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山坡羊·江山如畫

元代陳草庵

江山如畫,茅檐低廈,婦蠶繅婢織紅奴耕稼。務桑麻,捕魚蝦。漁樵見了無別話,三國鼎分牛繼馬。興,休羨他。亡,休羨他。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江山像圖畫一樣美麗,幾間低矮的茅屋,婦女在養蠶繅絲,婢女在紡織縫紉,家奴在耕種莊稼。操持桑麻,捕捉魚蝦,漁民樵夫相見沒有別的話,隨便講講三國鼎立、分分合合,管他誰勝誰負。興旺了,不用羨慕他;衰亡了,也不必憐惜他。

注釋
蠶繅:養蠶與抽收繭絲。織紅:紡織與縫紉刺繡。耕稼:耕田與播種穀物。
務:經營。桑麻:農作物的泛稱。
牛繼馬:晉朝司馬氏開國初,西柳谷出土一石,上有圖畫及“牛繼馬後”的讖語。這裡借指歷史上王朝的更迭與嬗變。

賞析

馬致遠在《哨遍》套數中說:“有一片凍不死衣,有一口餓不死食,貧無煩惱知閒貴。譬如風浪乘舟去,爭似田園拂袖歸。”又在《四塊玉·嘆世》中寫道:“佐國心,孥雲手,命里無時莫剛求,隨時過遣休生受。幾葉綿,一片綢,暖後休。”可見元代歸田隱居的文人,生活條件未必優裕,得免飢餒已屬滿足。而貫雲石《水仙子·田家》四首,一首寫到“布袍草履耐風寒,茅舍疏籬三兩間”,另一首卻說是“田翁無夢到長安,婢織奴耕僅我閒”。看來元散曲鋪張歸隱後“田家樂”的種種富足,既是出於憤世嫉俗的需要,也不無畫餅充飢的理想意味。本曲自然也不能免俗。

作品的序絡十分明晰。從“江山如畫”的大背景敘出住所,再寫住所中成員的日常勞作,“耕稼”引出“桑麻”,“魚蝦”引出“漁樵”——列敘生活的家常。有奴有婢,豐衣足食,符合“閒適”題材散曲的模式。獨具一格的是下半的結尾。“三國鼎分牛繼馬”是豪辣老到的俊語。在一連串不動聲色的平靜敘述中,忽來此奇兀一句,頓生倔強之文氣,既展現了主人的避世身份,也使隱藏在隱居生活背後的感慨牢騷之情躍然跳出。於閒適的表象下不時伺機噴發出憤世的岩漿,是元散曲這類隱世題材作品常用的模式,有力地證明了它們其實是“嘆世”、“警世”之作的一種變相。

陳草庵

陳草庵(1245——約1330),名英,字彥卿,號草庵,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平事跡不詳,元代散曲作家。曾任監察御史,中丞等職。現存小令二十六首。元·鍾嗣成《錄鬼簿》稱其“陳草庵中丞”,名列前輩名公之中。孫楷第《元曲家考略》以為陳草庵名英,曾任宣撫,延初拜河南省左丞。門巋繼考其人,名英,字彥卿,號草庵,析津(今北京)人。元代張養浩《雲莊類稿》卷九《析津陳氏先塋墓碑銘》引陳英自述,敘其家世及任職歷程甚詳(見《元曲百家縱論》第七三頁),可備一說。其存曲多憤世嫉俗之作。► 2篇詩文

猜您喜歡

贈裴十迪

唐代王維

風景日夕佳,與君賦新詩。
澹然望遠空,如意方支頤。
春風動百草,蘭蕙生我籬。
曖曖日暖閨,田家來致詞。
欣欣春還皋,淡淡水生陂。
桃李雖未開,荑萼滿芳枝。
請君理還策,敢告將農時。

鷓鴣天·黃沙道中

宋代辛棄疾

句里春風正剪裁。溪山一片畫圖開。輕鷗自趁虛船去,荒犬還迎野婦回。
松共竹,翠成堆。要擎殘雪斗疏梅。亂鴉畢竟無才思,時把瓊瑤蹴下來。

輞川別業

唐代王維

不到東山向一年,歸來才及種春田。
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
優婁比丘經論學,傴僂丈人鄉里賢。
披衣倒屣且相見,相歡語笑衡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