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去鳥來山色里,人歌人哭水聲中。
出自唐代杜牧的《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
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雲閒今古同。
鳥去鳥來山色里,人歌人哭水聲中。
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台一笛風。
惆悵無日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無日 一作:無因)
鳥去鳥來山色里,人歌人哭水聲中。
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台一笛風。
惆悵無日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無日 一作:無因)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六朝的繁華已成陳跡,放眼望去,只見草色連空,那天淡雲閒的景象,倒是自古至今,未發生什麼變化。敬亭山象一面巨大的翠色屏風,展開在宣城的近旁,飛鳥來去出沒都在山色的掩映之中。宛溪兩岸,百姓臨河夾居,人歌人哭,摻合著水聲,隨著歲月一起流逝。深秋時節的密雨,象給上千戶人家掛上了層層的雨
譯文及注釋二
譯文
六朝留下的文物已草蔽連空,只有這淡遠的天空和飄忽的白雲依舊古今相同。
蒼山翠柏間百鳥飛來飛去,世世代代生活水鄉山寨中。
簾幕外千家承受連綿秋丙,日落西山傳來悠揚的笛聲。
內心裡悵惘無緣見到范眾,只好掠過樹木凝望太湖東。
注釋
鑑賞
詩一開始寫登臨覽景,勾起古今聯想,造成一種籠罩全篇的氣氛:六朝的繁華已成陳跡,放眼望去,只見草色連空,那天淡雲閒的景象,倒是自古至今,未發生什麼變化。這種感慨固然由登臨引起,但聯繫詩人的經歷看,還有更深刻的內在因素。詩人此次來宣州已經是第二回了。八年前,沈傳師任宣歙觀察使(治宣州)的時候,
創作背景
這首詩當寫於開成三年(838),當時杜牧任宣州團練判官。這首詩是他游開元寺,登水閣時的所見所聞及觸景所發而作的。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532篇詩文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