,改名“鵝湖書院”。
⑶平原:廣闊平坦的原野。
⑷薺(jì)菜: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基出葉叢生,羽狀分裂,葉被毛茸,柄有窄翅。春天抽花薹,花小,白色。嫩葉可供食用。
⑸晚日:夕陽。
⑹青簾:舊時酒店門口掛的幌子。多用青布製成。 這裡借指酒家。唐鄭谷《旅寓洛南村舍》詩:“白鳥窺魚網,青簾認酒家。”
⑺意態:神情姿態。
⑻生涯:生活。
⑼桑麻:桑樹和麻。植桑飼蠶取繭和植麻取其纖維,同為古代農業解決衣著的最重要的經濟活動。亦泛指農作物或農事。唐·孟浩然《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⑽青裙縞袂(gǎo mèi):青布裙、素色衣。謂貧婦的服飾。借指農婦,貧婦。蘇軾《於潛女》詩:“青裙縞袂於潛女,兩足如霜不穿屨。”
⑾外家:泛指母親和妻子的娘家。

賞析

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小詞。詞的前兩句“春入平原薺菜花,新耕雨後落群鴉”,寫的是農村恬靜而又充滿生機的春天景象。白色的薺菜花開滿了田野,土地耕好了,又適逢春雨,群鴉在新翻的土地上覓食。聊聊數筆,把一幅鄉間春色栩栩如生地描繪了出來。由薺菜開花而說“春入”,對平凡微賤的薺菜花寄予了極大的感情,又把“群鴉”寫得充滿生意,一點不像平時人們所見的那副使人討厭的聒噪相。詞人留意和刻畫這些細物細事,可見其意態閒適。但是,接下來兩句“多情白髮春無奈,晚日青簾酒易賒”,情緒陡變,適才令人心情舒爽的春色不見了,萬種愁緒染白了的頭髮。詞中說的是“白髮”,實際上講的是“愁緒”。“多情白髮春無奈”,詞人心情沉悶,只好到小酒店去飲酒解愁。這裡“多情”二字寫得詼諧,恰如其分地傳遞出詞人那種帶有苦味的詼諧。而在這詼諧中,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無可奈何的愁緒。面對這一派格調清新、色彩明麗、生機勃勃的春光,詞人的內心深處也似乎有一股涌動的熱情,他是多么希望為國家“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但想到罷官的現實,又感到無可奈何,他因此而愁苦得白了頭髮,只得在傍晚時到掛有青布酒幌的酒店去賒一點酒喝,好在賒酒很方便。詞人想借酒澆愁,可這酒又不能解除他內心的愁。

面對如畫的春色,詞人卻來了愁緒。其原因可以從這首詞的一小序“游鵝湖,醉書酒家壁”中找到一定的線索。這時,正是詞人被罷官落職,不得不退居田園之時。這時他正壯年,還有精力,足有乾一番事業的雄心壯志,是不能耐得住清閒無為的生活的,所以詞人游鵝湖,面對生機勃勃的春天,聯想到自己的遭遇,事業上的失意與感嘆歲月流逝的惆悵之情便油然而生。

清人王夫之說過:“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姜齋話》)這也是詞上闋的藝術手法。下闋寫的是一幅農村景象:村民們悠閒自在,生活過得井然有序,牛欄附近的空地上種滿了桑麻。春播即將開始,大忙季節就要到來,不知誰家的年輕女子,穿著白衣青裙,趁著大忙前的閒暇趕著去走娘家。與詞的開篇幾句不同,下闋詞人從近處落筆,一個“閒”字,一個“細”字,一個“有”字,一個“趁”字,把農村生活的閒適與古樸活脫脫地展現在人們的面前。然而,詞人越是寫閒適、古樸,越是讓人聯想到“多情白髮春無奈,晚日青簾酒易賒”所流露出來的那種煩悶和無可奈何的情緒。詞人無一字寫自己,盡情描寫客觀景象,著力描繪了一個“無我之境”,實際上“我”盡在其中。詞人採用這種高超的藝術手法,把煩亂複雜的失意之情在這閒適的氛圍中突現得淋漓盡致。透過農家們恬然自安的心態,可以更真切地看到英雄無用武之地的詞人那種無奈背後的不甘閒居的進取之心,那種追求祖國統一的執著。

或許人有會找詞人既然喜歡農村,喜歡農村古樸而又悠閒的生活,卻還要借酒澆愁的原因。那么就必須結合詞人當時的生活背景和他當時的處境去理解。辛棄疾是一位很有抱負、正義,充滿愛國心的詞人,然而,在當時的封建社會官場中有的是爾虞我詐、爭權奪利,有的是誇誇其談,食言而肥,詞人對此看透了,厭煩了,所以他要遠離城市的喧鬧,他認為美好的春天在田野,在溪頭,在那漫山遍野雪白的薺菜花中。此時,他雖置身於純潔、清新的農村,卻還有愁苦,那是因為他不能忘懷祖國萬里江山。他要奔赴抗金疆場,去收復已奪占的土地,那才是真正關心的事業,然而,他卻被排擠到農村,過起“閒意態”的生活來,所以他感到愁苦。他不是不喜愛春天,但春天並不能給他帶來真正的快樂。

這首《鷓鴣天》在辛詞中並不占重要的地位,但它所抒發的思想感情卻代表了辛詞思想感情的主流,這是貫穿於詞人一生的作品之中的,如“袖裡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補天西北。”(《滿江紅》1168年)“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破陣子》1189年)“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永遇樂》1205年)

這首詞在藝術上主要運用了對照的藝術手法,田園怡人的風光,農家閒適的生活,與詞人“多情白髮春無奈”的心情形成對照,從而含蓄地表現出詞人不甘閒居又無奈惆悵的複雜心態;同時,這勃發的春色又暗含詞人內心的不甘閒居、不甘消沉,表現了詞人那如春的壯志,儘管這壯志被嚴酷的現實重壓著。詞的景物描寫也很有特色,色彩明麗豐富,相映成趣;又動、靜結合,人、物和諧,情、景相生。

創作背景

此詞創作時間大致是公元1182年,時年他四十二歲,被罷官落職、不得不退居田園。作者閒居帶湖時常往來鵝湖游賞。
辛棄疾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1399篇詩文

猜您喜歡

春日

宋代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楊柳枝·宜春苑外最長條

唐代溫庭筠

宜春苑外最長條,閒裊春風伴舞腰。
正是玉人腸絕處,一渠春水赤欄橋。

詠柳

宋代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