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臨江仙·疾愈登望湖樓贈項長官

宋代蘇軾

多病休文都瘦損,不堪金帶垂腰。望湖樓上暗香飄。和風春弄袖,明月夜聞簫。
酒醒夢回清漏永,隱床無限更潮。佳人不見董嬌饒。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憐宵。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休文體弱多病身體虛弱,連垂腰的金帶都不堪佩系了。望湖樓上正飄散著花香,春天和煦微風吹拂著衣袖,眼望著皓月當空,耳聽著悠揚簫聲。
酒醉睡去,又從夢中驚醒,正聽見漏壺的長流滴水發出清脆而單調的聲響,倚在床上似乎感到了無比潮濕。身邊的侍酒美人不見了,內心的空虛好像花上的月亮,正在天際空自徘徊,自己竟是空度良宵。

注釋
⑴臨江仙:詞牌名。唐教坊曲。原用以歌詠水仙,故名。又名《雁兒歸》、《瑞鶴仙令》等。雙調小令,平韻格。
⑵望湖樓:據《蘇軾集》卷七《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注曰:“《圖經》:望湖樓,又名看經樓,乾德七年(公元969年),忠懿王錢氏建,去錢塘江一里。”查慎行註:“《西湖遊覽志餘》:樓在昭慶寺前,一名先德樓。”項長官:蘇軾同僚,名未詳。
⑶休文:即梁朝文學家沈約,字休文,體弱多病。
⑷金帶:高官服飾。
⑸暗香:語出林通《山園小梅》:“暗香浮動月黃昏。”此處泛指花香。
⑹弄:玩弄,引申為戲耍。
⑺明月夜聞簫:化用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詩意:“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⑻清漏:古代滴水計時的儀器。又名“漏壺”、“漏刻”。將上面銅壺裝滿水後,水即滴水漏入下壺,壺內裝一直立浮標,上面刻有時辰,水逐步升高,浮標也隨之上升,如此則知時辰。滴水發出均勻清響,故稱清漏。永:長。
⑼隱床:倚床。沈約《夜夜曲》:“月輝橫射枕,燈光半隱床。”
⑽潮:微濕,發潮。
⑾董嬌饒:古樂府中有《董嬌饒》。《玉台新詠》卷一有宋子厚《董嬌嬈》詩一首。“饒”,一作“嬈”。“饒”,通“嬈”。這裡指佳人美女。杜甫《春日戲題惱郝使君兄》:“細馬時鳴金腰褭(niǎo),佳人屢出董嬌饒。”
⑿徘徊二句:《太平廣記》卷三百二十六《沈警》“玄機名警。……作《鳳將雛雛銜嬌》曲,其詞日:‘命嘯無人嘯,含嬌何處嬌。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憐宵。”詞文出於此。

創作背景

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春。蘇軾臥病彌月,病痊癒後和同僚登上望湖樓賞景,作該詞贈項長官。

賞析

上片寫詞人剛剛病癒,身體尚瘦損虛弱,夜晚登上望湖樓。“多病休文都瘦損,不堪金帶垂腰。”因為梁朝文學家沈約體弱多病,這裡詞人以休文自比,說自己已衰弱到連垂腰的金帶都不堪佩系了。金帶是指翰林學士服飾,故此時詞人正穿著官服登樓,其腰間佩繫著金帶服飾。這兩句埋下後面心境變化的依據。“望湖樓上暗香飄。和風春弄袖,明月夜聞簫。”這是詞人在樓上所見所聞,詞人大病初癒登高望遠,頓感渾身輕快愜意,精神為之抖擻。

下片則轉入了心緒孤寂的抒發。“酒醒夢回清漏永,隱床無限更潮。”這兩句寫詞人在望湖樓上與友人同僚對月暢飲,酒醒夢回,聽見漏壺的聲響,感到床上潮濕。其實,漏壺滴水,與臥床潮濕並無干係,這是一種藝術通感描寫,聽覺與感覺的相互貫通,卻真實而生動地透露出詞人此時此地的心緒頓然不適。於是,詞人一陣孤寂感霎時湧上心頭:“佳人不見董嬌饒,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憐宵。”“可憐宵”,指可愛、可惜的夜宵。詞章顯示出詞人此時的虛度光陰的哀怨心境,詞人似乎感到心緒不定,前途未卜,而與詞首的“多病瘦損”處境相互關含。結尾三句,實推衍出詞人這位孤寂老人,正在人生旅途上疲憊衰弱地行進著。故詞中的“徘徊”、“空度”,應是全詞的詞眼。

全詞的妙處在於含蓄蘊藉、藏鋒不露,給人以種種聯想的啟迪。詞中的花叢暗香、和煦春風、皓月當空、簫聲悠揚,組合成一幅清麗的春夜圖。如此美景,引發出詞人虛度光陰的感嘆。詞人的仕途坎坷、環境乖賽、人事艱險、國事日非等種種心理悲哀,正仍在腦海中索繞。這些心理悲哀,詞人並沒有正面標出,卻通過“酒醒夢回清漏永、隱床無限更潮”及“佳人不見董嬌饒,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憐宵”等空寂畫面委婉透出,藝術手法高超。

蘇軾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3637篇詩文

猜您喜歡

送邢桂州

唐代王維

鐃吹喧京口,風波下洞庭。
赭圻將赤岸,擊汰復揚舲。
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
明珠歸合浦,應逐使臣星。

浣溪沙·重九舊韻

宋代蘇軾

白雪清詞出坐間。愛君才器兩俱全。異鄉風景卻依然。
可恨相逢能幾日,不知重會是何年。茱萸子細更重看。

送董邵南遊河北序

唐代韓愈

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舉進士,屢不得志於有司,懷抱利器,鬱郁適茲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時,苟慕義強仁者皆愛惜焉。矧燕趙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嘗聞風俗與化移易,吾惡知其今不異於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