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3 / 13頁

後漢書·列傳·循吏列傳

隸校尉以劾三公。尚書朱穆上疏,稱矩等良輔,以言殷湯、高宗不罪臣下之義。帝不省,竟以蠻夷反叛免。後復拜太中大夫。靈帝初,代周景為太尉。矩再為上公,所辟召皆名儒宿德。不與州郡交通。順辭默諫,多見省用。復以日食免。因乞骸骨,卒於家。劉寵字祖榮,東... 閱讀全文

三國志·魏書·辛毗楊阜高堂隆傳

,有至行,舉為計曹掾。帝嘉之,特除郎中以顯焉。征隆為散騎常侍,賜爵關內侯。青龍中,大治殿舍,西取長安大鐘。隆上疏曰:“昔周景王不儀刑文、武之明德,忽公旦之聖制,既鑄大錢,又作大鐘,單穆公諫而弗聽,泠州鳩對而弗從,遂迷不反,周德以衰,良史記焉... 閱讀全文

反經·是非

古之善政。” (非曰)《左傳》曰:“士蒍謂晉候曰:‘臣聞之:無喪而戚,憂必仇焉;無戎而城,仇必保焉。”《春秋外傳》曰:“周景王將鑄大錢。單穆公曰:‘不可。古者天災降戾,於是乎量資幣,權輕重,以振救人。夫備預,有未至而設之(修國備也。預備不虞... 閱讀全文

水經注·卷十四

,玉生其田。北平徐氏有女,雍伯求之,要以白壁一雙,媒者致命,伯至玉田求得五雙,徐氏妻之,遂即家焉。《陽氏譜敘》言,翁伯是周景王之孫,食采陽樊,春秋之末,愛宅無終,因陽樊而易氏焉。愛人博施,天祚玉田,其碑文雲,居於縣北六十里翁同之山,後潞徙於... 閱讀全文

水經注·卷十五

生而神,效謚曰靈。其冢,人祠之不絕。又東北徑柏亭南,《皇覽》曰周山在柏亭西北,謂斯亭也。又東北徑三王陵東北出,三王,或言周景玉、悼王、定王也。魏司徒公崔浩注《西征賦》云:定當為敬,子朝作難,西周政弱人荒,悼、敬二王,與景王俱葬於此,故世以三... 閱讀全文

水經注·卷十七

之途也。皇甫士安《高士傳》云:老子為周柱下史,及周衰,乃以官隱,為周守藏室史,積八十餘年,好無名接,而世莫知其真人也。至周景王十年,孔子年十七,遂適周見老聃。然幽王失道,平王東遷,關以捍移,人以職徒,尹喜候氣,非此明矣。往徑所由,茲焉或可。... 閱讀全文

水經注·卷三十九

神靈,封俗大明公遠法師。《廬山記》曰:殷、周之際,匡俗先生,受道仙人,共游此山,時人謂其所止為神仙之廬,因以名山矣。又按周景式曰:廬山匡俗,字子孝,本東里子,出周武王時,生而神靈,屢逃徵聘,廬於此山,時人敬事之。俗後仙化,空廬猶存,弟子睹室... 閱讀全文

晉書·志·第六章

軍聲,而詔以吉凶。其典同掌六律之和,以辯天地四方陰陽之聲,以為樂器,皆以十有二律而為之數度,以十有二聲而為之齊量焉。 及周景王將鑄無射,問律於泠州鳩,對曰:“夫六,中之色,故名之曰黃鐘,所以宣養六氣九德也。由是第之。二曰太蔟,所以金奏贊陽出... 閱讀全文

晉書·志·第十章

信也;闇,默也”。下逮五百餘歲,而子張疑之,以問仲尼。仲尼答云:“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總己以聽於冢宰三年。”周景王有後、世子之喪,既葬除喪而樂。晉叔向譏之曰:“三年之喪,雖貴遂服,禮也。王雖弗遂,宴樂已早,亦非禮也。”此皆天子喪... 閱讀全文

晉書·列傳·第三十九章

嫁女,隗又奏之。廬江太守梁龕明日 當除婦服,今日請客奏伎,丞相長史周顗等三十餘人同會,隗奏曰:“夫嫡妻長子 皆杖居廬,故周景王有三年之喪,既除而宴,《春秋》猶譏,況龕匹夫,暮宴朝祥, 慢服之愆,宜肅喪紀之禮。請免龕官,削侯爵。顗等知龕有喪,...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