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南海旅次

唐代曹松

憶歸休上越王台,歸思臨高不易裁。
為客正當無雁處,故園誰道有書來。
城頭早角吹霜盡,郭里殘潮盪月回。
心似百花開未得,年年爭發被春催。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抒發內心的懷鄉之情最好不要登上越王台,因為登高望遠只會使內心的思鄉情結更加無法排解。
我正在南海這個鴻雁無法飛到的地方客居,故園的音訊又有誰可以傳達呢?
城頭的角聲吹去了霜華,天已經亮了,護城河裡尚未退盡的潮汐還蕩漾著殘月的投影。
長年鬱結在心中的歸思就像含苞待放的花蕾,年年春天一到便被催發開來。

注釋
⑴南海:今廣東省廣州市。
⑵越王台:漢代南越王尉佗所建,遺址在今廣州越秀山。
⑶裁:剪,斷。
⑷當:一作“逢”。無雁處:大雁在秋天由北方飛向南方過冬,據說飛至湖南衡山則不再南飛了。南海在衡山以南,故曰“無雁處”。
⑸霜盡:此處指天亮了。廣州天氣暖和,天一亮霜便不見了。
⑹郭:古代在城的外圍加築的一道圍牆。盪:一作“帶”。
⑺發:一作“向”。

賞析

抒寫羈旅之情。首聯“憶歸休上越王台,歸思臨高不易裁”,從廣州的著名古蹟越王台落筆,但卻一反前人的那種“遠望當歸”的傳統筆法,獨出心裁地寫成“憶歸休上”,以免歸思泛濫,不易裁斷。如此翻新的寫法,脫出窠臼,把歸思表現得十分婉曲深沉。

頷聯“為客正當無雁處,故園誰道有書來”,詩人巧妙地運用了鴻雁南飛不過衡山回雁峰的傳說,極寫南海距離故園的遙遠,表現他收不到家書的沮喪心情。言外便有嗟怨客居過於邊遠之意。李煜的“雁來音信無憑”(《清平樂·別來春半》),是寫見雁而不見信的失望;而曹松連雁也見不到,就更談不上期待家書了,因此對句用“誰道有書來”的反問,來表現他的無限懊惱。

頸聯“城頭早角吹霜盡,郭里殘潮盪月回”,展示了日復一日喚起作者歸思的淒清景色。出句寫晨景,是說隨著城頭淒涼的曉角聲晨霜消盡;對句寫晚景,是說伴著夜晚的殘潮明月復出。這一聯的描寫使讀者想起唐詩中的有關詩句:“三奏未終天便曉,何人不起望鄉愁”(武元衡《單于曉角》);“回潮動客思”(李益《送歸中丞使新羅冊立弔祭》);“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在唐人心目中,明月、曉角、殘潮,都是牽動歸思的景色。如果說,李白的《靜夜思》寫了一時間勾起的鄉愁,那么,曹松這一聯的景色,則融進了作者連年羈留南海所產生的了無終期的歸思。

歸思這樣地折磨著作者,平常時日,還可以勉強克制,可是,當新春到來時,就按捺不住了。因為新春提醒他在異鄉又滯留了一個年頭,使他歸思泉涌,百感交集。“心似百花開未得,年年爭發被春催”,形象地揭示出羈旅逢春的典型心境,把他對歸思的抒寫推向高潮。句中以含苞待放的百花比喻處於抑制狀態的歸心,進而表現每到春天他的心都受到刺激,引起歸思泛濫,那就像被春風催開的百花,競相怒放,不由自主。想像一下號稱花城的廣州,那沐浴在春風裡的鮮花的海洋,讀者不禁為作者如此生動、獨到的比喻讚嘆不已。這出人意表的比喻,生動貼切,表現出歸思的紛亂、強烈、生生不已、難以遏止。寫到這裡,作者的南海歸思在幾經婉轉之後,終於得到了盡情的傾吐。

這首詩在藝術上進行了富有個性的探索,它沒有採用奇特的幻想形式,也沒有採用借景抒情為主的筆法,而是集中筆墨來傾吐自己的心聲,迂曲婉轉地揭示出複雜的心理活動和細微的思想感情,呈現出情深意曲的藝術特色。

創作背景

作於唐昭宗光化三年(900年)之前。曹松是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潛山)人,因屢試不第,長期流落在今福建、廣東一帶。這首詩就是他連年滯留南海(郡治在今廣東省廣州市)時的思歸之作。

曹松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詩人。字夢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潛山)人。生卒年不詳。早年曾避亂棲居洪都西山,後依建州刺史李頻。李死後,流落江湖,無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進士,年已70餘,特授校書郎(秘書省正字)而卒。► 160篇詩文

猜您喜歡

戲題石門長老東軒

唐代柳宗元

石門長老身如夢,旃檀成林手所種。
坐來念念非昔人,萬遍蓮花為誰用?
如今七十自忘機,貪愛都忘筋力微。
莫向東軒春野望,花開日出雉皆飛。

霜天曉角·儀真江上夜泊

宋代黃機

寒江夜宿。長嘯江之曲。水底魚龍驚動,風捲地、浪翻屋。
詩情吟未足。酒興斷還續。草草興亡休問,功名淚、欲盈掬。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宋代陸游

前年膾鯨東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壯;
去年射虎南山秋,夜歸急雪滿貂裘。
今年摧頹最堪笑,華發蒼顏羞自照。
誰知得酒尚能狂,脫帽向人時大叫。
逆胡未滅心未平,孤劍床頭鏗有聲。
破驛夢回燈欲死,打窗風雨正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