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雜詠 其十二 補衲
明代:成鷲
十年成一片,計日累千針。重疊水雲態,綢繆歲月深。
揩磨非著意,寒暑失偷心。漸覺無痕跡,衣珠不用尋。
成鷲
成鷲(1637-1722),清朝初年廣東肇慶鼎湖山慶雲寺僧。又名光鷲,字跡刪,號東樵山人。俗姓方,名覬愷,字麟趾,番禺(今屬廣東省)人。出身書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從本師西來離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繼法於碩堂禪師,系憨山大師徒孫。與陶環、何絳等南明抗清志士為生死之交。與屈大均、梁佩蘭唱酬,粵中士人多從教游。先後主持澳門普濟寺、肇慶慶雲寺、廣州大通寺,終於大通。其為人豪放倜儻,詩文亦卓厲痛快,盡去雕飾,頗有似莊子處。沈德潛譽為詩僧第一。作品有《楞嚴直說》十卷、《鼎湖山志》八卷、《鹹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剛直說》一卷、《老子直說》二卷、《莊子內篇注》一卷等。► 1篇詩文
馬山雜詠三十韻 其十一
明代:成鷲
局外輸贏物外身,閉門猿鶴自相親。風搖竹影侵虛幌,雨過山光在隔鄰。
鼠墮空瓶驚絕粒,蛩鳴冷甑笑生塵。年來識得貧中樂,一盜高懸懶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