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贈宣州元處士

唐代杜牧

陵陽北郭隱,身世兩忘者。
蓬蒿三畝居,寬於一天下。
樽酒對不酌,默與玄相話。
人生自不足,愛嘆遭逢寡。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陵陽山上的隱士,是身、世兩忘的人。
他們住雜草叢生的簡陋居室,令人覺得比整個天下還寬廣。
對著酒、卻不喝,只是默默地探討淵深玄妙的哲理。
人們由於不知足,故常愛嘆息自己遭遇不好。

注釋
1.元處士:即元孚。《全唐》卷八二三《元孚小傳》:“元孚,宣城開元寺僧,與許渾同時。”處士:未仕或不仕的人。
2.陵陽:陵陽山,在宣城。傳說是陵陽子明得道成仙的地方。據《列仙傳》:陵陽子明釣得白龍後又放掉,五年後白龍來迎,陵陽子明上陵陽山修仙,百餘年後成仙。北郭:指北郭先生廖扶。東漢人,隱居不出,專精經典,尤明天文、讖緯之術,時稱之“北郭先生”。
3.身世:身,自身。世,社會。南朝鮑照詩:“君平獨寂寞,身世兩相棄。”
4.蓬蒿(hāo):蓬草和蒿草。形容雜草叢生。三畝居:泛指村野寒儉的住宅。
5.“樽酒”兩句:用東漢揚雄比喻元處士。揚雄字子云,為人簡易,口吃不能劇談,靜默而好深思,少嗜欲,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有高名於當世。玄,指揚雄所著《太玄經》。這兩句是說:他對著酒,卻不喝,只是默默探討淵深玄妙的哲理。
6.寡:少。

創作背景

這首寫於開成三年(838),當時杜牧任宣州團練判官,在尋訪深通哲理的元處士時作此詩贈與他。

賞析

描繪了元處士的隱居生活,對他的清靜無為、心與玄游的生活方式和心境表示讚許。

前兩句總述,點明元處士的隱居地點和高行。在陵陽山上有一個德行像漢代北郭先生的隱者,他是一個對自己、對世間都超然相忘的人。以下從居室和生活兩方面進行分述。元處士居住的地方長滿了野草,但在他看來,這么簡陋狹窄的地方,卻比整個天下都要寬廣。這些說明,正是因為他胸懷寬廣,所以才有這種感覺。元處士沉浸在自己的天地里,即使斟了一杯酒,也常常不飲,而是默默地玄想冥覽,心游太玄。他身居斗室心寬天下,達到了人生最高境界。到達這境界須有尋“玄”覓“道”的文化底蘊支撐。“玄”就是“道”。中國古代任何學派都不否認道,亦即都承認宇宙是個自然展開的過程,解決什麼問題都要捉摸道的運動變化。針對不同問題捉摸道便產生各種學說。而元處士則更希望超越一切學說而直接到達道的境界。心寬天下便取得真正自由。這兩句亦是對元處士的讚譽。

最後兩句帶有惋惜之情,對元處士如今的處境表示同情。詩人認為,人生本來就有不完美的地方,元處士平時也一定常嘆息自己的人生機遇少,沒有得到好的機遇或沒遇到真正欣賞自己的人。話雖如此,語氣中卻帶著一種強烈的優越感和自得的意緒,避世而相忘於江湖,悠然忘我,與自然渾然一體。

杜牧

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640篇詩文

猜您喜歡

山坡羊·江山如畫

元代陳草庵

江山如畫,茅檐低廈,婦蠶繅婢織紅奴耕稼。務桑麻,捕魚蝦。漁樵見了無別話,三國鼎分牛繼馬。興,休羨他。亡,休羨他。

八聲甘州·摘青梅薦酒

宋代湯恢

摘青梅薦酒,甚殘寒,猶怯薴蘿衣。正柳腴花瘦,綠雲冉冉,紅雪霏霏。隔屋秦箏依約,誰品春詞?回首繁華夢,流水斜暉。 寄隱孤山山下,但一瓢飲水,深掩苔菲。羨青山有思,白鶴忘機。悵年華,不禁搔首,又在涯,彈淚送春歸。銷魂遠,千山啼禰,十里荼種。

同王昌齡裴迪游青龍寺曇壁上人兄院集和兄維

唐代王縉

林中空寂舍,階下終南山。
高臥一床上,回看六合間。
浮雲幾處滅,飛鳥何時還。
問義天人接,無心世界閒。
誰知大隱者,兄弟自追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