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李雲南征蠻詩

唐代高適

天寶十一載,有詔伐西南夷,右相楊公兼節制之寄,乃奏前雲南太守李宓涉海自交趾擊之。道路險艱,往複數萬里,蓋百王所未通也。十二載四月,至於長安,君子是以知廟堂使能,李公效節。適忝斯人之舊,因賦是詩。

聖人赫斯怒,詔伐西南戎。
肅穆廟堂上,深沉節制雄。
遂令感激士,得建非常功。
料死不料敵,顧恩寧顧終。
鼓行天海外,轉戰蠻夷中。
梯巘近高鳥,穿林經毒蟲。
鬼門無歸客,北戶多南風。
蜂蠆隔萬里,雲雷隨九攻。
長驅大浪破,急擊群山空。
餉道忽已遠,懸軍垂欲窮。
精誠動白日,憤薄連蒼穹。
野食掘田鼠,晡餐兼僰僮。
收兵列亭堠,拓地彌西東。
臨事恥苟免,履危能飭躬。
將星獨照耀,邊色何溟濛。
瀘水夜可涉,交州今始通。
歸來長安道,召見甘泉宮。
廉藺若未死,孫吳知暗同。
相逢論意氣,慷慨謝深衷。

注釋

⑴李雲南:即李宓,曾任侍御史,劍南留後。蠻:即南詔。
⑵楊公:即楊國忠。
⑶交趾:古縣名,在今越南河內西北。
⑷百王:歷代帝王。
⑸廟堂:朝廷。
⑹忝:有愧於。
⑺赫斯怒:勃然大怒。
⑻節制:節度使的簡稱,即楊國忠。
⑼天海:洱海,在今雲南大理、洱源兩縣市間。
⑽梯巘:險峻的山。
⑾北戶:房門北向,古代交趾一帶習俗,指南越之地。
⑿蜂躉:代指南蠻軍隊。
⒀動白日:典出《史記·鄒陽列傳》。
⒁晡:申時。僰僮:被掠賣為童僕的僰人。
⒂亭堠:瞭望的崗樓建築。
⒃飭躬:整飭其身,端正其心。
⒄交州:交趾郡。
⒅甘泉宮:在今陝西淳化西北甘泉山。
⒆孫吳:著名軍事家孫武吳起
⒇謝:慚愧。深衷:內心,衷情。

創作背景

根據前小序可知:公元752年(天寶十一載),楊國忠奏請由李宓出征南詔。此戰異常艱苦,轉戰行程達數萬里之遙。幾經周折,李宓於公元753年(天寶十二載)四月回到長安,向詩人自述其征戰之慘烈,詩人為之感動而作此詩。

簡析

征南詔這場戰爭是楊國忠把持朝政,為博名邀功而隨意派遣邊鄙一太守盲目攻擊周邊弱小民族的冒失行為。事先沒有經過仔細調查,事中又不能隨機應變,導致了這場戰爭大敗的滅頂之災。然而這些內幕則不是高適所能深知,或者雖知而不敢言,但中所描述的山窮水盡的情形,所歌頌戰士們無所畏懼的氣概,的確盪氣迴腸,足以警戒世人,發人深省。

在這首詩中,詩人目的不在分析這場戰爭的前因後果和成敗得失,而在稱讚戰士們為國赴難,不顧自身安危的慷慨激昂的感人舉動。但詩人選取這么一個材料,卻只是為了表達如此片面的見解,不免有掛一漏萬之嫌,十分書呆子氣,給人一種本末倒置之感,這自然是詩人見識為時代和自身經曆局限所致。

高適

高適

高適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世稱“高常侍”。 作品收錄於《高常侍集》。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其詩作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226篇詩文

猜您喜歡

效古詩

南北朝范雲

寒沙四面平,飛雪千里驚。
風斷陰山樹,霧失交河城。
朝驅左賢陣,夜薄休屠營。
昔事前軍幕,今逐嫖姚兵。
失道刑既重,遲留法未輕。
所賴今天子,漢道日休明。

七律·長征

現代毛澤東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梅花嶺記

清代全祖望

順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圍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勢不可為,集諸將而語之曰:“吾誓與城為殉,然侖皇中不可落於敵人之手以死,誰為我臨期成此大節者?”副將軍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當以同姓為吾後。吾上書太夫人,譜汝諸孫中。”

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諸將果爭前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