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叢花 燭花
明代:屈大均
初如金粟一絲懸。漸似玉芝鮮。風吹忽變芙蓉朵,喜心小,不作青煙。
春色泥人,殷勤並蒂,膏火莫相煎。
難明不必恨秋天。自有夜光妍。淚珠滴滴成紅豆,欲穿起、寄與嬋娟。
山路遠長,因君報喜,泣盡復嫣然。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學者、詩人,與陳恭尹、梁佩蘭並稱“嶺南三大家”,有“廣東徐霞客”的美稱。字翁山、介子,號萊圃,漢族,廣東番禺人。曾與魏耕等進行反請活動。後為僧,中年仍改儒服。詩有李白、屈原的遺風,著作多毀於雍正、乾隆兩朝,後人輯有《翁山詩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廣東新語》及《四朝成仁錄》,合稱“屈沱五書”。► 21篇詩文
河傳
明代:屈大均
芳草。芳草。萋萋官道。恨爾如煙。一春相逐夕陽邊。
揚鞭。趁晴天。
天愁卻比人愁重。雨如夢。暗把韶光送。東風休作花落媒。
吹來。含啼向酒杯。
閒雲
明代:岳正
閒雲不作雨,天意恣悠揚。變化隨風勢,浮華借日光。
最宜真逸玩,不慰老農望。薄暮渾忘散,依依綴月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