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4 / 20+頁

晉書·列傳·第二十二章

並不應。泰始中,詔天下舉賢良直言之士,太守文立舉詵應選。詔曰:“蓋太上以德撫時,易簡無文。至於三代,禮樂大備,制度彌繁。文質 之變,其理何由?虞、夏之際,聖明系踵,而損益不同。周道既衰,仲尼猶曰從周。 因革之宜,又何殊也?聖王既沒,遺制猶存... 閱讀全文

晉書·列傳·第二十四章

暗。 故世及之制弊於強御,厚下之典漏於末折,侵弱之釁遘自三委,陵夷之禍終乎七雄。 昔成湯親照夏後之鑑,公旦目涉商人之戒,文質相濟,損益有物。然五等之禮,不 革於時,封畛之制,有隆爾者,豈玩二王之禍而暗經世之算乎?固知百世非可懸御, 善制不能... 閱讀全文

晉書·列傳·第三十八章

。父陟,光祿大夫。瞻少以方 直知名。吳平,徙家歷陽郡。察孝廉,不行。後舉秀才,尚書郎陸機策之曰:“昔三代明王,啟建洪業,文質殊制,而令名 一致。然夏人尚忠,忠之弊也朴,救朴莫若敬。殷人革而修焉,敬之弊也鬼,救鬼 莫若文。周人矯而變焉,文之弊... 閱讀全文

晉書·列傳·第五十二章

人之染,先修其質,後事其色,質修色積,而染工畢矣。學亦有質,孝悌 忠信是也。君子內正其心,外修其行,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文質彬彬,然後為德。 夫學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驥之馬,亦驥之乘,希顏之徒,亦顏之倫 也。又曰契而舍之,朽木不... 閱讀全文

宋書·志·卷十四

傳》曰:‘一之日,周正月,二之日,殷正月, 三之日,夏正月。’《詩推度災》曰:‘如有繼周而王者,雖百世可知。以前檢後, 文質相因,法度相改。三而復者,正色也,二而復者,文質也。’以前檢後,謂軒 轅、高辛、夏後氏、漢,皆以十三月為正;少昊、有... 閱讀全文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宋書·列傳·卷九十一

沈赤黔以綜異行,廉補左民令史,除遂昌長,歲滿 還家。太守王韶之臨郡,發教曰:“前被符,孝廉之選,必審其人,雖四科難該, 文質寡備,必能孝義邁俗,拔萃著聞者,便足以顯應明易攵,允將符旨。烏程潘綜 守死孝道,全親濟難。烏程吳逵義行純至,列墳成行... 閱讀全文

南齊書·列傳·卷五十四

高逸○褚伯玉 明僧紹 顧歡 臧榮緒 何求 劉虬 庾易 宗測 杜京產 沈飀 士 吳苞 徐伯珍《易》有君子之道四焉,語默之謂也。故有入廟堂而不出,徇江湖而永歸,隱 避紛紜,情跡萬品。若道義內足,希微兩亡,藏景窮岩,蔽名愚谷,解桎梏於仁義, 示形... 閱讀全文

梁書·本紀·卷三

泰寺講說,名僧碩學,四部聽眾,常萬餘人。又造《通史》,躬制贊序,凡六百卷。 天情睿敏,下筆成章,千賦百詩,直疏便就,皆文質彬彬,超邁今古。詔銘贊誄, 箴頌箋奏,爰初在田,洎登寶曆,凡諸文集,又百二十卷。六藝備閒,棋登逸品, 陰陽緯候,卜筮... 閱讀全文

梁書·列傳·卷三十三

。丁年蓄積,與此銷 亡,徒竊高價厚名,橫叨公器人爵,智慧型無所報,筋力未之酬,所以悲至撫膺,泣 盡而繼之以血。 顧惟不肖,文質無所底,蓋困於衣食,迫於饑寒,依隱易農,所志不過鍾庾。 久為尺板斗食之吏,以從皁衣黑綬之役,非有奇才絕學,雄略高謨,... 閱讀全文

梁書·列傳·卷四十九

懼兩唐之不傳。故玉徽金銑,反為拙目所嗤;《巴人下里》, 更合郢中之聽。《陽春》高而不和,妙聲絕而不尋。竟不精討錙銖,核量文質,有 異《巧心》,終愧妍手。是以握瑜懷玉之士,瞻鄭邦而知退;章甫翠履之人,望閩 鄉而嘆息。詩既若此,筆又如之。徒以煙...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