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出關

清代徐蘭

憑山俯海古邊州,旆影翻飛見戍樓。
馬後桃花馬前雪,出關爭得不回頭?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古老的邊地州城背山面海,旌旗在戍防城樓上隨風翻卷。
座騎後的土地正是桃花盛開的春天,座騎前的關外卻依然飄飛著雪花、寒威肆虐,出關的將士又怎能不回頭留念呢。

注釋
關:指居庸關。
旆(pèi):旌旗。

賞析

居庸關在今北京市昌平縣西北。徐蘭為清宗室安郡王(疑即瑪爾渾)幕僚期間,於康熙三十五年(1696)清帝統兵征噶爾丹時,隨安郡王出塞,由居庸關至歸化城。此即是隨軍出塞時作。詩中描寫了出關所見景色,抒寫了出征土卒懷土戀鄉的感情。

前兩句,有版本“將軍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其中的“此”字原缺,此據詩意補出。前兩句寫“出居庸關”之前士卒的心理。“封侯”,從字面說,是指當上大官;就其實質而言,則是指馳騁疆場,功業有成。前兩句意思是說,將軍將在邊地的戰鬥中建立功勳,這對於士卒說來,自然是一個很大的鼓舞,意味著士卒也將有立功的機會,因而急於奔赴邊地,而無意於逗留不前。

後兩句,則是寫臨出居庸關時的情況和心情。“出”字原缺,此據喀《清詩別裁》補出。“馬後桃花”,意謂關內正當春天,溫暖美好;“馬前雪”,是說關外猶是冬日,嚴寒可怖。因而,無心在征途上逗留的士卒,在臨出關的剎那,卻不禁猶豫了起來,不自覺地回過頭來再看一眼關內的景色。此詩對土卒內心世界的開掘是相當深入的,詩中不作靜態的描繪,而是將人物置於特定的環境之中,從環境的變化相應寫到士卒心態的改變:當立功邊塞的機會在前方等待時,士卒一往無前,充滿豪情;而當即將出關、遠離故土時,又難免生出柔情,回頭顧盼。詩中的主人公,既不是甘心老死於槽櫪之下的駑駘之輩,也不是只會行軍打仗而缺乏真情實感的戰爭工具。豪情與柔情、為國捐軀與懷土戀鄉,兩種對立的感情,在人物身上得到了相當和諧的統一。

全詩最動人的是三四兩句。尤其是第三句,將“馬前”、“馬後”寫成兩個不同的世界,更是石破天驚的奇思妙筆。在具體寫法上,這一句也很有特色:“馬後桃花”與“馬前雪”,是對比;以馬概人,則又有所省略。沈德潛稱讚此詩說:“眼前語便是奇絕語,幾於萬口流傳。此唐人邊塞詩未曾到者。”(《清詩別裁》)徐蘭是一個愛作驚人語的詩人,他在《歸化城雜詠》中也有類似的詩句:“後騎解衣風柳下,前軍墮指雪花中。”“奇絕”的“眼前語”的獲得,歸根結底是由於詩人有邊塞生活的獨特體驗,故能子唐人邊塞詩之外開拓出新的境界。而從意象與用詞而言,或許還受到過唐人權德輿的“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嶺上逢久別者又別》)與馬戴的“馬頭沖雪過臨洮”(《出塞詞》)的啟發。

沈德潛在《清詩別裁》中,將此詩的題目改為《出關》,將前兩句改成“憑山俯海古邊州,旆影風翻見戍樓”。從詩句本身說,首句寫靜,次句寫動,對環境描寫與氛圍渲染的表現都相當成功。但“憑山”句將所出之“關”,明白寫成了山海關,這與詩人此次隨軍出征的路線不合,是不應該當作徐蘭的創作來欣賞的,故為本文所不取。

徐蘭

江蘇常熟人,字芬若,一字芝仙,號芸軒。流寓北通州。詩得王士禛指授。畫工花卉,尤長白描人物。交遊甚廣,曾與王翬、王原祁等二十九人合作《芝仙書屋圖》,題跋者六十人。卒年七十餘。有《出塞詩》、《芝仙書屋集》。► 0篇詩文

猜您喜歡

短歌行贈王郎司直

唐代杜甫

王郎酒酣拔劍斫地歌莫哀!我能拔爾抑塞磊落之奇才。
豫章翻風白日動,鯨魚跋浪滄溟開。且脫佩劍休徘徊。
西得諸侯棹錦水,欲向何門趿珠履?
仲宣樓頭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

堂成

唐代杜甫

背郭堂成蔭白茅,緣江路熟俯青郊。
榿林礙日吟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暫止飛烏將數子,頻來語燕定新巢。
旁人錯比揚雄宅,懶惰無心作解嘲。

發歸瀨三瀑布望兩溪詩

南北朝謝靈運

我行乘日垂,放舟候月圓。
沫江免風濤,涉清弄漪漣。
積石竦兩溪,飛泉倒三山。
亦既窮登陟,荒藹橫目前。
窺岩不睹景,披林豈見天。
陽烏尚傾翰,幽篁未為邅。
退尋平常時,安知巢穴難。
風雨非攸吝,擁志誰與宣。
倘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