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虞美人·玉闌乾外清江浦

宋代李廌

玉闌乾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好風如扇雨如簾,時見岸花汀草、漲痕添。(闌:欄)
青林枕上關山路,臥想乘鸞處。碧蕪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時涼夢、到南州。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獨倚欄桿向遠處望去,清江浦在哪裡呢?大雨迷濛,連天涯都一片蒼茫。好風像扇子,好雨似掛著的珠簾。只見岸上紅花開放,汀洲覆滿綠草,浸水的印痕在不斷上漲。
想像自己的夢魂進入了關山之路,那遊冶的舊處在哪裡呢?如今只剩夢影依稀,不堪回首。碧綠的平野延伸至天際,引起離人無盡的歸思。只有在偶然的美夢中,才能回到長期思念的南方。

注釋
①清江浦:清江,又名沙河,在今江蘇淮陰市北淮河與運河會合處。浦,水濱。
②渺渺:形容雨大,迷漾一片。
③汀草,水邊的野草。
④青林:喻夢魂。
⑤乘鸞:指仙遊。秦穆公女弄玉好樂,蕭史善簫,穆公為築鳳樓,二人吹簫,鳳凰來集,遂乘而仙去。據《集仙錄》載,“天使降時。鸞鶴千萬,眾仙畢至,高者乘鸞,次者乘麒麟,次乘龍。”
⑥南州:南方。

鑑賞

這首詞,是寫春夏之交的雨景並由此而勾起的懷人情緒。

上片從近水樓台的玉闌乾寫起。清江煙雨,是闌乾內人物所接觸到的眼前景物;渺渺天涯,是一個空遠無邊的境界。“好風如扇”比喻新穎,未經人道,春夏之交,往往有這樣的景色。陶淵明“春風扇微和”的扇字是動詞,作虛用;這裡的扇是名詞,作實用;同樣給人以風吹柔和的感覺。“雨如簾”的繪景更妙,它不僅曲狀了疏疏細細的雨絲,像後來楊萬里詩“千峰故隔一簾珠”那樣地落想;而且因為人在玉闌乾內,從內看外,雨絲就真像掛著的珠簾。“岸花汀草、漲痕添”,也正是從隔簾看到。“微雨止還作”(蘇東坡句),是夏雨季節的特徵。一番雨到,一番添上新的漲痕,所以說是“時見”。“漲痕添”從“岸花汀草”方面著眼,便顯示了一種幽美的詞境。這是精細的描繪,跟一般寫壯闊的江漲氣勢採用粗線條勾勒的全不相同。

下片由景入情。見到天涯的雨,很自然地會聯想到離別的人,一種懷人的孤寂感,不免要湧上心頭,於是幻想就進入了枕上關山之路。只有模糊的夢影可以回憶乘鸞的舊蹤。碧蕪千里的天涯,自然引起“王孫游兮不歸”的悠悠之思呢。可是溫馨的會面,在夢裡也不可能經常遇到。“惟有霎時涼夢、到南州”,這么一結,進一層透示這僅有的一霎歡娛應該珍視,給人的回味是悠然不盡的。

這首詞雖是相思懷人之作,但格調清朗疏淡,沒有一絲纏綿悱惻的淒清,在同類題材中不多見,在一定程度上開拓了詞境。

藝術手法上,這首詞層次分明,對比鮮明;上片寫白天,下片寫晚上;上片寫景,下片抒情。

李廌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陝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436篇詩文

猜您喜歡

清平樂·秋光燭地

宋代陳師道

秋光燭地。簾幕生秋意。露葉翻風驚鵲墜。暗落青林紅子。
微行聲斷長廊。熏爐衾換生香。滅燭卻延明月,攬衣先怯微涼。

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張園賞海棠作

宋代管鑒

春陰漠漠。海棠花底東風惡。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綠尊細細供春酌。酒醒無奈愁如昨。殷勤待與東風約。莫苦吹花,何似吹愁卻。

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

宋代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