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6 / 7頁

新五代史·列傳·雜傳第三十六

之數也?且卿在涇州治狀如何,無 乃以馬為事乎?”金全慚不能對。徙鎮橫海。久之,罷為右衛上將軍。 晉高祖時,安州屯防指揮使王暉殺節度使周瑰,高祖遣金全將騎兵千人以往, 下詔書招暉曰:“暉降,以為唐州刺史。”又以信箭諭安州,不戮一人,且戒金全 ... 閱讀全文

新五代史·列傳·雜傳第三十九

恩厚矣。我子孫何在?何謝之有!”璋由此疑知祥賣己。三年四月, 以兵萬人攻知祥,戰於彌牟,璋大敗,還走梓州。初,唐陵州刺史王暉代還過璋, 璋邀留之。至是,暉執璋殺之,傳其首於知祥。 ○范延光 范延光,字子瑰,相州臨漳人也。唐明宗為節度使,置延... 閱讀全文

宋史·本紀·卷三

五萬 匹,乞緩師。戊午,改潤州鎮海軍節度為鎮江軍節度。幸晉王北園。己未,曹彬遣 都虞候劉遇破江南軍於皖口,擒其將朱令贇、王暉。十一月辛未,江南主遣徐鉉等 再奉表乞緩師,不報。甲申,曹彬夜敗江南軍於城下。丙戌,以校書郎宋準、殿直 邢文慶充賀契... 閱讀全文

宋史·列傳·卷十九

。開寶六年,轉侍衛步軍都虞候、領洮州觀察使。征江南,領步軍戰棹都指揮使。時吳兵三萬屯皖口,遇會諸路兵破之,擒其將朱令贇、王暉等,獲戎器數萬,金陵以平,錄功加領大同軍節度。車駕雩祀西洛,命率禁衛以從。太平興國二年,出為彰信軍節度。四年,征太原... 閱讀全文

宋史·列傳·卷二十

郭瓊 陳承昭 李萬超 白重贊 王仁鎬 陳思讓(孫若拙) 焦繼勛(子守節) 劉重進 袁彥 祁廷訓 張鐸 李萬全(田景鹹 王暉附)李瓊,字子玉,幽州人。祖傳正,涿州刺史。父英,涿州從事。瓊幼好學,涉獵史傳。挾策詣太原,會唐莊宗屬募勇士,即應募... 閱讀全文

宋史·列傳·卷三十

衡州,州民皆涕泣相謂曰:"'張且斬'至矣,吾輩何以安乎!"石曦,并州太原人,晉祖弟韓王暉之子。天福中,以曦為右神武將軍。歷漢至周,為右武衛、左神武二將軍。恭帝即位,初為左衛將軍。會高麗王昭加恩,命曦副左驍... 閱讀全文

宋史·列傳·卷二百三十五

秋,全新置忠義軍籍。初,涉屯鎮江副司八千人於城中,翟朝宗統之;分帳前忠義萬人,屯五千城西,趙邦永、高友統之;屯五千淮陰,王暉及於潭統之,所以制北軍也。全輕鎮江兵,且以利啖其統制陳選及趙興,使不為己患;唯忌帳前忠義,乃數稱高友等勇,遇出軍必請... 閱讀全文

金史·本紀·卷二

。十一月,習泥烈等復以國書來。曷懶甸長城,高麗增築三尺。詔胡剌古、習顯慎固營壘。四年二月,辭列、曷魯還自宋。宋使趙良嗣、王暉來議燕京、西京地。三月甲辰,上謂群臣曰:“遼人屢敗,遣使求成,惟飾虛辭,以為緩師之計,當議進討。其令鹹州路統軍司治軍... 閱讀全文

明史·列傳·卷二百一十三

又言:“王欲親詣闕下,從人多,乞賜一巨舟,以便遠涉。”帝悉從之。景泰六年,速魯檀無答佛哪沙貢馬及方物,請封為王。詔給事中王暉往。已,復入貢,言所賜冠帶毀於火。命制皮弁服、紅羅常服及犀帶紗帽予之。天順三年,王子蘇丹芒速沙遣使入貢,命給事中陳嘉... 閱讀全文

太平廣記·卷八十·方士五

,幸而獲濟。豈鬼神尚能相戲哉。(出《北夢瑣言》)趙聖人偽蜀有趙溫圭,善袁許術,占人災祥,無不神中,蜀謂之趙聖人。武將王暉事蜀先主,累有軍功。為性兇悍,至後主時,為一二貴人擠抑,久沈下位,王深銜之。嘗一日,於朝門逢趙公,見之驚愕,乃屏人告...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