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真興寺閣

宋代蘇軾

山川與城郭,漠漠同一形。
市人與鴉鵲,浩浩同一聲。
此閣幾何高,何人之所營。
側身送落日,引手攀飛星。
當年王中令,斫木南山赬。
寫真留閣下,鐵面眼有棱。
身強八九尺,與閣兩崢嶸。
古人雖暴恣,作事今世驚。
登者尚呀喘,作者何以勝。
曷不觀此閣,其人勇且英。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登閣遠眺但見山川和城郭,渺渺冥冥渾同一體難以辨認。
市人的喧鬧與鴉鵲啼鳴,遠遠聽來合成了一種聲音。
這個寺閣到底有多么高峻?這個寺閣又是誰人經營?
側著身子可以送走落日,舉起手來就能攀摘飛星。
當年那位姓王的中書令,曾把終南山的林木砍伐乾淨。
繪下自己的畫像留在閣中,面色鐵黑目光炯炯。
身軀有八九尺高大,和寺閣一樣氣度崢嶸。
古代雖有許多人粗暴驕橫,作的事卻常讓世人驚嘆。
登閣的人還緊張得張口喘息,造閣的人不知何以能夠承擔!
為何不仔細觀看這一寺閣,就可以知道王中書有多么英勇大膽。

注釋
⑴真興寺閣:在鳳翔城中,高十餘丈,為宋初河陽三城節度使王彥超所建。
⑵漠漠:密布、廣布貌。
⑶浩浩:曠遠貌。
⑷引手:伸手。飛星:流星。
⑸王中令:指王彥超,臨清(今屬山東)人,歷仕晉漢周,累官河陽三城節度使,以功加檢校太師。北周及宋初曾兩任鳳翔節度使,宋初加兼中書令,封邠國公。中令,中書令的省稱。
⑹斫(zhuó)木:謂砍伐木材建築寺閣。南山赬 (chēng):謂終南山林木被伐盡,山嶺赤裸呈紅色。 赬,赤色。
⑺寫真:畫像。
⑻鐵面:黑臉。眼有棱(léng):謂目光炯炯有神。
⑼身強:一作“身長”。
⑽崢嶸(zhēng róng):高峻,並謂氣象超越尋常。
⑾暴恣(zì):暴戾驕縱。
⑿令世驚:一作“今世驚”。
⒀呀喘(chuǎn):張口喘氣。
⒁勝(shēng):承受,力能擔任。
⒂曷(hé):何,何故。
⒃其人:指王彥超。

創作背景

這首五言古作於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這一年作者以直言極諫策問列入三等,授大理寺評事、簽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廳公事,開始進入仕途。此詩作於鳳翔,為《鳳翔八觀》中的第六篇。

賞析

的起筆四句從“山川與城郭”至“浩浩同一聲”,總寫此閣的高峻。詩人登臨閣上,但覺山川城郭,冥冥漠漠,仿佛同為一個形體。世人紛雜的聲音,和鴉鳴鵲噪,浩浩茫茫,混合在一起。這四句起得突兀,寫得極為傳神。化用杜甫《同諸公登慈恩寺塔》詩“秦山忽破碎,涇渭不可求;俯視但一氣,焉能辨皇州”句意,但意象有所擴大,寫的是憑高縱目,所見各類形態,曠遠微茫,所聞的種種音響,也難以辨別的景況。次四句由閣之高而引起遐想。前兩句故作設問:“此閣幾何高?何人之所營?”這兩句是說:這真興寺閣,究竟有幾多高呢?又是何人所建設的呢?後兩句“側身送落日,引手攀飛星”,用形象化的語言,先回答“幾何高”這一設問。作者說:登臨此閣,幾乎側著身子,就可以目送太陽落山(這是俯視所感)。伸出手來,竟可以攀摘飛星(這是仰觀所覺)。兩句用虛寫表明實際感受,生動恍惚,極誇張之能事。接著以“當年王中令,斫木南山赬”兩句,回答了上文另一設問“何人之所營”。作者說:當年王彥超將軍,以鳳翔節度使加中書令的身份,駐節鳳翔府,曾經伐木於州南的赬山,建成此閣。王中令因何建閣,作者並沒有提起,但在下面四句:“寫真留閣下······與閣相崢嶸。”勾勒出他的形象:此人建閣之後,曾在閣下留有畫像,他面色鐵黑,眼光有如紫石棱,有將軍的氣概。他身長八九尺,此像與此閣都崢嶸高峻,給人以威嚴的感受,使人印象很深。

詩的最後,作者以“古人雖暴恣”等六句,寫詩人的所感。作者認為有些古人(包括詩里的王中令),其人雖說恣睢暴戾不足稱道,但他們所作之事,也使世人為之驚奇。即以此閣而論,登者尚且感到驚訝吁喘,不知道建閣之人,具有何種膽量,能泰然勝任。結尾“曷不觀此閣,其人勇且英。”作者更加強語氣說:君如不信,何不觀看此閣,則知王中令,亦為勇猛英傑之輩,是不能拿一般的武人來看待他的。

全詩饒有俊爽高邁之氣,寫閣寫人,都用主動形象的詞采。作此詩時,作者年方二十六歲,豪邁英爽,正是壯年作品的特徵。

蘇軾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3637篇詩文

猜您喜歡

陸渾山莊

唐代宋之問

歸來物外情,負杖閱岩耕。
源水看花入,幽林採藥行。
野人相問姓,山鳥自呼名。
去去獨吾樂,無然愧此生。

又觀打魚

唐代杜甫

蒼江魚子清晨集,設網提綱萬魚急。
能者操舟疾若風,撐突波濤挺叉入。
小魚脫漏不可記,半死半生猶戢戢。
大魚傷損皆垂頭,屈強泥沙有時立。
東津觀魚已再來,主人罷鱠還傾杯。
日暮蛟龍改窟穴,山根鱣鮪隨雲雷。
干戈兵革斗未止,鳳凰麒麟安在哉。

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他日余方追吟連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風因成二絕寄酬兼呈畏之員外·其一

唐代李商隱

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
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劍棧風檣各苦辛,別時冰雪到時春。
為憑何遜休聯句,瘦盡東陽姓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