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軒為吳錦衣
明代:謝一夔
君不見當年金谷窮奢靡,轉眼荒涼如敝屣。又不見銅山昔日高崔嵬,祗今傾圮安在哉。
乃知萬事皆培塿,惟有清名可長久。吳君知書更知兵,蚤參戎攻蜚英聲。
節操凜如雪霜厲,襟懷湛若冰鑒清。誅茅結屋事幽討,方沼清清密奇藻。
君時一見心相投,揭以名軒昭酷好。小軒締構材孔良,蕭然四壁何所藏。
牙籤緗帙書千卷,玉軫金徽琴一張。軒前曲檻通芳徑,碧梧翠竹紛相映。
客來命酒盡交歡,興發豪吟□情性。姓名久矣契宸衷,錦衣折獄殊公忠。
幾多冤抑賴伸雪,陰功獲福無終窮。喬遷不次隆遭遇,律已翛然若寒素。
顧予夙昔辱相知,緬懷高誼增長喟。願君終始殫厥心,勿令罅隙塵埃侵。
會看功業銘彝鼎,嬴得芳名播古今。
謝一夔
謝一夔,古源(今喬樂鄉前澤花園)人,生於明仁宗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卒於明憲宗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8年)。天順四年進士,明英宗欽點狀元,曾出任翰林學士、禮部右侍郎、工部尚書等職。其一生著述頗豐,修《英宗實錄》、《宋元通鑑綱目》、《續資治通鑑綱目》等史書,並著有《謝文莊公集》、《力余福》等,還曾為明憲宗、孝宗父子的老師,是明代中葉一位頗具聲名的大臣、學者。► 61篇詩文
觀書
明代:于謙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五人墓碑記
明代:張溥
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於義而死焉者也。至於今,郡之賢士大夫請於當道,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於其墓之門,以旌其所為。嗚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貴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沒不足道者,亦
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於義而死焉者也。至於今,郡之賢士大夫請於當道,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於其墓之門,以旌其所為。嗚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貴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沒不足道者,亦已眾矣;況草野之無聞者歟?獨五人之皦皦,何也?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斂貲財以送其行,哭聲震動天地。緹騎按劍而前,問:“誰為哀者?”眾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毛一鷺,公之逮所由使也;吳之民方痛心焉,於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中丞匿於溷藩以免。既而以吳民之亂請於朝,按誅五人,曰顏佩韋、楊念如、馬傑、沈揚、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當刑也,意氣揚揚,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談笑以死。斷頭置城上,顏色不少變。有賢士大夫發五十金,買五人之頭而函之,卒與屍合。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
嗟乎!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而五人生於編伍之間,素不聞詩書之訓,激昂大義,蹈死不顧,亦曷故哉?且矯詔紛出,鉤黨之捕遍於天下,卒以吾郡之發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於猝發,待聖人之出而投繯道路,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觀之,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而又有剪髮杜門,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義暴於朝廷,贈謚褒美,顯榮於身後;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於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無不有過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於戶牖之下,則盡其天年,人皆得以隸使之,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故余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於社稷也。
賢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吳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長姚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