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不解風情的東風吹來,輕拂著她的裙衩。在寂寞的夜裡,背靠著絲紗的燈罩,映照出纖細身影。
沉香燃盡,煙氣也已消散,露珠滴落在成對的鴛鴦瓦上。夜裡天氣變得寒冷,但立於櫻桃樹下面花蕾的香氣卻愈加宜人。
注釋
①東風:即春風。
②湘裙:湖綠色的裙子。
③衩:為衣裙下邊的開口。
④紗籠:一種以紗製成的罩子,用以罩在熏爐外面。
⑤爇(ruò):燃燒。
⑥水沉:即水沉香、沉香。
⑦鴛鴦(yuān yāng)瓦:成雙成對的瓦,兩兩相扣,如同相依的鴛鴦。
⑧花骨:花枝。
創作背景
二十歲的納蘭性德娶兩廣總督、兵部尚書盧興祖之女盧氏為妻。少年夫妻無限恩愛,可惜好景不長,美好的生活只過了短短三年,愛妻便香消玉殞了。這首詞作於妻子盧氏死後,敘述了詞人淒清孤苦的鰥居生活。賞析
這首詞的主題為詠愁之曲,詞人上片畫人,下片寫景,無一愁嘆之詞,卻處處滲透著情愁的氣息,字裡行間讓讀者感同身受。
詞的上片,詞人勾勒出一位淺淺女子的哀婉傷春形象。在這裡,詞人沒有直接描繪女子的容貌,而是以清朝貴族女子的平素所穿的湘裙和其纖纖腰身人手,從側面展現出女子的姿態容貌,說明此女的俊秀與溫柔。下句“獨夜背紗籠,影著纖腰畫”則交代了時間是晚上,春夜裡女子一人在室,細看女子姿態,背靠著絲紗的燈罩,燈光勾勒出女子的纖腰,孤獨一影,動靜映襯,此畫面靜謐優美儼然一副思婦相。讓人想入畫探視,猜想女子為何人而愁,在這孤獨的夜裡一個人難訴愁情。上片幾筆文字落在女子身上之物,而非景物描寫,在於刻畫女子形象,給讀者以朦朧之女子容顏,清晰之愁情絲緒。此謂畫人。
下片文筆重在寫景,描寫女子身邊環境。景入眼眸的是沉香燃盡的一瞬,香菸裊裊升騰,然後彌散在空氣中,猶如女子的愁絲飄散,煙已斷,情不斷。此處說明夜已深,女子還在孤獨徘徊。鴛鴦瓦自成雙。而女子卻是形單影隻。此處以雙反襯單、以喜襯悲的效果油然而生。已是愁情極致,卻還有“花骨冷宜香,小立櫻桃下”的冷美景象。下片皆是景物描寫,但是詞人以花骨比喻女子,立於櫻桃花下,靜謐而清俗,因愁情而美麗動人。以景喻人,此謂寫景。
整首詩在畫面上,冷靜優美,刻畫人物形象上沒有冗長的詞句,寥寥數筆勾畫出內涵豐富女子,筆法細膩。在環境的襯托與渲染上更是給形象增添了愁緒的內涵,讓讀者通過環境這一介質直通女子的心裡。
人道橫江好,儂道橫江惡。
一風三日吹倒山,白浪高於瓦官閣。
海潮南去過潯陽,牛渚由來險馬當。
橫江欲渡風波惡,一水牽愁萬里長。
橫江西望阻西秦,漢水東連揚子津。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風愁殺峭帆人。
海神來過惡風回,浪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