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叢花 其二
明代:顧璘
凌波何處見銖衣。池畔月明時。春風莫作顛狂態,好堪耐、璚雪葳蕤。
樓上笛殘,隴頭書遠,人在楚雲西。
一叢花
清代:梁啟勛
尊前誰唱短因緣。輕幘倚嬋娟。眉兒學得新宮樣,畫堂上、銀燭高懸。
玉樹後庭,霓裳水調,和淚肆華筵。
繁弦急管舞蹁躚。翠袖落雙纏。天涯留得琵琶在,意惆悵、閒話龜年。
愁值亂離,驚殘雙鬢,回首望烽煙。
一叢花·木筆,依淮海體
清代:章鈺
問渠何事也書空。箋與碧翁翁。掞天麗藻憑誰賞,好訊息、還報東風。
塵濯絳和,香籠璧沼,權領管城封。
朝雲花片寄無從。寶帚肖橫縱。初開第一留標格,忍重賦、照殿春紅。
回首夢中,而今何似,愁殺老文通。
一叢花(杏花)
宋代:趙長卿
柳鶯啼曉夢初驚。香霧入簾清。胭脂淡注宮妝雅,似文君、猶帶春酲。芳心婉娩,媚容綽約,桃李總消聲。
相如春思正索索。無奈惜花情。曲欄小檻幽深處,與殷勤、遮護娉婷。姚黃魏紫,十分顏色,終不似輕盈。
一叢花 詠紅白桃花
清代:周貽繁
紅兒醉倚雪兒醒。誰似此娉婷。東風解釋凋零恨,倒金罍、快意怡情。
月窟移來,赤城留得,莫道不分明。
濛濛細雨濕無聲。嬌靨帶愁輕。仙源舊跡憑誰問,倚雕欄、對影盈盈。
一樣情懷,兩般風韻,各自可憐生。
一叢花
當代:蔡淑萍
輕陰漠漠意重重,信步小園中。枝頭葉暗霜痕在,換新綠、何處東風?
寒石凍苔,憑誰記省,當日舊遊蹤?
月門半掩小橋弓,溪水尚淙淙。臨流且莫驚雙鬢,少年事,都已朦朧。
行過曲廊,回眸恍惚,碧樹綴千紅。
一叢花•閨情
明代:董以寧
銀華九寸水溶溶。長自映芙蓉。春風一夜吹愁去,相看處、漸覺眉松。
浮渲才梳,方空新換,不似舊時慵。
筆床簫局幾塵封。閒情拂拭中。捲簾欲放遊絲入,相看處、重憶春風。
草綠無痕,花紅未落,不見去來蹤。
一叢花
清代:吳綃
天空露爽火西流。籬下一叢秋。翠綃香澹黃花早,聽絡幃啾啾。
隴水悲涼,衡鴻淒側,種種助人憂。風清月冷旅窗幽。
何處弄箜篌。如思似怨聲忉怛,卻難怪、宋玉多愁。
腸斷王孫,魂消蝶夢,百憾在心頭。
一叢花 又一體
清代:吳綃
畫梁春晝燕來時。桃李一枝枝。愁腸似柳千絲亂,只幾日、瘦了腰肢。
午夢乍回,湘簾不捲,一晌是誰知。
蘭膏紅豆記相思。拈著皺雙眉。鵲聲報盡都無準,妒粉蝶、對舞遲遲。
鸞鏡塵生,鴛衾香冷,紅淚滴燕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