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三月過行宮

唐代李賀

渠水紅繁擁御牆,風嬌小葉學娥妝。
垂簾幾度青春老,堪鎖千年白日長。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御溝里的水葒白蒿把行宮的圍牆擁繞,淡紅柔綠像宮女的紅頰翠眉般妖嬌。
行宮裡簾幕幾次更換青春已經變衰老,宮門深鎖宮女無盡的苦寂何日終了!

注釋
⑴行宮:皇帝外出所住之處。此指東都洛陽行宮。
⑵渠水:溝渠中的水,此指御溝水。渠,即指御溝。唐杜牧《東都送鄭處誨校書歸上都》:“悠悠渠水清,雨霽洛陽城 。”紅:水葒(hóng),是一種水生植物。繁:曾益本作“蘩”。蘩(fán),白蒿,即艾蒿。邊讓賦云:“若綠蘩之垂乾。” 吳正子注曰:“紅繁,荷也。小葉,初生葉也。”
⑶風嬌:謂風姿嬌柔。娥妝:美女的妝飾。宋晏幾道《蝶戀花·碧草池塘春又晚》詞:“小葉風嬌,尚學娥妝淺。”
⑷垂簾:放下帘子。謂閒居無事。《南史·顧愷之傳》:“ 覬之 御繁以約,縣用無事。晝日垂簾,門階閒寂。”
⑸千年:極言時間久遠。晉陶淵明《輓歌詩》:“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創作背景

古代供帝王離京出行時居住的宮室,叫做“行宮”。洛陽行宮在唐明皇以前,年年巡幸。安史之亂後遂止。在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作者曾經過行宮,看到御溝里長著水葒白蒿,嫩紅柔綠,聯想到行宮內的宮女們被迫過著長期與世隔絕的生活,因而寫了這首

賞析

《三月過行宮》是一首七絕。作者經過行宮,時當陽春三月,看到的是一派春景:“渠水紅繁擁御“牆”,起句寫宮牆外側,御溝之中,水葒茂盛,白蒿繁密。全詩中實寫竹宮春景,僅此一句。接下“風嬌小葉學娥妝”,始由眼前水葒生髮聯想,由實返虛。“風嬌小葉”,指葒,紅莖,葉片嫩綠,葉上有淡紅色茸毛,搖曳風中,色狀嬌艷。作者忽然覺得,它多么像宮女新妝的紅頰翠眉。兩種事物,一般新艷,可謂神似。詩起二句,由景及人,辭美,意想亦美。而就全詩之文勢而言,則是欲抑先揚,引起下文。

“垂簾幾度青春老,堪鎖千年白日長。”宮女雖曾有春天般的時光,雖曾有水葒新蒿般嬌嫩柔美的容貌,但在寂寞深宮裡,經不得春去冬來,幾度垂簾,青春轉瞬即逝,紅顏須臾便老,這種千年長鎖的生活實在不堪忍受。詩的後兩句,作者用“幾度”與“千年”對舉,表現宮女們青春易去而寂寞長在的悽苦哀怨的不幸生活,並寄予深切的同情,委婉地表達了對這一不合理社會現象的憤慨。

李賀詩在藝術上以奇麗為其特色,這首詩也表現了這一點。李賀詩的奇,主要在取材和構想上離絕凡近,出人意表。而這首《三月過行宮》更體現出作者構想的奇妙。詩人由御溝葒蒿的春景,一下子便聯想到宮女的容顏,然後再聯想到她們長鎖深宮的生活遭遇,思緒由實而虛,以小見大,從具體的實景到概括的抒情,脫落俗套,與一般宮怨詩的藝術構思不同。而色澤明麗、詞藻華美,也是顯而易見的。

李賀

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鬱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335篇詩文

猜您喜歡

灩澦堆

唐代杜甫

巨積水中央,江寒出水長。
沈牛答雲雨,如馬戒舟航。
天意存傾覆,神功接混茫。
干戈連解纜,行止憶垂堂。

城東早春

唐代楊巨源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瑞鶴仙·秋感

宋代吳文英

淚荷拋碎璧。正漏雲篩雨,斜捎窗隙。林聲怨秋色。對小山不迭,寸眉愁碧。涼欺岸幘。暮砧催、銀屏翦尺。最無聊、燕去堂空,舊幕暗塵羅額。
行客。西園有分,斷柳淒花,似曾相識。西風破屐。林下路,水邊石。念寒蛩殘夢,歸鴻心事,那聽江村夜笛。看雪飛、苹底蘆梢,未如鬢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