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列傳·卷十三

作者:令狐德棻

文閔明 武宣諸子

文帝十三子。姚夫人生世宗,後宮生宋獻公震,文元皇后 生孝閔皇帝,文宣皇后叱奴氏生高祖、衛剌王直,達步乾妃生 齊王憲,王姬生趙僭王招,後宮生譙孝王儉、陳惑王純、越野 王盛、代奰王達、冀康公通、滕聞王逌。齊煬王別有傳。 宋獻公震,字彌俄突。幼而敏達,年十歲,誦孝經、論語、 毛詩。後與世宗俱受禮記、尚書於盧誕。大統十六年,封武邑 公,二千戶。尚魏文帝女,其年薨。保定元年,追贈使持節、 柱國大將軍、少師、大司馬、大都督、青徐等十州諸軍事、青 州刺史;進封宋國公,增邑並前一萬戶。無子,以世宗第三子 寔為嗣。寔字乾辯,建德三年,進爵為王。大象中,為大前疑。 尋為隋文帝所害,國除。

衛剌王直,字豆羅突。魏恭帝三年,封秦郡公,邑一千戶。 武成初,出鎮蒲州,拜大將軍,進衛國公,邑萬戶 。保定初, 為雍州牧,尋進位柱國,轉大司空,出為(梁)〔襄〕州總管。 天和中,陳湘州刺史華皎舉州來附,詔直督綏德公陸通、大將 軍田弘、權景宣、元定等兵赴援,與陳將淳于量、吳明徹等戰 於沌口。直軍不利,元定遂投江南。直坐免官。

直高祖母弟,性浮詭,貪狠無賴。以晉公護執政,遂貳於 帝而昵護。及沌口還,慍於免黜,又請帝除之,冀得其位。帝 夙有誅護之意,遂與直謀之。及護誅,帝乃以齊王憲為大冢宰。 直既乖本望,又請為大司馬,意欲總知戎馬,得擅威權。帝揣 知其意,謂之曰 :“汝兄弟長幼有序,寧可反居下列也?”乃 以直為大司徒。

建德三年,進爵為王。初,高祖以直第為東宮,更使直自 擇所居。直歷觀府署,無稱意者,至廢陟屺佛寺,欲居之。齊 王憲謂直曰:“弟兒女成長,理須寬博,此寺褊小,詎是所宜。” 直曰:“一身尚不自容,何論兒女!”憲怪而疑之。直嘗從帝校 獵而亂行,帝怒,對眾撻之。自是憤怨滋甚。及帝幸雲陽宮, 直在京師,舉兵反,攻肅章門。司武尉遲運閉門拒守,直不得 入。語在運傳。直遂遁走,追至荊州,獲之,免為庶人,囚於 別宮。尋而更有異志,遂誅之,及其子賀、貢、塞、響、賈、 秘、津、乾理、乾璪、乾悰等十人,國除。

趙僭王招,字豆盧突。幼聰穎,博涉群書,好屬文。學庾 信體,詞多輕艷。魏恭帝三年,封正平郡公,邑一千戶。武成 初,進封趙國公,邑萬戶。保定中,拜為柱國,出為益州總管。 建德元年,授大司空,轉大司馬。三年,進爵為王,除雍州牧。 四年,大軍東討,招為後三軍總管。五年,又從高祖東伐,率 步騎一萬出華谷,攻齊汾州。及并州平,進位上柱國。東夏底 定,又為行軍總管,與齊王討稽胡。招擒賊帥劉沒鐸,斬之, 胡寇平。宣政中,拜太師。大象元年五月,詔以洺州襄國郡邑 萬戶為趙。招出就國。二年,宣帝不豫,徵招及陳、越、代、 滕五王赴闕。比招等至而帝已崩。

隋文帝輔政,加招等殊禮,入朝不趨,劍履上殿。隋文帝 將遷周鼎,招密欲圖之,以匡社稷。乃邀隋文帝至第,飲於寢 室。招子員、貫及妃弟魯封、所親人史冑,皆先在左右,佩刀 而立。又藏兵刃於帷席之間,後院亦伏壯士。隋文帝從者多在 合外,唯楊弘、元冑、冑弟威及陶徹坐於戶側。招屢以佩刀割 瓜啖隋文帝,隋文帝未之疑也。元冑覺變,扣刀而入。招乃以 大觴親飲冑酒,又命冑向廚中取漿。冑不為之動。滕王逌後至, 隋文帝降階迎之,元冑因得耳語曰 :“形勢大異,公宜速出。” 隋文帝共逌等就坐,須臾辭出。後事覺,陷以謀反。其年秋, 誅招及其子德廣公員、永康公貫、越攜公幹銑、弟乾鈴、乾鏗 等,國除。招所著文集十卷,行於世。

譙孝王儉,字侯幼突。武成初,封譙國公,邑萬戶。天和 中,拜大將軍,尋遷柱國,出為益州總管。建德三年,進爵為 王。五年,東伐,以本官為左一軍總管,攻永固城,拔之。進 平並、鄴,拜大冢宰。是歲,稽胡反,詔儉為行軍總管,與齊 王憲討之。有胡帥自號天柱者,據守河東,儉攻破之,斬首三 千級。宣政元年二月,薨。子乾惲嗣。大定中,為隋文帝所害, 國除。 陳惑王純,字堙智突。武成初,封陳國公,邑萬戶。保定 中,除岐州刺史,加開府儀同三司。使於突厥迎皇后,拜大將 軍。尋進位柱國,出為秦州總管,轉陝州總管,督鴈門公田弘 拔齊宜陽等九城。建德三年,進爵為王。四年,大軍東伐,純 為前一軍總管。以帝寢疾,班師。五年,大軍復東討,詔純為 前一軍,率步軍二萬守千里徑。并州平,進位上柱國,即拜並 州總管。宣政中,除雍州牧,遷太傅。大象元年五月,以濟南 郡邑萬戶為陳。純出就國。二年,朝京師。時隋文帝專政,翦 落宗枝,遂害純,並世子謙及弟扈公讓、讓弟議等,國除。 越野王盛,字立久突。武成初,封越國公,邑萬戶。天和 中,進爵為王。四年,大軍伐齊,盛為後一軍總管。五年,大 軍又東討,盛率所領,拔齊高顯等數城。并州平,進位上柱國。 從平鄴,拜相州總管。宣政元年,入為大冢宰。汾州稽胡帥劉 (愛)〔受〕邏乾反,詔盛率諸軍討平之 。大象元年,遷大前 疑,轉太保。其年,詔以豐州武當、安富二郡邑萬戶為越。盛 出就國。二年,朝京師。其秋,為隋文帝所害,並其子忱、悰、 恢、懫、忻等五人,國除。

代奰王達,字度斤突。性果決,善騎射。武成初,封代國 公,邑萬戶。天和元年,拜大將軍、右宮伯,拜左宗衛。建德 初,進位柱國,出為荊淮等十四州十防諸軍事、荊州刺史。在 州有政績,高祖手敕褒美之。所管灃州刺史蔡澤黷貨被訟,贓 狀分明。以其世著勛庸,不可加戮;若曲法貸之,又非奉上之 體。乃令所司,精加按劾,密表奏之。事竟得釋,終亦不言。 其處事周慎如此。

達雅好節儉,食無兼膳,侍姬不過數人,皆衣綈衣。又不 營資產,國無儲積。左右嘗以為言,達從容應之曰 :“君子憂 道不憂貧,何煩於此 。”三年,進爵為王。出為益州總管。高 祖東伐,以為右一軍總管。齊淑妃馮氏,尤為齊後主所幸,齊 平見獲,帝以達不邇聲色,特以馮氏賜之。宣帝即位,進位上 柱國。大象元年,拜大右弼。其年,詔以潞州上黨郡邑萬戶為 代。達出就國。二年,朝京。其年冬,為隋文帝所害,及其世 子執、弟蕃國公轉等,國除。

冀康公通,字屈率突。武成初,封冀國公,邑萬戶。天和 六年十月,薨。子絢嗣。建德三年,進爵為王。大象中,為隋 文帝所害,國除。

滕聞王逌,字爾固突。少好經史,解屬文。武成初,封滕 國公,邑萬戶。天和末,拜大將軍。建德初,進位柱國。三年, 進爵為王。六年,為行軍總管,與齊王憲征稽胡。逌破其渠帥 穆友等,斬首八千級。還,除河陽總管。宣政元年,進位上柱 國。其年,伐陳,詔逌為元帥,節度諸軍事。大象元年五月, 詔以荊州新野郡邑萬戶為滕。逌出就國。二年,朝京。其年冬, 為隋文帝所害,並子懷德公佑、佑弟箕國公裕、弟禮禧等,國 除。逌所著文章,頗行於世。

孝閔帝一男。陸夫人生紀厲王康。

紀厲王康,字乾定。保定初,封紀國公,邑萬戶。建德三 年,進爵為王。仍出為總管利始等五州、大小劍二防諸軍事、 利州刺史。康驕矜無軌度,信任僚佐盧奕等,遂繕修戎器,陰 有異謀。司錄裴融諫止之,康不聽,乃殺融。五年,詔賜康死。 子湜嗣。大定中,為隋文帝所害,國除。

明帝三男。徐妃生畢剌王賢,後宮生酆王貞、宋王寔。 畢剌王賢,字乾陽。保定四年,封畢國公。建德三年,進 爵為王。出為華州刺史,遷荊州總管,進位柱國。宣政中,入 為大司空。大象初,進位上柱國、雍州牧、太師。明年,宣帝 崩。賢性強濟,有威略。慮隋文帝傾覆宗社,言頗泄漏,尋為 所害,並其子弘義、恭道、樹娘等,國除。

酆王貞,字乾雅。初封酆國公。建德三年,進爵為王。大 象初,為大冢宰。後為隋文帝所害,並子濟陰郡公德文,國除。 武帝生七男。李皇后生宣帝、漢王贊,厙汗姬生秦王贄、

曹王允,馮姬生道王充,薛世婦生蔡王兌,鄭姬生荊王元。 漢王贊,字乾依。初封漢國公。建德三年,進爵為王,仍 柱國。大象末,隋文帝輔政,欲順物情,乃進上柱國、右大丞 相。外示尊崇,寔無綜理。及諸方略定,又轉太師。尋為隋文 帝所害,並其子淮陽公道德、弟道智、道義等,國除。

秦王贄,字乾信。初封秦國公。建德三年,進爵為王。上 柱國、大冢宰、大右弼。尋為隋文帝所害,並其子忠誠公靖智、 弟靖仁等,國除。

曹王允,字乾仕。初封曹國公。建德三年,進爵為王。

道王充,字乾仁。建德六年,封王。

蔡王兌,字乾俊。建德六年,封王。

荊王元,字乾儀。宣政元年,封王。元及兌、充、允等並 為隋文帝所害,國除。

宣帝三子。朱皇后生靜皇帝,王姬生鄴王(衍)〔衎〕,皇

甫姬生郢王術。

鄴王(衍)〔衎〕,大象二年,封王。 郢王術,大象二年,封王 。與(衍)〔衎〕並為隋文帝所 害,國除。

史臣曰:昔賢之議者,鹹雲以周建五等,歷載八百;秦立 郡縣,二世而亡。雖得失之跡可尋,是非之理互起,而因循莫 變,復古未聞。良由著論者溺於貴達,司契者難於易業,詳求 適變之道,未窮於至當也。嘗試論之:夫皇王迭興,為國之道 匪一;賢聖間出,立德之指殊塗。斯豈故為相反哉,亦云治而 已矣。何則?五等之制,行於商周之前;郡縣之設,始於秦漢 之後。論時則澆淳理隔,易地則用舍或殊。譬猶干戈日用,難 以成垓下之業;稷嗣所述,不可施成周之朝。是知因時制宜者, 為政之上務也;觀民立教者,經國之長策也。且夫列封疆,建 侯伯,擇賢能,置牧守,循名雖曰異軌,責實抑亦同歸。盛則 與之共安,衰則與之共患。共安系乎善惡,非禮義無以敦風; 共患寄以存亡,非甲兵不能靖亂。是以齊、晉帥禮,鼎業傾而 復振;溫、陶釋位,王綱弛而更張。然則周之列國,非一姓也, 晉之群臣,非一族也,豈齊、晉強於列國,溫、陶賢於群臣者 哉,蓋勢重者易以立功,權輕者難以盡節故也。由此言之,建 侯置守,乃古今之異術;兵權勢位,蓋安危之所階乎。

太祖之定關右,日不暇給,既以人臣禮終,未遑藩屏之事。 晉盪輔政,爰樹其黨,宗室長幼,並據勢位,握兵權,雖海內 謝隆平之風,而國家有盤石之固矣。高祖克翦芒刺,思弘政術, 懲專朝之為患,忘維城之遠圖,外崇寵位,內結猜阻。自是配 天之基,潛有朽壤之墟矣。宣皇嗣位,凶暴是聞,芟刈先其本 枝,削黜遍於公族。雖復地惟叔父,親則同生,文能附眾,武 能威敵,莫不謝卿士於當年,從侯服於下國。號為千乘,勢侔 匹夫。是以權臣乘其機,謀士因其隙,遷龜鼎速於俯拾,殲王 侯烈於燎原。悠悠邃古,未聞斯酷。豈非摧枯振朽,易為力乎。 向使宣皇采姬、劉之制,覽聖哲之術,分命賢戚,布於內 外,料其輕重,間以親疏,首尾相持,遠近為用。使其勢位也 足以扶危,其權力也不能為亂。事業既定,僥倖自息。雖使臥 赤子,朝委裘,社稷固以久安,億兆可以無患矣。何後族之地, 而勢能窺其神器哉。

部分譯文

文帝有十三個兒子:姚夫人生的世宗,嬪妃生的宋獻公宇文震,文元皇后生的孝閔皇帝,文宣皇后叱奴氏生的高祖、衛剌王宇文直,達步乾妃生的齊王字文憲,王姬生的趟僭王宇文招,嬪妃生的譙孝王宇文儉、陳惑王宇文純、越野王字文盛、代樊王宇文達、冀康公宇文通、滕聞王宇文迪。齊煬王另外有傳。

宋獻公宇文震,字彌俄突。年幼時聰敏通達,十歲時,誦讀《孝經》、《論語》、《毛》。後來和世宗一起隨從盧誕學習《禮記》、《尚書》。大統十六年,被封為武邑公,食邑二千戶。娶魏文帝的女兒為妻,當年去世。保定元年,被追贈為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少師、大司馬、大都督、青徐等十州諸軍事、青州刺史;進封為宋國公,增加食邑連同以前的共一萬戶。他沒有兒子,以世宗的第三個兒子宇文塞作為他的繼嗣。宇文定字乾辯,建德三年,進封為王爵。大象年間,任大前疑。不久被隋文帝殺害,封國被撤銷.衛剌王字文直,字豆羅突。魏恭帝三年,被封為秦郡公,食邑一千戶。武成初年,外出鎮守蒲州,拜任大將軍,升為衛國公,食邑一萬戶。保定初年,任雍州州牧,不久升任柱國,又改任大司空,外任襄州總管。天和年間,陳湘州刺史莖皎率全州前來歸附,高祖命宇文直督領綏德公陸通、大將軍田弘、權景宣、元定等人率兵前去支援,與陳國將領淳于量、吳明徹等人在沌口交戰。宇文直的軍隊失利,元定於是在江南被捕。字文直獲罪免除了官職。宇文直是高祖的同母弟弟,性情虛浮狡詐,貪狠刁蠻。因為晉公宇文護執掌朝政,就對高祖懷有二心而親近宇文護。到他從沌口回來後,對他被免除官職感到惱怒,又請求高祖除掉宇文護,希望得到宇文護的職位。高祖早就有誅殺宇文護的心意,於是和宇文直謀劃此事。到宇文護被誅殺後,高祖就任命齊王宇文憲為大冢宰。宇文直既已違背了自己本來的願望,又請求擔任大司馬,想總領軍事,得以獨攬大權。高祖揣測到了他的心意,對他說:“你們兄弟長幼有一定的順序,你怎么可以反過來排在後面呢?“就任命宇文直為大司徒。建德三年,升爵位為王爵。當初,高祖將宇文直的府第作為東宮,重新讓他自行選擇住所。宇文直觀看了所有的公府官署,沒有一個滿意的,他到廢棄了的陟屺佛寺,想住在那裹。齊王字文憲對宇文直說:  “你的兒女已經長大了,按理住宅必須寬敞些,這個寺院狹小,這怎么能夠適用。“宇文直說:“一個人都容不下,還談什麼兒女!“宇文憲感到既奇怪又疑惑。宇文直曾經跟隨高祖圍獵卻走亂行列,高祖大怒,當著眾人的面鞭打他。從此後他更加憤恨不平。到高祖前去雲陽宮時,宇文直留在京師,起兵反叛,攻打肅章門。司武慰i鰱關閉城門拒守,室塞直無法進去。這件事記載在《尉遲運傳》中。宇文直於是逃走,朝廷軍隊追到荊州,將他捕獲,貶為平民,囚禁在別處宮殿。不久宇文直又有異心。於是誅殺了他,以及他的兒子宇文賀、宇文賓、宇塞塞、宇文響、圭塞量、室壬叢、圭壬聾、圭立整理、宇文乾躁、宇文乾驚等十人,封國被撤銷.趙僵王室玄超,字亘盧空。他年幼時聰慧機靈,博覽群書,喜歡作文章。學習庾信的風格,詞句大多輕放艷麗。魏莖童三年,被封為巫堊郡公,食邑一千戶。武成初年,進封為趙國公,食邑一萬戶。保定年間,被拜任為柱國,出任益州總管。建德元年,任大司空。又改任大司馬。建德三年,升爵位為王爵,建德四年,任雍州州牧。北周大軍向東討伐北齊,宇文招任後三軍總管。建德五年,丈跟隨高祖束征,率領一萬步兵騎兵出兵華谷,進攻齊國的汾州。到并州平定後,升任為上柱國。束部平定後,又任行軍總管,和齊王一起討伐稽胡。宇文招擒獲賊兵主帥劉沒鐸,斬殺了他,胡寇平定。宣政年間,拜任太師。大象元年五月,朝廷下詔指定將沼州襄國郡一萬人家作為趙國采邑。宇文招離京前往封國。大象二年,宣帝生病,徵召宇文招和陳王、越王、代王、滕王等五位親王入宮。等宇文招等到達時宣帝已經去世.、隋文帝輔佐朝政時,對宇文招等人特別禮遇,上朝時不用小步疾走,可以穿履佩劍上殿.隋文帝將要篡奪周政權時,宇文招在暗地裹策劃殺掉他,以匡扶社稷。就邀請隋文帝到自己家中,在寢室飲宴。宇文招的兒子宇文員、宇文貫及王妃的弟弟魯封、親信史胄,都事先在身邊,佩刀站在左右。又在帷帳坐席中暗藏兵器,在後院也埋伏了勇士。隋文帝的隨從都在室外,衹有楊弘、元胄、元胄的弟弟元威和陶徹坐在門邊。字文招多次用佩刀切瓜送給隋文帝吃。隋文帝並沒有懷疑。元胄發現情況有變,用手握住刀把進來。宇文招就用大酒杯親自給元胄勸酒,又命元胄到廚房去取飲料。元胄不理。滕王宇文迪稍後來到,隋文帝走下台階迎接他,元胄才得以趁機附耳密語說:“情勢不對,您應當趕快離開。”隋文帝和宇文迪等人一起入座,不一會兒就告辭走了。後來事情被發覺,隋文帝誣陷宇文招謀反。當年秋天,隋文帝誅殺了宇文招和他的兒子德廣公宇文員、永康公宇文貫、越搞公字文乾銑、宇文乾銑的弟弟宇文乾鈴、宇文乾鏗等人,封國被撤銷。宇文招所著的文集十卷,流傳在世上。諶畫王室塞儉,字侯幼突。達盛初年,被封為韙厘公,食邑一萬戶。丟勉年間,任大將軍,不久升任柱國,出任益州總管。建德三年,升爵位為王爵。建德五年,向東討伐齊國,他以原職的身份擔任左一軍總管,進攻永固城,攻下了該城。進兵平定并州、鄴城,拜任大冢宰。這一年,稽胡反叛,高祖下詔命宇文儉任行軍總管,和齊王宇文憲一起征討。有位自稱天柱的胡帥,據守河東,宇文儉擊敗了他,斬殺了三千人。宣政元年二月,去世。他的兒子宇文乾憚繼承了他的爵位。大定年間,宇文乾憚被隋文帝殺害,封國被撤銷。陳惑王宇文純,字堙智突。武成初年,被封為陳國公,食邑一萬戶。保定年間,任岐州刺史,加授開府儀同三司。出使到突厥迎接皇后,拜任大將軍。不久升任柱國,出任秦州總管,又改任陝州總管,督率雁門公田弘攻下齊國的宜陽等九座城池。建德三年,升爵位為王爵。建德四年,北周大軍向東討伐北齊,宇文純任前一軍總管。因為高祖病倒,班師。建德五年,大軍再次向東討伐北齊,高祖下詔命宇文純為前一軍,率步兵二萬人據守千里徑。并州平定後,升任上柱國,就任并州總管。宣政年間,任雍州州牧,升為太傅。大象元年五月,指定濟南郡一萬戶人家作為陳國采邑。宇文純離京前往封國。大象二年,到京師朝拜。當時隋文帝獨攬朝政,剪除皇室子弟,於是殺害了宇文純,和他的世子字文謙及宇文謙的弟弟扈公宇文讓、宇文讓的弟弟宇文議等,封國被撤銷。越野王宇文盛,字立久突。武成初年,被封為越國公,食邑一萬戶。天和年間,升爵位為王爵。建德四年,北周大軍討伐齊國,宇文盛任後一軍總管。建德五年,大軍又向東討伐齊國,宇文盛率領他的部眾,攻下了齊國的高顯等幾座城池。并州平定後,升任上柱國。他跟隨高祖平定鄴城,任相州總管。宣政元年,召入任大冢宰。汾州稽胡首領劉受邏乾反叛,朝廷下詔命宇文盛率領各軍討伐平定了他。大象元年,升任大前疑,又改任太保。當年,朝廷下韶指定豐州武當、董宮二郡一萬戶人家作為越邇采邑。室塞盛離京前往封國。去叄二年,到京師朝拜。當年秋天,被墮塞童殺害,他的兒子宇文忱、圭這毖、字文恢、宇文慣、空塞近等五人和他同時被害,封國被撤銷。代樊王宇文達,字度斤突。他性情果斷,善於騎馬射箭。武成初年,被封為代國公,食邑一萬戶。天和元年,任大將軍、右宮伯,又任左宗衛。建德初年,升任柱國,出任荊、淮等十四州十防諸軍事、荊州刺史。在州中有政績,高祖親書敕令褒揚他。他所管轄的澧州刺史蔡澤因貪污受賄而被起訴,受賄的罪狀很清楚。因為他的先人建立有功勳,不能施加刑戮;如果不能執法而寬免他,又不是奉侍君上的體統。於是他命令有關官員,詳細地加以審查詢訊,用密表上奏此事。這件事最後得以寬釋,最終也沒有提及。他處理事情就是像這樣周密謹慎。宇文達一向崇尚節儉,吃飯時沒有兩種以上的飯菜,侍姬不超過幾人,都穿著粗厚的衣服。又不經營財物產業,封國裹也沒有儲積的財物。身邊的人曾因此事請問他,宇文達從容地回答他們說:“君子憂慮道義而不憂慮貧困,何必為此操心。“建德三年,升爵位為王爵。出任益州總管。壺祖向東面討伐齊國,任命他為右一軍總管。蠻埋淑妃;延,特別受到查筐王的寵愛,查厘平定後被擒獲,直擔因為主塞達不親近聲色,特地將馮氏賞賜給他。宣帝即位,他升任為上柱國。大象元年,任大右弼。當年,朝廷下韶指定避業上黨郡一萬戶人家作為:CI回的采邑。圭塞達離京前往封國。大象二年,到京師朝拜。當年冬天,被隋文帝殺害,他的世子宇文執、宇文執的弟弟董廚公室塞轉等人一同被害,封國被撤銷。冀塵公圭塞通,字屈麩。亘噬初年,被封為冀國公,食邑一萬戶。瑟堅六年十月,去世。他的兒子主塞錮繼承他的爵位。§遜三年,王塞面升爵位為王爵。左塞年間,圭塞面被鷹塞查殺害,封國被撤銷。滕聞王宇文迪,字爾固突。年少時喜愛經史書籍,通曉作文章。武成初年,被封為滕國公,食邑一萬戶。天和末年,任大將軍。建德初年,升任柱國。建德三年,升爵位為王爵。建德六年,任行軍總管,和齊王宇文憲一起征討稽胡。宇文迪擊敗稽胡渠帥穆友等人,斬殺八千人。回來後,任河陽總管。宣政元年,升任上柱國。當年,北周討伐陳國,朝廷下詔命宇文迪任元帥,節度諸軍事。大象元年五月,朝廷下詔指定荊州新野郡一萬戶人家作為滕國采邑。宇文迪離京前往封國。大象二年,到京師朝拜。當年冬天,被隋文帝殺害,他的兒子懷德公宇文佑、宇文佑的弟弟箕國公宇文裕、宇文裕的弟弟宇文禮、宇文禧等人一同被害,封國被撤銷。宇文迪所寫的文章,在世上流傳很廣。孝閔帝有一個兒子。就是墜去人生的組區王宇文康。紀厲王宇文康,字乾定。保定初年,被封為紀國公,食邑一萬戶。建德三年,升爵位為王爵。接著出任總管利始等五州、大小韌二防諸軍事、墨必刺史。圭玄塵傲慢自負不遵循法度,親信任用屬僚盧奕等人,於是修繕武器,在暗中策謀反叛。司錄裴融勸諫制止他,宇文康不採納,就殺N了裴融。惺室五年,直擔下令將主塞塵賜死。他的兒子宇文浬繼承他的爵位。大定年間,宇文浞被隋文帝殺害,封國被撤銷。旦嬤有三個兒子。他們是徐妃生的畢剌王宇文賢,嬪妃生的豐廷室這毖、塞王室這基。畢剌王宇文賢,字整屋。±幢四年,被封為畢國公。亘遜三年,升爵位為王爵。出任華州刺史,又升任型業總管,升任柱國。宣巫年間,入任大司空。大象初年,升任上柱國、雍州州牧、太師。第二年,宣帝去世。宇文賢性情精強幹練,有莊重的舉止和謀略。他擔心隋文帝會顛覆宗廟社稷,言辭多有泄露,不久被殺害,和他一起被害的有他的兒子宇文弘義、宇文恭道、宇文樹娘等人,封國被撤銷。皇區圭王墮,字皇遞。開始被封為酆國公。

宣帝有三個兒子。他們是朱皇后生的靜皇帝,王姬生的鄴王宇文衍,皇甫姬生的郢王宇文街。鄴王宇文衍,大象二年,被封為王。

郢王宇文術,大象二年,被封為王。和宇文衍一起都被隋文帝殺害,封國被撤銷。

史臣曰:從前賢能的人議論,都說因為姬周建立五個等級的爵位,歷經了八百年;秦朝設立郡縣,僅傳了二世就滅亡了。雖然得失成敗的事跡可以探尋,是非對錯的道理相互啟發,但是因循舊制不加改變,卻從古以來都沒有聽說過。實在是因為著書立說的人陷於尊貴顯達,主管寫作的人難以改變事業,雖詳細地尋求適宜的變通方法,卻沒有能夠探究到最恰當的辦法。我嘗試著評論此事:

帝王更迭興起,治理國家的方法不一樣;聖賢交替出現,樹立聖德旨向的道路不同。遣難道是故意要相互違背嗎,他們也是為了要治理好天下而已呀。為什麼這樣說呢?五等爵位的制度,在商、周之前就實行了;郡縣的設立,開始於秦、漢之後。議論的時候則認為二者的厚薄相差很遠,不同的地方貝u在使用或捨棄方面有些不同。譬如兵器經常使用,難以成就像漢高祖在垓下擊敗楚建立漢那樣的大業;稷嗣君叔孫通所講的禮法,不可以在成周這一朝施行。由此可知根據不同的時候制定適宜的政策,是處理政務的最大事務;觀察民風教化百姓,是治理國家的長遠策略。而且分封疆上,建立諸侯,選擇賢能,設定地方長官,就其名稱雖然說是不同的建制,考察實際情況也許達到了相同的目的。興盛的時候則和施行的政策共同安定,衰落的時候則與當時的政策共患難。共平安維繫於善惡,不遵循禮義就無法敦厚世風;共患難寄託於存亡,不使用甲兵就不能平定禍亂。所以齊國、晉國遵循禮義,他們的政權傾覆後又重新振興;溫崤、陶侃推讓職位,王法鬆弛後又重新伸張。然而周朝的各個諸侯國,並不是一姓,晉朝的各位大臣,也不是一族,難道是齊國、晉國比其他諸侯國強大。溫崤、陶侃比其他大臣們賢能嗎?大概是權勢重的人容易建立功勳,權勢輕的人難以竭盡操節的緣故。由此看來,建立諸侯設定牧守,是古今的不同策略;軍隊權力勢力官位,大概是平安或危難的緣由呀。

太祖在平定關右的時候,每天事務繁多時間不足,既然以人臣的禮節直到最後,就來不及建立作為王室屏障的藩國。晉盪公宇文護輔佐朝政時,樹立自己的黨羽,宗室的人,都占據了高官厚位,把握兵權,雖然天下有拒絕粉飾太平的風氣,而國家卻像磐石那樣的堅固。高祖剪除身邊的威脅,想弘揚為政的方法,懲治專斷朝政的禍患,忘記了連城衛國的長遠策略,對外人尊崇寵位,對宗室因猜忌而產生隔閡。從這時開始以德配於天的基業,就埋藏下了腐爛的十壤。宣帝繼位後,兇惡殘暴,最先剪除的是自己的同宗枝葉,被削減廢黜的人遍及貴族。即使是自己的叔父,同胞的兄弟,衹要文能招附眾人之心,武能威懾敵人,沒有不是在當時被辭去執政的官位,按照小國封侯的。雖然號稱千乘之國,但勢力卻與平民相等同。所以掌權專橫的大臣趁此機會,謀士藉此空隙,政權的改變就像彎腰拾東西一樣快,誅滅王侯就像烈火燎原一樣猛烈。悠悠遠古,也沒有聽說過有這樣的殘酷。這難道不是像摧枯拉朽那樣,非常容易做到的嗎。

假如宣帝採用姬周、劉漢的制度,實行聖明帝王的統治策略,分別任命賢能的皇戚,將他們分布在朝廷內外,估料他們的輕重,權衡他們的親疏,使他們首尾扶持,遠近都為自己使用。使他們的勢力地位足以扶持危亡的局面,使他們的權勢力量也無法製造禍亂。事業既然已經安定下來了,僥倖之心就會自然平息。這樣,即使是像嬰兒那樣安睡著,每天垂衣而治,社稷也本來會長久地安定,億萬百姓也可以沒有禍患了。那些皇后家族的人,又怎么能夠窺視國家政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