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論詩三十首·二十三

金朝元好問

曲學虛荒小說欺,俳諧怒罵豈詩宜?
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卻雅言都不知。

簡析

根據理解,結合注釋46及郭紹虞《中國歷代文論選》,第二句“俳優”應為“俳諧”。

曲學,鄉曲簡陋的學問。虛荒,虛假荒謬。小說,無足輕重之說。欺,欺人騙世。

這首是排斥俳諧怒罵的不良習氣,體現元好問尚雅的旨趣。我國自古就有“詩莊”的傳統,語言莊重而優雅是古典詩歌的特色。詼諧遊戲和詈罵的文字被認為難登大雅之堂的。把文章當作遊戲、調笑的工具,初見杜甫《戲作俳諧體遣悶》、李商隱《俳諧》,到晚唐時仿效的人便多起來。嚴羽《滄浪詩話》稱宋詩“其末流甚者,叫囂怒張,殊乖忠厚之風,殆以罵詈為詩”。黃庭堅《答洪駒父書》“東坡文章妙天下,其短處在好罵,慎勿襲其軌也”。蘇軾卻認為嬉笑怒罵可成文章,《續資治通鑑》卷八十六云:“軾與弟轍,師父洵為文,常自謂文章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雖嬉笑怒罵之辭,皆可書而誦之。”

但是元好問尊奉的是儒家的“溫柔敦厚”、“思無邪”、“發乎情,止乎禮儀”的詩教理論,要求語言符合雅正的標準。因此,元好問不同意蘇軾的觀點,批評了“俳諧怒罵”的語言風格。元好問認為“曲學虛荒”,“小說欺”,謹奉儒家詩教,這也體現了他保守的一面。

元好問

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於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鬱,並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525篇詩文

猜您喜歡

論詩三十首·其十

金朝元好問

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
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砆。

論詩三十首·十九

金朝元好問

萬古幽人在澗阿,百年孤憤竟如何?
無人說與天隨子,春草輸贏較幾多?

論詩三十首·其三

金朝元好問

鄴下風流在晉多,壯懷猶見缺壺歌。
風雲若恨張華少,溫李新聲奈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