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游南陽清泠泉

唐代李白

惜彼落日暮,愛此寒泉清。
西輝逐流水,蕩漾遊子情。
空歌望雲月,曲盡長松聲。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夕陽西下,萬物在晚霞的映襯下,璀璨異常、如夢如幻,讓人格外珍惜這短暫的美景。清冽的泉水純淨透明,惹人喜愛。
夕陽的餘暉灑落在水面上,隨著時間的流逝,水面上的餘暉漸漸向東聚攏、散去,好像是眷念、追逐著東去的流水一般。此情此景令作者思鄉之情油然而生,久不能靜。
眺望著雲中明月,唱一曲故鄉民樂,不曾想,欲解鄉愁愁更愁,吟樂思鄉徒增惆。一曲終了,連古松也不禁發出簌簌之聲。

注釋
惜:珍惜,不捨。
暮: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
寒泉:清冽的泉水或井水。
清:水或其他液體、氣體純淨透明,沒有混雜的東西,與“濁”相對:~水、~泉。
西輝:指夕陽餘輝。
逐:追趕、追逐。
蕩漾:指飄蕩;起伏不定;水面等起伏波動;形容無法平靜。
遊子情:遊子,久居他鄉或異國之人;遊子情,身在異鄉之人的思鄉情。
空:沒有結果的,白白地。作者歌唱鄉樂而不能歸故里,鄉樂本是用來解鄉愁的,但現在一時無法回到故里,更增惆悵,故有“空歌”之嘆。
長松:高大的松樹,古松。

創作背景

是一首紀游之作,作於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春。當時李白漫遊來到南陽(今屬河南),感於此處美景,於是寫下了這首清新俊逸、含蓄雋永的作品。

賞析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南陽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周同賓曾撰文《李白的南陽》,表達南陽的美和李白對南陽、對清冷泉的情有獨鍾——“不能不說到清泠泉。泉在白河岸,豐山麓。李白在那裡看落日,賞寒泉,望雲月,聽松聲,一時心潮難平,落筆寫就《游南陽清泠泉》......幸而李白游過的清泠泉,還在里一直生動清靜;今人想重遊,只能去詩的意境裡尋訪。”

作者李白其長期遊歷各地,對社會生活、人間百態皆多有體驗。公元740年,作者漫遊來到河南南陽,在南陽寺側見到了現今渠江流域著名的甘泉——清泠泉。作者深深陶醉於那如詩如畫的景色中,彼情彼景和著陣陣松濤,引得他詩情盎然、逸興橫飛,於是觸景生情的寫下了這首《游南陽清泠泉》。

時值夕陽西下,落日的餘暉灑滿天際,映紅了清冷泉的水面。遠處晚霞絢麗,近處波光粼粼,水天一色,襯托著起伏的山巒、婆娑的樹影,山清水秀,壯美絢麗。餘暉雖美卻非常短暫,讓人珍惜。反觀餘暉下流水脈脈的清冷泉,不管日出日落,時光流逝,都靜靜的流淌著,溫婉柔潤,使得作者善感的心靈受到諸多啟迪與慰藉。

美好的時光總是過得飛快,隨著夕陽漸隱,水面粼粼的波光慢慢消失,就好像是夕陽的餘暉追隨著東去的流水,一同消失不見。此情此景不禁讓作者想到了自己——一個常年遊歷四方、飄蕩在外的遊子,不管行多遠、走多久,那顆思鄉眷土之心總是如影隨形,恰似此刻的餘暉逐流水。

伴隨著夕陽的消失,一輪明月漸漸顯露於天際。而此刻,早已觸景生情的作者心潮澎湃,不能自己,望著雲際的明月,不禁引吭高歌,以解思鄉之情。而此刻的古松竟然也和著歌聲呼嘯不已,如同體會到作者的心情似的。

縱觀此詩,不僅寫出了詩人對清泠泉周邊景物的喜愛,同時落日餘暉、松聲月色更是勾起了詩人那拳拳思鄉之情。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1310篇詩文

猜您喜歡

從岐王過楊氏別業應教

唐代王維

楊子談經所,淮王載酒過。
興闌啼鳥換,坐久落花多。
徑轉回銀燭,林開散玉珂。
嚴城時未啟,前路擁笙歌。

浣溪沙·初夏夜飲歸

明代陳繼儒

桐樹花香月半明,棹歌歸去蟪蛄鳴。曲曲柳灣茅屋矮,掛魚罾。
笑指吾廬何處是?一池荷葉小橋橫。燈火紙窗修竹里,讀書聲。

游南陽清泠泉

唐代李白

惜彼落日暮,愛此寒泉清。
西輝逐流水,蕩漾遊子情。
空歌望雲月,曲盡長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