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南歌子·新開池戲作

宋代辛棄疾

散發披襟處,浮瓜沈李杯。涓涓流水細侵階。鑿個池兒,喚個月兒來。
畫棟頻搖動,紅蕖盡倒開。斗勻紅粉照香腮。有個人人,把做鏡兒猜。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大熱的天氣,我散亂著頭髮,衣服也披在身上,坐在新開的池子旁邊。在盤子裡盛著用冷水浸泡過的甜瓜朱李。泉水慢慢地流過來浸到台階上了。我鑿個池兒,叫月兒也到池子裡來。
彩色畫的棟樑,映在池子裡頻頻地搖動。紅色的芙蕖,都在水裡倒開著。在我身邊的心愛的人兒,把池子當做鏡子,照著自己香腮上搽著紅粉,要和紅蕖比賽看看,誰的臉色最紅,誰最漂亮。

注釋
浮瓜沉李:將瓜李等果品浸泡於池水之中,以求涼爽宜口。
畫棟:畫有彩繪的房柱,代指屋舍。
紅蕖:粉紅色的荷花。

賞析

這首為帶湖家園新開的小池所作的“紀念詞”,確實輕淺自然,妙趣橫生,充滿了小品式的諧趣。詞以夏夜納涼為契機,寫他對這個新開小池的喜愛之情。上片主要寫他夏夜池邊納涼的閒適之情。起韻寫池,筆意曲折,以散發披襟的處所、浮瓜沉李的杯子這樣的“謎面”,來暗伏新池這個“謎底”。同時,起韻寫池而又兼寫人:詞人在新池邊納涼的快意、方便與閒適,於此可見。“涓涓”一韻,仍是曲折寫池,寫新池一築,水意充盈,以至侵濕台階、送來涼爽的情形。上片末韻,以“築個池兒”的輕巧口吻正麵點題,兼寫因池見月的景象。這裡的用語輕鬆有趣:“池兒”、“月兒”的稱呼,輕俗便捷,足見喜愛之情;而“喚個月兒”的措辭,不僅寫景由實境入空,更是妙語解頤:天下有水則有月,本無稀奇,經詞人這么一說,平常的一個意思竟顯出盎然的趣味。下片主要寫池中豐美的倒影,寫得空靈而優美。這倒影由無生命之物到有生命的高級動物逐層遞進,意漸濃而意境漸美。首先他寫池水邊自己華居畫棟在池水中投下它的倒影,這倒影隨波搖動,空靈不定。其次他寫池水中的粉色荷花也在池中投下自己的倒影。水面上開放的荷花和水中荷花的倒影交相輝映又渾然一體,使人乍見之下,以為是荷花“倒開”於水中。於此可見,同寫倒影,但詞人筆法有變,一就其“搖動”來寫,一就其“倒開”來寫,這就不顯得單調了。最後一個可以與池水中的荷花倒影媲美的,是一個打扮好的紅妝美人臨池照影的倒影。對這個倒影,詞人沒有正面下筆,而是用“照香腮”、“把做鏡兒猜”的寫其實體,來埋伏池中必有其倒影之意。
辛棄疾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1399篇詩文

猜您喜歡

江南春

唐代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點絳唇·黃花城早望

清代納蘭性德

五夜光寒,照來積雪平於棧。西風何限,自起披衣看。
對此茫茫,不覺成長嘆。何時旦,曉星欲散,飛起平沙雁。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唐代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連江 一作:連天)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雲深。
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