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
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乳名文豹,筆名沫若、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新詩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1914年,郭沫若留學日本,在九州帝國大學學醫。1921年,發表第一本新詩集《女神》;1930年,他撰寫了《中國古代社會研究》。1949年;郭沫若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會主席。1978年6月12日,因病長期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終年86歲。► 0篇詩文
人物生平
1892年11月16日生於四川省樂山縣銅河沙灣。
1906 年入嘉定高等學堂學習,開始接受民主思想。
1914年,郭沫若留學日本,在九州帝國大學學醫。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他在日本福岡發起組織救國團體夏社,投身於新文化運動,寫出了《鳳凰涅磐》、《地球,我的 母親》、《爐中煤》等詩篇。
1921年,發表第一本新詩集《女神》,書中洋溢著強烈的浪漫主義氣息,《女神》是中國新詩的奠基之作,郭沫若也因而成為中國新詩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同年,又與成仿吾、郁達夫等人一同創立上海文學學社“創造社”,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旗手。
1922年3月15日,《創造季刊》問世。這一時期,郭沫若的詩作同胡適等人的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作品,影響了日據時期台灣的早期新詩創作。
1926年到1927年,任國立武昌中山大學籌備委員會委員。
1926年7月,郭沫若投筆從戎,隨國民革命軍北伐,歷任北伐軍總政治部宣傳科長,副主任。
1927年“四、一二”事變前夕,郭沫若撰寫了《請看今日之蔣介石》一文,揭露了蔣介石“背叛國家,背叛民眾,背叛革命”的行徑,在人民民眾中產生了巨大影響。郭沫若因此受到通緝,隨即參加南昌起義,途中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2月被迫流亡日本。
1930年,他撰寫了《中國古代社會研究》,通過引用當時的歷史文獻資料與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社會學發展規律的論斷,證明中國同樣經歷過原始社會、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郭沫若由此在中國開創了唯物史觀派,該學派在此後占據了中國學術界的主流地位。
隨著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綱領的中國共產黨走上執政舞台,該書的觀點被當作中國小課本的參考教材之一。郭沫若憑藉這一時期的甲骨文研究而與王國維、羅振玉、董作賓並稱甲骨四堂,並藉此於1948年當選為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
之後,擔任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期間組織了聲勢浩大的武漢抗戰文化運動,發動歌詠、話劇、電影等各界一同宣傳抗戰。他也創作了大量話劇劇本,鼓舞民心士氣,包括《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南冠草》、《孔雀膽》、《高漸離》六出歷史悲劇作品,其中以《屈原》最受歡迎。台大歷史系教授王遠義認為郭沫若等人這一時期的作品,開創了一條大眾形式與精英創作結合,現代性與傳統民族文化共存的文學與文化道路。
1948年國共內戰期間,郭沫若因為考古學和甲骨文研究的巨大成就,而當選為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台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潘光哲研究員在《知識場域的桂冠:從第一屆中研院院士的選舉談起》一文,敘述了這次中研院院士選舉和郭沫若的當選過程。
1949年,郭沫若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會主席。
1958年9月至1978年6月,任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主任、歷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長、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主席、中日友好協會名譽會、中國文聯主席等要職,當選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第二、第三、第五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1978年6月12日,因病長期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終年86歲。
曾主編《中國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編成《郭沫若全集》38卷。
人物生平
1892年11月16日生於四川省樂山縣銅河沙灣。
1906 年入嘉定高等學堂學習,開始接受民主思想。
1914年,郭沫若留學日本,在九州帝國大學學醫。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他在日本福岡發起組織救國團體夏社,投身於新文化運動,寫出了《鳳凰涅磐》、《地球,我的 母親》、《爐中煤》等詩篇。
1921年,發表第一本新詩集《女神》,書中洋溢著強烈的浪漫主義氣息,《女神》是中國新詩的奠基之作,郭沫若也因而成為中國新詩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同年,又與成仿吾、郁達夫等人一同創立上海文學學社“創造社”,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旗手。
1922年3月15日,《創造季刊》問世。這一時期,郭沫若的詩作同胡適等人的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作品,影響了日據時期台灣的早期新詩創作。
1926年到1927年,任國立武昌中山大學籌備委員會委員。
1926年7月,郭沫若投筆從戎,隨國民革命軍北伐,歷任北伐軍總政治部宣傳科長,副主任。
1927年“四、一二”事變前夕,郭沫若撰寫了《請看今日之蔣介石》一文,揭露了蔣介石“背叛國家,背叛民眾,背叛革命”的行徑,在人民民眾中產生了巨大影響。郭沫若因此受到通緝,隨即參加南昌起義,途中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2月被迫流亡日本。
1930年,他撰寫了《中國古代社會研究》,通過引用當時的歷史文獻資料與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社會學發展規律的論斷,證明中國同樣經歷過原始社會、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郭沫若由此在中國開創了唯物史觀派,該學派在此後占據了中國學術界的主流地位。
隨著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綱領的中國共產黨走上執政舞台,該書的觀點被當作中國小課本的參考教材之一。郭沫若憑藉這一時期的甲骨文研究而與王國維、羅振玉、董作賓並稱甲骨四堂,並藉此於1948年當選為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
之後,擔任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期間組織了聲勢浩大的武漢抗戰文化運動,發動歌詠、話劇、電影等各界一同宣傳抗戰。他也創作了大量話劇劇本,鼓舞民心士氣,包括《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南冠草》、《孔雀膽》、《高漸離》六出歷史悲劇作品,其中以《屈原》最受歡迎。台大歷史系教授王遠義認為郭沫若等人這一時期的作品,開創了一條大眾形式與精英創作結合,現代性與傳統民族文化共存的文學與文化道路。
1948年國共內戰期間,郭沫若因為考古學和甲骨文研究的巨大成就,而當選為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台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潘光哲研究員在《知識場域的桂冠:從第一屆中研院院士的選舉談起》一文,敘述了這次中研院院士選舉和郭沫若的當選過程。
1949年,郭沫若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會主席。
1958年9月至1978年6月,任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主任、歷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長、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主席、中日友好協會名譽會、中國文聯主席等要職,當選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第二、第三、第五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1978年6月12日,因病長期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終年86歲。
曾主編《中國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編成《郭沫若全集》38卷。
書法特色
在書法藝術方面,郭沫若同樣成就不凡,在現代書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郭沫若以“回鋒轉向,逆入平出”為學書執筆8字要訣。其書體既重師承,又多創新,展現了大膽的創造精神和鮮活的時代特色,被世人譽為“郭體”。郭沫若以行草見長,筆力爽勁灑脫,運轉變通,韻味無窮;其楷書作品雖然留存不多,卻尤見功力,氣貫筆端,形神兼備。郭沫若在書法藝術上的探索與實踐歷時70餘年。青年郭沫若的書法得到社會承認,始於辛亥年間。
新中國成立以後,郭沫若在繁重的國事之餘從事更為豐富的書法創作。他慷慨為人,博識廣聞,為全國各地名勝古蹟、工礦學校、以及社會各界、海內外友人留下難計其數的辭章墨寶。其書法作品數量之多,影響之廣,少有出其右者。為紀念建國15周年而創作的巨幅書法作品是郭沫若書法作品的代表作之一。
在他的書法作品中,處處透射出一種“文”的氣息,寵萬端於胸中,幻化出千種思緒,從筆端涓涓流出,生成與他詩、文、史種種學問修養相融合的化境,以書法的外化形式展現給讀者。
家族成員
根據樂山《郭氏家譜》所載,郭沫若的祖籍福建汀州府寧化縣,是為閩西客家人。母親杜遨貞,是一個沒落的官宦人家的孩子。先祖郭福安為郭子儀之後裔。
張瓊華
1912年,郭沫若在父母的包辦下無奈與張瓊華(1890年-1980年)結婚,實際兩人並沒有感情。
在享受五天新婚生活後,郭沫若離家,兩人沒有離異,以後68年裡,張瓊華孤獨一人一直守在郭沫若老家。1939年郭還鄉時,向還在守活寡的張瓊華鞠躬表示歉意。1980年張病逝于樂山,沒有留下子女。
佐藤富子
1916年,郭沫若在日本與佐藤富子同居,佐藤富子為此斷絕了與父母的關係,郭沫若為其取名“安娜”。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郭沫若不辭而別離開日本,與安娜斷絕了聯繫。此後佐藤富子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大連,改名郭安娜,跟兒子郭和夫住在一起。
郭安娜曾被選為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文革爆發後,受到一定影響。在此間她還提出要回日本看她快百歲的母親,但在很長時間內未能成行。直到1974年,八十歲的安娜才得以回日本,此次回國她處理掉了跟郭沫若一起生活過的在市川市的房子。第二年,她又到北京看望了當時已住院的郭沫若,這也成為他們最後一次見面。
郭沫若與安娜生有五個子女:
長子:郭和夫是中國科學院的化學家,原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所所長。
次子:郭博是建築家和攝影家,退休前為上海民用設計院總工程師。
三子:郭復生(亦叫佛生)是中國科學院動物所工程師。
女兒:郭淑瑀,後來與林愛信結婚,生一女林叢。林叢後留學日本,歸化為日本籍,改名藤田梨那,現任日本國士館大學文學部中國文學教授,參與創立日本郭沫若研究會。
四子:郭志鴻是中央音樂學院客座教授。
於立群
1938年,郭沫若跟於立群(1916年-1979年)同居,並於1939年夏補辦婚禮;1979年,於立群縊死於北京故居。兩人共生有四男二女:
兒子郭漢英畢業於清華大學工物系,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所研究員、博導。
次子郭世英肄業北京大學哲學系,1968年被北京農業大學的紅衛兵抓去刑訊逼供,不久從四樓墜下而死,自殺他殺至今成謎。
三子郭民英肄業中央音樂學院,1967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無預兆突然自殺,成謎。
長女郭庶英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物理系,任北京中沛經濟發展中心總經理。
次女郭平英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副所長兼郭沫若紀念館館長。
四子郭建英畢業於清華大學本科,北京大學碩士,在美國電腦公司任職。著名指揮、音樂翻譯評論和音樂活動家。
後世紀念
郭沫若獎學金
1980年2月25日,國務院正式批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設立以郭沫若名字命名的“郭沫若獎學金”,該獎學金為新中國第一個獎學金。“郭沫若獎學金”是中國科學院利用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20年之久的郭沫若院長生前交給院黨組的15萬元稿費設立的專項獎學金,用以激勵莘莘學子努力攀登科學技術高峰。
郭沫若紀念郵票
1982年11月16日我國發行《J87 郭沫若同志誕辰九十周年》,紀念郭沫若先生。
沫若文藝獎
1987年,為紀念郭沫若對中國文化藝術的卓越貢獻,經中國文聯批准,設立“郭沫若文獎”獎項,特別獎勵在中國文藝界做出傑出貢獻的藝術家。該獎項下設文學獎、書法獎、美術獎、攝影獎、舞蹈獎、音樂獎、民間文藝和戲劇八個類別,每五年評選一次。評選範圍為全國及海外華人藝術界,以中青年藝術家為主要對象。
“郭沫若文藝獎”的舉辦地設立在郭沫若的家鄉樂山市,由樂山市人民政府和樂山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作為永久性承辦單位,接受中國文聯的指導、審批和監督,目前已舉辦六屆,與山花獎、駿馬獎並稱中國三大專業領略藝術大獎。
紀念碑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在北京逝世;根據其遺囑,郭沫若的骨灰灑在山西昔陽縣大寨人民公社的梯田中。大寨專門為他建了紀念碑。
郭沫若廣場
1988年9月20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三十周年校慶,學校舉行郭沫若銅像揭幕典禮,嚴濟慈為郭沫若銅像題詞:“在建校三十周年之際敬立郭沫若像,緬懷郭沫若校長為首創建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之業績。‘郭沫若像’四字系鄧小平於1987年11月28日親筆題寫。”
故居紀念館
重慶郭沫若舊居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和文化工作委員會舊址,位於重慶市沙坪壩區西永鎮香蕉園村(全家院子)。舊居占地面積10190平方米,建築面積1566平方米,建築風格為清晚期四合院,穿斗結構,小青瓦屋面,斜山式屋頂。
2000年9月,郭沫若舊居被重慶市政府列為直轄市後首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3月,舊居修復工程正式啟動,6月30日舊居主體工程竣工,並於9月7日正式對外陳列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