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列傳·卷三十七

作者:魏徵等

○孝義

《孝經》云:“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論語》云:“君 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呂覽》云:“夫孝,三皇、 五帝之本務,萬事之綱紀也。執一術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順者,其唯孝乎!” 然則孝之為德至矣,其為道遠矣,其化人深矣。故聖帝明王行之於四海,則與天地 合其德,與日月齊其明。諸侯卿大夫行之於國家,則永保其宗社,長守其祿位。匹 夫匹婦行之於閭閻,則播微烈於當年,揚休名於千載。此皆資純至以感物,故聖哲 之所重。田翼、郎方貴等,闕稽古之學,無俊偉之才,並能任其自然,情無矯飾。 篤於天性,勤其四體,竭股肱之力,盡愛敬之心,自足膝下之歡,忘懷軒冕之貴。 不言之化,人神通感。雖或位登台輔,爵列王侯,祿積萬鍾,馬逾千駟,死之日, 曾不得與斯人之徒隸齒。孝之大也,不其然乎!故述其所行,為《孝義傳》。

○陸彥師

陸彥師,字雲房,魏郡臨漳人。祖希道,魏定州刺史。父子彰,中書監。彥師 少有行檢,為邦族所稱。長而好學,解屬文。魏襄城王元旭引為參軍事。以父艱去 職,哀毀殆不勝喪。與兄卬廬於墓次,負土成墳。公卿重之,多就墓側存問,晦朔 之際,車馬不絕。齊文宣聞而嘉嘆,旌表其閭,號其所住為孝終里。中書令河間邢 邵表薦之,未報,彭城王浟為司州牧,召補主簿。後歷中外府東閣祭酒。兄卬當襲 父始平侯,以彥師昆弟中最幼,表讓封焉。彥師固辭而止。時稱友悌孝義,總萃一 門。遷中書舍人,尋轉通直散騎侍郎。每陳使至,必令高選主客,彥師所接對者, 前後六輩。歷中書黃門侍郎,以不阿宦者,遇讒,出為中山太守,有惠政。數年, 征為吏部郎中。周武平齊,授載師下大夫。宣帝時,轉少納言,賜爵臨水縣男,奉 使幽、薊。俄而高祖為丞相,彥師遇疾,請假還鄴。尉迥將為亂,彥師微知之,遂 委妻子,潛歸長安。高祖嘉之,授內史下大夫,拜上儀同。高祖受禪,拜尚書左丞, 進爵為子。彥師素多病,未幾,以務劇疾動,乞解所職,有詔聽以本官就第。歲余, 轉吏部侍郎。隋承周制,官無清濁,彥師在職,凡所任人,頗甄別於士庶,論者美 之。後復以病出為汾州刺史,卒官。

○田德懋

田德懋,觀國公仁恭之子也。少以孝友著名。開皇初,以父軍功賜爵平原郡公, 授太子千牛備身。丁父艱,哀毀骨立,廬於墓側,負土成墳。上聞而嘉之,遣員外 散騎侍郎元志就吊焉。復降璽書曰:“皇帝謝田德懋。知在窮疾,哀毀過禮,倚廬 墓所,負土成墳。朕孝理天下,思弘名教,復與汝通家,情義素重,有聞孝感,嘉 嘆兼深。春日暄和,氣力何似?宜自抑割,以禮自存也。”並賜縑二百匹,米百石。 復下詔表其門閭。後歷太子舍人、義州司馬。大業中,為給事郎、尚書駕部郎,卒 官。

○薛濬

薛濬,字道賾,刑部尚書、內陽公胄之從祖弟也。父琰,周渭南太守。濬少喪 父,早孤,養母以孝聞。幼好學,有志行,尋師於長安。時初平江陵,何妥歸國, 見而異之,授以經業。周天和中,襲爵虞城侯,歷納言上士、新豐令。開皇初,擢 拜尚書虞部侍郎,尋轉考功侍郎。帝聞濬事母至孝,以其母老,賜輿服機杖,四時 珍味,當時榮之。後其母疾,濬貌甚憂瘁,親故弗之識也。暨丁母艱,詔鴻臚監護 喪事,歸葬夏陽。於時隆冬極寒,濬衰絰徒跣,冒犯霜雪,自京及鄉,五百餘里, 足凍墜指,瘡血流離,朝野為之傷痛。州里賵助,一無所受。尋起令視事,濬屢陳 誠款,請終喪制,優詔不許。及至京,上見其毀瘠過甚,為之改容,顧謂群臣曰: “吾見薛濬哀毀,不覺悲感傷懷。”嗟異久之。濬竟不勝喪,病且卒。其弟謨時為 晉王府兵曹參軍事,在揚州,濬遺書與謨曰:

吾以不造,幼丁艱酷,窮游約處,屢絕簞瓢。晚生早孤,不聞《詩》《禮》, 賴奉先人貽厥之訓,獲稟母氏聖善之規,負笈裹糧,不憚艱遠,從師就業,欲罷不 能。砥行厲心,困而彌篤,服膺教義,爰至長成。自釋耒登朝,於茲二十三年矣。 雖官非聞達,而祿喜逮親,庶保期頤,得終色養。何圖精誠無感,禍酷荐臻,兄弟 俱被奪情,苫廬靡申哀訴。是用扣心泣血,隕氣摧魂者也。既而創巨釁深,不勝荼 毒,啟手啟足,幸及全歸。使夫死而有知,得從先人於地下矣,豈非至願哉。但念 爾伶俜孤宦,遠在邊服,顧此恨恨,如何可言。適已有書,冀得與汝面訣,忍死待 汝,已歷一旬。汝既未來,便成今古,緬然永別,為恨何言。勉之哉,勉之哉!

書成而絕,時年四十二。有司以聞,高祖為之屑涕,降使齎冊書弔祭曰:“皇 帝咨故考功侍郎薛濬:於戲!惟爾操履貞和,器業詳敏,允膺列宿,勤謇克彰。及 遘私艱,奄從毀滅。嘉爾誠孝,感於朕懷,奠酹有加,抑惟朝典。故遣使人,指申 往命,魂而有靈,歆茲榮渥。嗚呼哀哉!”濬性清儉,死之日,家無遺資。濬初為 童兒時,與宗中諸兒遊戲於澗濱。見一黃蛇有角及足,召群兒共視,了無見者。濬 以為不祥,歸大憂悴。母逼而問之,濬以實對。時有胡僧詣宅乞食,濬母怖而告之, 僧曰:“此乃兒之吉應。且是兒也,早有名位,然壽不過六七耳。”言終而出,忽 然不見,時鹹異之。既而終於四十二,六七之言,於是驗矣。子乾福,武安郡司倉 書佐。

○王頒

王頒,字景彥,太原祁人也。祖神念,梁左衛將軍。父僧辯,太尉。頒少俶儻, 有文武乾局。其父平侯景,留頒質於荊州,遇元帝為周師所陷,頒因入關。聞其父 為陳武帝所殺,號慟而絕,食頃乃蘇,哭泣不絕聲,毀瘠骨立。至服闋,常布衣蔬 食,藉藁而臥。周明帝嘉之,召授左侍上士,累遷漢中太守,尋拜儀同三司。開皇 初,以平蠻功,加開府,封蛇丘縣公。獻取陳之策,上覽而異之,召與相見,言畢 而歔欷,上為之改容。及大舉伐陳,頒自請行,率徒數百人,從韓擒先鋒夜濟。力 戰被傷,恐不堪復斗,悲感嗚咽。夜中因睡,夢有人授藥,比寤而創不痛,時人以 為孝感。及陳滅,頒密召父時士卒,得千餘人,對之涕泣。其間壯士或問頒曰: “郎君來破陳國,滅其社稷,讎恥已雪,而悲哀不止者,將為霸先早死,不得手刃 之邪?請發其丘壟,斷櫬焚骨,亦可申孝心矣。”頒頓顙陳謝,額盡流血,答之曰: “其為帝王,墳塋甚大,恐一宵發掘,不及其屍,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若之何?” 諸人請具鍬鍤,一旦皆萃。於是夜發其陵,剖棺,見陳武帝須並不落,其本皆出自 骨中。頒遂焚骨取灰,投水而飲之。既而自縛,歸罪於晉王。王表其狀,高祖曰: “朕以義平陳,王頒所為,亦孝義之道也,朕何忍罪之!”舍而不問。有司錄其戰 功,將加柱國,賜物五千段,頒固辭曰:“臣緣國威靈,得雪怨恥,本心徇私,非 是為國,所加官賞,終不敢當。”高祖從之。拜代州刺史,甚有惠政。母憂去職。 後為齊州刺史,卒官,時年五十二。弟頍,見《文學傳》。

○楊慶

楊慶,字伯悅,河間人也。祖玄,父剛,並以至孝知名。慶美姿儀,性辯慧。 年十六,齊國子博士徐遵明見而異之。及長,頗涉書記。年二十五,郡察孝廉,以 侍養不行。其母有疾,不解襟帶者七旬。及居母憂,哀毀骨立,負土成墳。齊文宣 帝表其門閭,賜帛三十匹,綿十屯,粟五十石。高祖受禪,屢加褒賞,擢授儀同三 司,版授平陽太守。年八十五,終於家。

○郭俊

郭俊,字弘乂,太原文水人也。家門雍睦,七葉共居,犬豕同乳,烏鵲通巢, 時人以為義感之應。州縣上其事,上遣平昌公宇文弼詣其家勞問之。治書御史柳彧 巡省河北,表其門閭。漢王諒為并州總管,聞而嘉嘆,賜兄弟二十餘人衣各一襲。

○田翼

田翼,不知何許人也。性至孝,養母以孝聞。其後母臥疾歲余,翼親易燥濕, 母食則食,母不食則不食。母患暴痢,翼謂中毒,遂親嘗惡。及母終,翼一慟而絕, 其妻亦不勝哀而死,鄉人厚共葬之。

○紐回

紐回,字孝政,河東安邑人也。性至孝,周武成中,父母喪,廬於墓側,負土 成墳。廬前生麻一株,高丈許,圍之合拱,枝葉郁茂,冬夏恆青。有烏棲其上,回 舉聲哭,烏即悲鳴,時人異之。周武帝表其閭,擢授甘棠令。開皇初卒。

子士雄,少質直孝友,喪父,復廬於墓側,負土成墳。其庭前有一槐樹,先甚 郁茂,及士雄居喪,樹遂枯死。服闋還宅,死樹復榮。高祖聞之,嘆其父子至孝, 下詔褒揚,號其所居為累德里。

○劉士俊

劉士俊,彭城人也。性至孝,丁母喪,絕而復甦者數矣。勺飲不入口者七日, 廬於墓側,負土成墳,列植松柏。狐狼馴擾,為之取食。高祖受禪,表其門閭。

○郎方貴

郎方貴,淮南人也。少有志尚,與從父弟雙貴同居。開皇中,方貴嘗因出行遇 雨,淮水泛長,於津所寄渡,船人怒之,撾方貴臂折。至家,其弟雙貴驚問所由, 方貴具言之。雙貴恚恨,遂向津毆擊船人致死。守津者執送之縣官,案問其狀,以 方貴為首,當死,雙貴從坐,當流。兄弟二人爭為首坐,縣司不能斷,送詣州。兄 弟各引咎,州不能定,二人爭欲赴水而死。州狀以聞,上聞而異之,特原其罪,表 其門閭,賜物百段,後為州主簿。

○翟普林

翟普林,楚丘人也。性仁孝,事親以孝聞。州郡辟命,皆固辭不就,躬耕色養, 鄉鄰謂為楚丘先生。後父母疾,親易燥濕,不解衣者七旬。大業初,父母俱終,哀 毀殆將滅性。廬於墓側,負土為墳,盛冬不衣繒絮,唯著單縗而已。家有一烏犬, 隨其在墓,若普林哀臨,犬亦悲號,見者嗟異焉。有二鵲巢其廬前柏樹,每入其廬, 馴狎無所驚懼。大業中,司隸巡察,奏其孝感,擢授孝陽令。

○李德饒

李德饒,趙郡柏人人也。祖徹,魏尚書右丞。父純,開皇中為介州長史。德饒 少聰敏好學,有至性,宗黨鹹敬之。弱冠為校書郎,仍直內史省,參掌文翰。轉監 察御史,糾正不避貴戚。大業三年,遷司隸從事,每巡四方,理雪冤枉,褒揚孝悌。 雖位秩未通,其德行為當時所重。凡與交結,皆海內髦彥。性至孝,父母寢疾,輒 終日不食,十旬不解衣。及丁憂,水漿不入口五日,哀慟嘔血數升。及送葬之日, 會仲冬積雪,行四十餘里,單縗徒跣,號踴幾絕。會葬者千餘人,莫不為之流涕。 後甘露降於庭樹,有鳩巢其廬。納言楊達巡省河北,詣其廬弔慰之,因改所居村名 孝敬村,里為和順里。後為金河長,未之官,值群盜蜂起,賊帥格謙、孫宣雅等十 余頭,聚眾於渤海。時有敕許其歸首,謙等懼不敢降,以德饒信行有聞,遣使奏曰: “若使德饒來者,即相率歸首。”帝於是遣德饒往渤海慰諭諸賊。行至冠氏,會他 盜攻陷縣城,德饒見害。

其弟德佋,性重然諾。大業末,為離石郡司法書佐,太守楊子崇特禮之。及義 兵起,子崇遇害,棄屍城下,德佋赴哭盡哀,收瘞之。至介休,詣義師,請葬子崇。 大將軍嘉之,因贈子崇官,令德佋為使者,往離石禮葬子崇焉。

○華秋

華秋,汲郡臨河人也。幼喪父,事母以孝聞。家貧,傭賃為養。其母遇患,秋 容貌毀悴,須鬢頓改,州里鹹嗟異之。及母終之後,遂絕櫛沐,發盡禿落。廬於墓 側,負土成墳,有人慾助之者,秋輒拜而止之。大業初,調狐皮,郡縣大獵。有一 兔,人逐之,奔入秋廬中,匿秋膝下。獵人至廬所,異而免之。自爾此兔常宿廬中, 馴其左右。郡縣嘉其孝感,俱以狀聞。煬帝降使勞問,表其門閭。後群盜起,常往 來廬之左右,鹹相誡曰:“勿犯孝子。”鄉人賴秋而全者甚眾。

○徐孝肅

徐孝肅,汲郡人也。宗族數千家,多以豪侈相尚,唯孝肅性儉約,事親以孝聞。 雖在幼齒,宗黨間每有爭訟,皆至孝肅所平論之,為孝肅所短者,無不引咎而退。 孝肅早孤,不識父,及長,問其母父狀,因求畫工,圖其形像,構廟置之而定省焉, 朔望享祭。養母至孝,數十年,家人未見其有忿恚之色。及母老疾,孝肅親易燥濕, 憂悴數年,見者無不悲悼。母終,孝肅茹蔬飲水,盛冬單縗,毀瘠骨立。祖父母、 父母墓皆負土成墳,廬於墓所四十餘載,被發徒跣,遂以身終。

其弟德備,聰敏,通涉五經,河朔間稱為儒者。德備終,子處默又廬於墓側, 奕葉稱孝焉。

史臣曰:昔者弘愛敬之理,必籍王公大人,近古敦孝友之情,多茅屋之下。而 彥師、道賾,或家傳纓冕,或身誓山河,遂乃負土成墳,致毀滅性。雖乖先王之制, 亦觀過以知仁矣。郎貴昆弟,爭死而身全,田翼夫妻,俱喪而名立,德饒仁懷群盜, 德佋義感興王,亦足稱也。紐回、劉俊之倫,翟林、華秋之輩,或茂草嘉樹榮枯於 庭宇,或走獸翔禽馴狎於廬墓,非夫孝悌之至,通於神明者乎!

部分譯文

○王頒

王頒字景彥,是太原祁地人。

他的祖父王神念,梁代時任左衛將軍。

他的父親王僧辯,任太尉。

王頒少時風流倜儻,文武雙全。

他的父親平定了侯景之亂,留下王頒在荊州作人質,適逢元帝被周朝的軍隊所困陷,王頒因此入關。

當他聽到他的父親被陳武帝所殺後,大叫一聲而昏厥,過了好半天才甦醒,醒後又哭聲不斷,他形容枯槁,骨瘦如柴。

服喪期間,經常粗茶淡飯,睡在藁草上。

周明帝嘉許他,授官左侍上士,累次升遷為漢中太守,不久官拜儀同三司。

開皇初年,因為王頒平定蠻人有功,加官開府,封為蛇丘縣公。

他獻上攻取陳國之計策,皇上看後很驚異,召他來相見,他談完後就嗚咽不已,皇上為之動容。

等到大舉進攻陳國時,王頒請求同往,率領士兵幾百人,跟隨韓擒虎夜渡長江。

英勇拼殺而受傷,他擔心自己不能再戰,而傷心得嗚咽起來。

夜中模模糊糊,夢見有人授藥於他。

醒來時傷口不疼,當時的人認為是他的孝心感動了上天。

等到滅了陳國,王頒秘密召見父親舊時的士卒,有一千多人,面對他們就哭泣起來。

其中有個壯士問王頒:“你是來攻取陳國的,現在滅了他的國家,已報仇雪恨了,但你悲傷不已,大概是陳霸先早死了,未能親手殺了他的緣故吧?請讓我們發掘他的墳墓,開他的棺燒他的骨,也可表達孝心。”王頒叩頭以表感謝,以致額上流血。

又說:“他是帝王,墳墓很大,恐怕一夜難以發掘開,挖不到他屍體,而到了第二天早晨,事情就暴露了,那該怎么辦呢?”大家請求準備鍬鍤,王頒一切準備就緒。

於是連夜就挖掘陳武帝的陵墓,打開棺材,見陳武帝須未脫落,髮根都出自骨肉中。

王頒於是燒其骨,取其灰,投入水中而飲之。

接著以繩自縛,到晉王那裡請罪。

晉王向皇上說明了當時的情形,高祖說:“我憑藉道義而攻下陳國,王頒所做的,也是孝義之道,我怎么忍心問他的罪呢!”放下這事不再過問。

有司記錄下王頒的戰功,將要加封柱國,賜物五千段,王頒堅決推辭說:“我因為憑藉國家的威勢,才得以報仇雪恨,本心是徇私情的,並不是為了國家,給我的加官封賞,終究不敢接受。”高祖聽從了他的意見。

後官拜代州刺史,很有惠政。

他母親去世後離職。

後來又擔任齊州刺史,死於位上,終年五十二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