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浣溪沙·已慣天涯莫浪愁

清代納蘭性德

已慣天涯莫浪愁,寒雲衰草漸成秋。漫因睡起又登樓。
伴我蕭蕭惟代馬,笑人寂寂有牽牛,勞人只合一生休。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已經習慣了天涯路遠的奔波,沒必要再添加無謂的憂愁。天又冷了,草又衰了,又是一年秋天來臨。不要因為醒來的滿心愁緒而又去登樓遠眺。
一生勞碌,陪伴我的只有代地的老馬。就連天上一年才能相聚一次的牛郎也在笑話我的形單影隻。憂勞之人只求走完自己的一生才能好好休息。

注釋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分平仄兩體,字數以四十二字居多。此詞為平韻四十二字型。
浪愁:空愁,無謂地憂愁。宋楊萬里《無題》:“渠儂狡獪何須教,說與旁人莫浪愁。”
漫:副詞,休、莫、不要。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對月》:“牛女漫愁思,秋期猶渡河。”
蕭蕭:形容馬嘶鳴聲。代馬:北方所產之馬。代,古代郡地,後泛指北方邊塞地區。曹植《朔風》: “仰彼朔風,用懷魏都。願騁代馬,倏忽北徂。”劉良註:“代馬,胡馬也。”
寂寂:形容寂靜。牽牛:即牽牛星,俗稱牛郎星。此謂天上的牛郎尚與織女一年一度相會,而作者卻難以與妻子團聚,故而這人間的“寂寂”連牛郎也為之發笑。
勞人:憂傷之人,這裡為自指。《詩經·小雅·巷伯》: “驕人好好,勞人草草。蒼天蒼天,視彼驕人,矜此勞人。”高誘《淮南子》註: “‘勞,憂也。’‘勞人’即憂人也。”

創作背景

此詞當作於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後的一個七夕,其時納蘭性德身處牧場,有感於分離而作此詞。康熙十九年(1680年)前後,納蘭性德由司傳宣改經營內廄馬匹,常至昌平、延慶、懷柔、古北口等地督牧。

賞析

此篇頗含怨情,深切表達出詞人長期扈從天涯,有家不得歸、有妻不得伴的隱恨。

上闋開篇,“已慣天涯莫浪愁”,起句便情思精緻。詞人十分厭惡年年羈旅天涯的生活,這裡故作反語。他告誡自己,已經習慣了離別,便不必隨便懷愁了。“莫浪愁”三字恰恰說明他正在“愁”,“莫”字只是無力的安慰罷了。“寒雲衰草漸成秋”,眼見這淒清景色,又不禁使人愁思滿眼。“漫因睡起又登樓”,還是睡吧,不要因為輾轉反側難眠又去登上小樓,以免遙望家鄉,心中徒增悲傷。縱然登樓遠望,隔著千山萬水也是不可能望得到燈下的妻子的。

下闋烘托出“愁”,並點明“愁”之原因。“伴我蕭蕭惟代馬”,詞人行役邊塞,陪伴他的唯有代地的戰馬,故覺“蕭蕭”。“笑人寂寂有牽牛”,七夕佳節,天上的牛郎和織女天河歡會,世間多少男女執手遙望,而自己與妻子卻天各一方,無法團聚,表現了詞人有妻不得伴的寂寂之情,連牛郎見了都不禁會發笑。這兩句刻畫詞人“寂寂”之心境形象生動而真切。身邊唯戰馬相伴,天上有牽牛笑窺,孤獨寂寞淒涼的心境就形象地描繪出來了。末句的“勞人只合一生休”是一句牢騷之語,表達了詞人的埋怨之情。這句全是牢騷與怨氣,是全詞的高潮。

此詞在自嘲的口吻中流露出對護衛生涯長期羈旅的厭倦,尤其是結句,表達出滿腹的牢騷與怨氣以及羈旅的勞苦。長年累月地奔波,身心勞頓,又不得不與親人離散。這相思鬱結之情讓納蘭備受煎熬,因此更煩悶於無休止的羈旅。詞中幽怨隱恨的情感溢滿了全文,表達了詞人那時最真切的思念之情。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箇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於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於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嚮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於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284篇詩文

猜您喜歡

好事近·汴京賜宴聞教坊樂有感

宋代韓元吉

凝碧舊池頭,一聽管弦淒切。多少梨園聲在,總不堪華發。
杏花無處避春愁,也傍野煙發。惟有御溝聲斷,似知人嗚咽。

臨江仙·疾愈登望湖樓贈項長官

宋代蘇軾

多病休文都瘦損,不堪金帶垂腰。望湖樓上暗香飄。和風春弄袖,明月夜聞簫。
酒醒夢回清漏永,隱床無限更潮。佳人不見董嬌饒。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憐宵。

點絳唇·花信來時

宋代晏幾道

花信來時,恨無人似花依舊。又成春瘦,折斷門前柳。
天與多情,不與長相守。分飛後,淚痕和酒,占了雙羅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