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望月
唐代:李白
四郊陰靄散,開戶半蟾生。
萬里舒霜合,一條江練橫。
出時山眼白,高后海心明。
為惜如團扇,長吟到五更。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當四野陰雲消散的時候,打開窗戶看見一彎月升在雲上。
萬里原野瀰漫著一片霜霧,月下橫著一條素練似的大江。
在它初升時山中泉眼透白,當它升高時海水透出明光。
只因為憐惜這像團扇的明月,一直不眠長吟到天色大亮。
注釋
半蟾:月亮從山頭升起一半。
合:滿。
江練:象白絹一樣的江水。練:白絹。
山眼、海心:皆是比喻月亮。
團扇:古人以月喻團扇,此指月亮
鑑賞
從
詩中可以看出詩人對雨後月夜美景的感受是鮮明的:雨停後,風吹雲霧散盡,打開窗戶看夜色,半邊明月剛從東方冉冉升起,夜深了,秋霜萬里舖滿大地,長江如練向東橫流。月亮剛出時把山野照得雪白,月到中天時海水的中心也被照得明澈透亮。因為愛惜這似團扇一樣美麗的月亮,詩人一直對她詠詩讚誦到天將亮時,詩的首兩句寫月出的情況及月形,三至六旬描繪月夜壯闊美麗的景色,從“半蟾生”、“出時”、“高后”可以看到月升的過程。字數不多而卻形象鮮明,對仗工整。這裡作者採用了擬人與誇張的手法,使詩帶上了幻想的色彩。隨著對霜天月夜之美景的觀察、發現、體會,詩人的感受在不斷地升華,終於在詩的末兩句,詩人以抑制不住的激情連連詠贊這美麗的月色至拂曉天明。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1310篇詩文
中秋對月
唐代:曹松
無雲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盤上海涯。
直到天頭天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
永遇樂·長憶別時
宋代:蘇軾
孫巨源以八月十五日離海州,坐別於景疏樓上。既而與余會於潤州,至楚州乃別。余以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與太守會於景疏樓上,作此詞以寄巨源。
長憶別時,景疏樓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連不住,月隨人千里。別來三度,孤光又滿,冷落共誰同醉?卷珠簾、悽然顧影,共伊到明無寐。
今朝有客,來從濉
孫巨源以八月十五日離海州,坐別於景疏樓上。既而與余會於潤州,至楚州乃別。余以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與太守會於景疏樓上,作此詞以寄巨源。
長憶別時,景疏樓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連不住,月隨人千里。別來三度,孤光又滿,冷落共誰同醉?卷珠簾、悽然顧影,共伊到明無寐。
今朝有客,來從濉上,能道使君深意。憑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淚。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夜永露華侵被。此時看、迴廊曉月,也應暗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