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一叢花》典範詞作

一叢花 其二

明代顧璘

凌波何處見銖衣。池畔月明時。春風莫作顛狂態,好堪耐、璚雪葳蕤。

樓上笛殘,隴頭書遠,人在楚雲西。

一叢花 梨花將謝漫賦

清代張慎儀

小園花事太匆匆。渾不見春紅。沉沉院落溶溶月,隔珠簾、一樣玲瓏。

雅素不妝,穠華汰盡,悄倚粉牆東。

冰魂飄泊尚流蹤。蝶意也都慵。重門雲護無人到,只詩情、息息相通。

冷雪幾枝,余香一線,無語咒斜風。

一叢花 並蒂蓮

清代曹貞吉

碧幢翠蓋舞風輕。照水兩亭亭。金塘好暖鴛鴦睡,孤飛下、宿鷺還驚。

漢殿雙棲,江東並嫁,一樣曉妝明。

更疑人傍楚皋行。解佩悄無聲。紅衣對拂光凌亂,平分取、玉露金莖。

臂是同彎,心憐共苦,絲引暗愁生。

一叢花

當代蔡淑萍

輕陰漠漠意重重,信步小園中。枝頭葉暗霜痕在,換新綠、何處東風?

寒石凍苔,憑誰記省,當日舊遊蹤?

月門半掩小橋弓,溪水尚淙淙。臨流且莫驚雙鬢,少年事,都已朦朧。

行過曲廊,回眸恍惚,碧樹綴千紅。

一叢花(杏花)

宋代趙長卿

柳鶯啼曉夢初驚。香霧入簾清。胭脂淡注宮妝雅,似文君、猶帶春酲。芳心婉娩,媚容綽約,桃李總消聲。
相如春思正索索。無奈惜花情。曲欄小檻幽深處,與殷勤、遮護娉婷。姚黃魏紫,十分顏色,終不似輕盈。

一叢花

宋代程垓

傷春時候一憑闌。何況別離難。東風只解催人去,也不道、鶯老花殘。青箋未約,紅綃忍淚,無計鎖征鞍。
寶釵瑤鈿一時閒。此恨苦天慳。如今直恁拋人去,也不念、人瘦衣寬。歸來忍見,重樓淡月,依舊五更寒。

一叢花 題西寧長春寺

明代屈大均

彎頭錦石似天屏。斜對寺門青。人家盡在芙蓉瓣,恨蒼翠、沾濕窗欞。

花半未名,禽多有姓,鎮日共松亭。

天然生就白雲城。萬嶂繞空冥。春歸此地無人見,盡花氣、薰煞仙靈。

香雨漸消,頻生皓月,緩步過前汀。

一叢花 燭花

明代屈大均

初如金粟一絲懸。漸似玉芝鮮。風吹忽變芙蓉朵,喜心小,不作青煙。

春色泥人,殷勤並蒂,膏火莫相煎。

難明不必恨秋天。自有夜光妍。淚珠滴滴成紅豆,欲穿起、寄與嬋娟。

山路遠長,因君報喜,泣盡復嫣然。

一叢花

清代汪東

今年草草負佳期。長日掩朱扉。斜風橫雨疏簾畔,看繁艷、漸換青枝。

鶗鴂亂鳴,芳菲易失,猶道不如歸。

歸家初過海棠時。花蒂尚垂絲。絲牽應解東君意,似縈戀、還帶愁滋。

千載寫真,粉光如在,唯可付徐熙。

一叢花 湘友侄手掣金粟釵見贈,以此酬之

清代陳素貞

湘簾才捲曉風輕。芳徑嫩寒生。綠窗人起銖衣薄,倚妝閣、無限幽情。

金粟正開,和煙帶露,剪取一枝馨。

蠻環雅制最玲瓏,巧樣更翻新。攢成寶鈿餘香沁,恰相稱、斜插鬟雲。

點上濕螢,飛來瘦蝶,秋思十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