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點絳唇·萬頃蓬壺

清代王國維

萬頃蓬壺,夢中昨夜扁舟去。縈迴島嶼,中有舟行路。
波上樓台,波底層層俯。何人住?斷崖如鋸,不見停橈處。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萬里飄渺的蓬萊,在夢裡我坐一葉扁舟而去。在那仙山島嶼中盤桓找尋神仙。其中必有到達仙山的道路。
海面上倒映著神山仙閣,隨波而顯得層層疊疊的。那陡峭的海岸像大鋸剖開一樣,連繫舟的地方都沒有。

注釋
點絳唇:詞牌名,此調因江淹《詠美人春遊》中有“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唇”句而取名。四十一字。上闋四句,從第二句起用三仄韻;下闋五句,亦從第二句起用四仄韻。
蓬壺:即蓬萊。
縈迴:盤鏇往復。
層層俯:樓台之水中倒影。
斷崖:陡峭的山崖。
停橈[ráo]處:可以停船登岸之處。

創作背景

此詞作於1905年,當時正處於中國新舊交替的時刻,國內的知識分子們渴望開闢未來,但又不得其門而入,王國維也像這些知識分子一樣感到迷茫和無助,所以就把這種迷茫寄託於夢境與仙境之中抒發出來。

賞析

王國維的這首《點絳唇》詞借夢中尋仙,來表達內心的彷徨與焦慮。

王國維這首詞,就是以紀夢的方式寫對蓬萊神山的追求。“萬頃蓬壺,夢中昨夜扁舟去”雖然只是簡單的敘述,但字裡行間已有一種比較強烈的感發。“蓬壺”已經是無數前人歷盡千辛萬苦也難以長到的仙島,“萬頃”又是一個茫茫無邊的廣大區域;而“夢中昨夜”是多么短暫倉促,“扁舟”又是多么渺小輕微。這是遠大、艱難,與倉促、簡陋之間的對比,就突出了人的意志之堅強與實力之薄弱。“索回島嶼。中有舟行路”是已經進入神山海域,在群島之間穿行,目標近在咫尺。這兩句,讓人感受到一種經過千難萬險之後終於接近目的地的興奮和對繼續有新發現的渴望。

“波上樓台,波底層層俯”就是新的發現,這是寫神山仙閣及其水中的倒影。這首詞寫層層樓倒立於水中,又多了一種光怪迷離的感受。這種感受,與夢的環境是相合的。“斷崖如鋸,不見停橈處”就像用一把天工開物的大鋸把高山縱向鋸開的剖面,那么陡峭那么光滑,不要說向上攀登,就是一個可以系纜停船的地方都找不到。所謂“天道幽遠難求”,從希望到失望,從堅持到困惑,雖說只是一個夢,但它寫出了一個追求者在追求探索的道路中真實的心理歷程。

這首小詞就以紀夢和遊仙的方式表現了這種可望而不可及,內心的痛苦與焦慮。

王國維

王國維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我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國學大師。► 117篇詩文

猜您喜歡

九月九日登長城關

明代石茂華

朔風萬里入衣多,嘹嚦寒空一雁過。
魚澤灘頭嘶獵馬,省嵬城畔看黃河。
香醪欲醉茱萸節,壯志還為出塞歌。
騁望因高雲外盡,鄉關回首愧煙蘿。

立秋前一日覽鏡

唐代李益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
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

自潯陽泛舟經明海

唐代孟浩然

大江分九流,淼漫成水鄉。
舟子乘利涉,往來至潯陽。
因之泛五湖,流浪經三湘。
觀濤壯枚發,吊屈痛沉湘。
魏闕心恆在,金門詔不忘。
遙憐上林雁,冰泮也迴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