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胡松年

胡松年,字茂老,生於北宋哲宗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卒於南宋高宗紹興十六年(公元1146年),海州懷仁 (今江蘇省贛榆縣)人,(《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五)。► 5篇詩文

丘崈

丘崈(1135-1208) 南宋將領。字宗卿,江陰(今屬江蘇)人。► 75篇詩文

何澹

何澹

何澹(1146~1219),字自然。南宋詩人,曾任兵部侍郎、右諫大夫等職。嘉定十二年十二月病卒,終年74歲。著有 《小山集》 ,收入 《永樂大典》 及現代唐圭璋編 《全宋詞》。► 33篇詩文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詩詞秀

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520篇詩文

趙構

趙構

宋高宗趙構(1107年6月21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開國皇帝,宋徽宗趙佶第九子,宋欽宗趙桓異母弟,母顯仁皇后韋氏。趙構生於大觀元年五月乙巳日(1107年6月12日),同年賜名趙構,封蜀國公,歷任定武軍節度使、檢校太尉等職,不久晉封康王,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擄徽、欽二帝北去後,被宋欽宗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的趙構在南京應天府即位,改元建炎,重建宋朝,史稱“南宋”。► 33篇詩文

李石

李石。少負才名,既登第,任大學博士,出主石室,就學者如雲。蜀學之盛,古今鮮儷。後卒成都,時作山水小筆,風調遠俗。卒年七十外。► 600篇詩文

詩詞秀
秀出好詩詞

家鉉翁

家鉉翁(約1213~1297)號則堂,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人。家鉉翁身長七尺,狀貌奇偉,威嚴儒雅。以蔭補官,累官知常州,遷浙東提點刑獄,入為大理少卿。宋亡,守志不仕。元成宗即位(1294),放還,賜號處士,時年八十二,後數年以壽終。《宋史》有傳。有《則堂集》六卷,《彊(強)村叢書》輯為《則堂詩餘》一卷。詞存三首收於《全宋詞》中。► 120篇詩文

葉清臣

葉清臣

葉清臣(1000─1049) 北宋名臣。字道卿,長洲人(今蘇州市)。天聖二年(1024)榜眼。歷任光祿寺丞、集賢校理,遷太常丞,進直史館。論范仲淹、余靖以言事被黜事,為仁宗採納,仲淹等得近徙。同修起居注,權三司使。知永興軍時,修復三白渠,溉田六千頃,實績顯著,後人稱頌。著作今存《述煮茶小品》等。皇祐元年卒,年五十(一作四十七)。《宋史》、《東都事略》有傳。《全宋詞》錄其詞一首。► 17篇詩文

司馬槱

司馬槱

司馬槱字才仲,陝州夏縣人,元佑中以蘇軾薦,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入第五等,賜同進士出身。累遷河中府司理參軍,終知杭州,卒於任。事跡見張耒《書司馬槱事》(《張右史集》卷四七)。《全宋詞》錄其詞二首。► 14篇詩文

夏竦

夏竦

夏竦,字子喬,北宋大臣,古文字學家,初謚“文正”,後改謚“文莊”。夏竦以文學起家,曾為國史編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員,宋真宗時為襄州知州,宋仁宗時為洪州知州,後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使等職。由於夏竦對文學的造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傳於後世。► 344篇詩文

詩詞秀
關注教你賞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