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9 / 10頁

隋書·帝紀·卷一

舊。以柱國、相國司馬、渤海郡公高熲為尚書左僕射兼納言,相國司錄、沁源縣公 虞慶則為內史監兼吏部尚書,相國內郎、鹹安縣男李德林為內史令,上開府、漢安 縣公韋世康為禮部尚書,上開府、義寧縣公元暉為都官尚書,開府、民部尚書、昌 國縣公元岩為兵部... 閱讀全文

隋書·帝紀·卷四

,集於涿郡。壬午,賊帥杜彥冰、王 潤等陷平原郡,大掠而去。辛卯,置折衝、果毅、武勇、雄武等郎將官,以領驍果。 乙未,平原李德逸聚眾數萬,稱“阿舅賊”,劫掠山東。靈武白榆妄稱“奴賊”, 劫掠牧馬,北連突厥,隴右多被其患。遣將軍范貴討之,連年不... 閱讀全文

隋書·志·卷三

甲兵。 隋制,皇太子親戎,及大將出師,則以豭肫一釁鼓,皆告社廟。受斧鉞訖,不 得反宿於家。開皇八年,晉王廣將伐陳,內史令李德林攝太尉,告於太祖廟。禮畢, 又命有司宜於太社。 古者三年練兵,入而振旅,至於春秋蒐浯,亦以講其事焉。梁、陳時,依宋... 閱讀全文

隋書·志·卷五

等輦, 駕十五馬車等,合十餘乘,皆魏天興中之所制也。宣帝至是,鹹復御之。復令天下 車,皆以渾成木為輪。 開皇元年,內史令李德林奏,周、魏輿輦乖制,請皆廢毀。高祖從之。唯留魏 太和時儀曹令李韶所制五輅,齊天保所遵用者。又留魏熙平中,太常卿穆紹... 閱讀全文

隋書·志·卷三十

一卷 武陽太守《盧思道集》三十卷 金州刺史《李元操集》十卷 蜀王府記室《辛德源集》三十卷 太尉《楊素集》十卷 懷州刺史《李德林集》十卷 吏部尚書《牛弘集》十二卷 司隸大夫《薛道衡集》三卷 國子祭酒《何妥集》十卷 秘書監《柳抃集》五卷 開府《... 閱讀全文

隋書·列傳·卷三

於是復爵沛國公,位上柱 國。上顧謂侍臣曰:“鄭譯與朕同生共死,間關危難,興言念此,何日忘之!”譯 因奉觴上壽。上令內史令李德林立作詔書,高熲戲謂譯曰:“筆乾。”譯答曰: “出為方岳,杖策言歸,不得一錢,何以潤筆。”上大笑。未幾,詔譯參議樂事... 閱讀全文

隋書·列傳·卷七

李德林子百藥李德林,字公輔,博陵安平人也。祖壽,湖州戶曹從事。父敬族,歷太學博士、 鎮遠將軍。魏孝靜帝時,命當世通人正定文籍,以為內校書,別在直閤省。德林幼 聰敏,年數歲,誦左思《蜀都賦》,十餘日便度。高隆之見而嗟嘆,遍告朝士,云: “若假... 閱讀全文

隋書·列傳·卷二十二

倏焉而過,鬢垂素髮,筋力已衰, 宦意文情,一時盡矣,悲夫!”然每暇日,輒引賓客弦歌對酒,終日為歡。征拜內 史侍郎,與內史李德林參典文翰。然孝貞無乾劇之用,頗稱不理,上譴怒之,敕御 史劾其事,由是出為金州刺史。卒官。所著文集二十卷,行於世。有... 閱讀全文

隋書·列傳·卷二十三

尋與尚書左僕射魏收、吏部尚書陽休之、國子博士熊安生同修《五 禮》。又與諸學士撰《御覽》,書成,除殿中郎中、中書舍人。復與李德林俱修國 史。周武帝平齊,授納言中士。及高祖受禪,出為行台禮部侍郎。尋為散騎常侍、 聘陳主使。還除太子舍人。廢太子勇... 閱讀全文

隋書·列傳·卷三十七

林哀臨,犬亦悲號,見者嗟異焉。有二鵲巢其廬前柏樹,每入其廬, 馴狎無所驚懼。大業中,司隸巡察,奏其孝感,擢授孝陽令。 ○李德李德饒,趙郡柏人人也。祖徹,魏尚書右丞。父純,開皇中為介州長史。德饒 少聰敏好學,有至性,宗黨鹹敬之。弱冠為校書...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