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水龍吟·贈趙晦之吹笛侍兒

宋代蘇軾

楚山修竹如雲,異材秀出千林表。龍鬚半翦,鳳膺微漲,玉肌勻繞。木落淮南,雨睛雲夢,月明風裊。自中郎不見,桓伊去後,知孤負、秋多少。
聞道嶺南太守,後堂深、綠珠嬌小。綺窗學弄,梁州初遍,霓裳未了。嚼徵含宮,泛商流羽,一聲雲杪。為使君洗盡,蠻風瘴雨,作霜天曉。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楚山長長的蘄竹如雲彩遍布,特異的竹子清秀,高出眾多樹木之天外。笛竹如長細的龍鬚一半在揮動,如鳳凰的胸脯微微突起,如美人的肌體勻稱滿布。笛音如江南樹木稀疏,如雲夢雨後開晴,如月明星稀,微風吹拂。自從蔡邕離世,桓伊仙逝,誰知空自寂寞,辜負了多少歲月。
聽說嶺南太守後堂深院,吹笛歌女非常嬌美靈巧,在花飾窗下演奏,《梁州》曲剛剛奏完,《霓裳羽衣曲》餘音未了。笛聲包含著徵調和宮調,流蕩著商調和羽調,最後一聲飄入雲彩、樹梢間。為了趙使君洗淨污濁之氣,我送你一曲《霜天曉角》。

注釋
水龍吟:詞牌名,又名《龍吟曲》、《莊椿歲》、《小樓連苑》。一百零二字,前後片各四仄韻。
趙晦之:名昶,南雄州人,作此詞時,趙知藤州(今廣西藤縣)。
楚山修竹:古代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出高竹。《廣群芳譜·竹譜》:“蘄州竹:出黃州府蔪州,以色勻者為,節疏者為笛,帶須者為杖。”修,長。
異材:優異之材。表:外。
龍鬚:指首頸處節間所留纖枝。
鳳膺(yīng):鳳凰的胸脯,指節以下若膺處。
玉肌:美玉一般的肌膚,指竹子外表光潔。
淮南:淮河以南,指蘄州。
雲夢:即古代雲夢澤。在今湖北省天門縣西。
裊(niǎo):柔和。
中郎:東漢末的蔡邕。曾為中郎將,古代音樂家。乾寶《搜神記》:“蔡邕曾至柯亭,以竹為椽。邕仰眄之,曰‘良竹也’。取以為笛,發聲嘹亮。”
桓伊:晉人,喜音樂,善吹笛。《晉書·桓伊傳》:桓伊“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有蔡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嶺南太守:指趙晦之。
綠珠:西晉石崇歌妓,善吹笛。《晉書·石崇傳》載:“崇有妓曰綠珠,美而艷,善吹笛。孫秀使人求之,崇勃然曰:‘綠珠吾所愛,不可得也!’秀怒,矯詔收崇。崇正宴於樓上,介士到門,崇謂綠珠曰:‘我今為爾得罪!’綠珠泣曰:‘當效死於君前。’因自投於樓下而死。”綠珠死後,石崇一家被殺。這裡借西晉“綠珠墜樓”典故,讚頌竹的氣節。
綺窗:張掛有花紋的絲織品窗簾的窗。《古十九首》(西北有高樓):“交疏結綺窗。”弄:演奏。
梁州:曲名。《文獻通考》:“天寶中,明皇命紅桃歌貴妃《梁州曲》,親御玉笛為之倚曲。”
霓(ní)裳:指霓裳羽衣舞。唐裴鉶《傳奇·薛昭》:“妃甚愛惜,常令獨舞《霓裳》於繡嶺宮 。”
“嚼徵”二句:笛聲包含徵(zhǐ)調和宮調,又吹起緩和的商調和羽調。宋玉《對楚王問》:“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說明這種音樂的高妙。嚼、含,指品味笛曲。泛、流,指笛聲優美流暢。
雲杪:形容笛聲高亢入雲。
使君:指趙晦之。
蠻風瘴(zhàng)雨:形容古代嶺南的惡劣天氣。
霜天曉:即《霜天曉角》,樂曲名。

賞析

詞的標題“贈趙晦之吹笛侍兒”,表明了詞作內容和寫作對象。

上片,描繪楚山修竹,以竹隱喻人。開頭兩句,以景起興,大讚“楚山修竹”,“異材秀出”。字面上寫竹材修長高大,實寫楚地人才濟濟。緊接著用排比句,進一步寫蘄州的笛竹早已聞名於世,“異材秀出”,“能遠可通靈達微,近可寫情暢神,謂之龍鬚風膺玉肌,皆取其美好之名也。”(傅藻《東坡紀年錄》注)韓愈也有“蘄州竹笛天下知”(《鄭群贈簟》)的讚譽。第六、七、八句用對偶句和聯合詞組句,承上一轉,由寫竹笛而進人到寫東坡所贈的笛聲詞中仿佛發出的笛音:如樹影疏,如雨後晴,如月亮明,如微風拂,聽覺、視覺、觸覺三者通感,富有感染力。最後四句,引用古音樂家故事,登高溯遠,懷古傷今。“發聲嘹亮”(乾寶《搜神記》)的蔡邕笛音停息了;“江左第一”(《晉書·桓伊傳》)的桓伊笛音消失了,樂壇寂寞,不知白白流走了多少歲月。“知孤負,秋多少?”讓後人去傷今。這一過片句,為下片進入主題作了深厚的鋪墊。

下片,由近及遠,憶寫趙晦之吹笛侍兒的吹笛才能。開頭三句,點明此詞所要贈的主要對象,即趙守後堂深院兩位蔡邕式的嬌美靈巧的“吹笛侍兒”。接著六句,描寫“吹笛侍兒”的整個演奏過程和演技的高妙效果。開始,在花飾窗下吹奏。剛剛吹奏完《梁州吟》曲,繼迴蕩起《霓裳羽衣曲》,廣闊空間流動著徵、商、宮、羽四音,最後一音如雲飄。“嚼”、“含”、“泛”、“流”四字,效果逼真,“奇聲獨絕”,從她們的輕笛妙曲中獲得最優美的藝術享受。最後三句點題,向趙晦之發出祝願:願你清爽優遊,安土忘懷,我僅以《霜天曉角》獻上,以補“吹笛侍兒”演奏時“角”音之不強。這實為肺腑之言,催人淚下。

全詞圍繞“竹”、“楚山修竹”、竹笛、“吹笛侍兒”,以景起興,景事融合,由近及遠。名為寫楚竹,實為寫楚人;名為借古喻事,實為借事傷今。懷念趙晦之的友情,文讚美了“吹笛侍兒”的高超技藝。“知孤負,秋多少?”字裡行間難免流露出對某些中華傳統文化白白流逝而傷感。但從詞的整體來看,雖然點化引用了許多史事,但不為事實所局限。“清麗舒徐,高出人表”,“曲盡詠笛之妙”,使詞篇產生一種精神上的愉悅情趣。

創作背景

關於這首詞的創作年代主要有兩說,一說為作於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五月,蘇軾飲於閶氏公顯家,席間而作。另一說據薛本《蘇文忠公全集》,此詞作於元豐八年(1085)十月,為蘇軾赴登州經漣水時,趙晦之從藤州知州任上新歸,故順筆而贈。
蘇軾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3637篇詩文

猜您喜歡

還自廣陵

宋代秦觀

天寒水鳥自相依,十百為群戲落暉。
過盡行人都不起,忽聞水響一齊飛。

飲酒·十一

魏晉陶淵明

顏生稱為仁,榮公言有道。
屢空不獲年,長飢至於老。
雖留身後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稱心固為好。
客養千金軀,臨化消其寶。
裸葬何必惡,人當解意表。

大叔于田

先秦佚名

叔于田,乘乘馬。執轡如組,兩驂如舞。叔在藪,火烈具舉。袒裼暴虎,獻於公所。將叔勿狃,戒其傷女。
叔于田,乘乘黃。兩服上襄,兩驂雁行。叔在藪,火烈具揚。叔善射忌,又良御忌。抑罄控忌,抑縱送忌。
叔于田,乘乘鴇。兩服齊首,兩驂如手。叔在藪,火烈具阜。叔馬慢忌,叔發罕忌,抑釋掤忌,抑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