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7 / 11頁

新唐書·列傳·卷八十五

員外郎。 溫藻翰精富,一時流輩推尚。性險躁,譎詭而好利,與竇群、羊士諤相昵。群 為御史中丞,薦溫知雜事,士諤為御史,宰相李吉甫持之,久不報,溫等怨。時吉 甫為宦侍所抑,溫乘其間謀逐之。會吉甫病,夜召術士宿於第,即捕士掠訊,且奏 吉甫陰事。憲...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八十八

宗、田緒陰相結,欲 久連兵以固其位。戡始陰爭不從,則於會肆言以折之,從史始若受其言,後偃蹇不 軌,戡遂以疾歸洛陽。未幾,李吉甫鎮揚州,表置幕府,戡未應。從史曰:“是欲 舍我而從人邪?”即誣以事,奏三上,詔以衛尉丞分司東都。自貞元後,帥鎮劾奏...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八十九

輒去,侍養於家。父喪,負土作冢,貌力癯忄叕,見者憂其死孝。觀 察使薛苹表上至行,詔刺史弔問,賜粟帛,旌闕其閭。淮南節度使李吉甫表授太子 文學,兼集賢校理。會入輔政,擢為右補闕,遷直學士,充皇太子、諸王侍讀,因 著《太子諸王訓》十篇。 穆宗立...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九十

。 憲宗即位,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遷門下侍郎。始,盧從史陰與王 承宗連和,有詔歸潞,從史辭潞乏糧,請留軍山東。李吉甫密譖絪漏言於從史,帝 怒,坐浴堂殿,召學士李絳語其故,且曰:“若何而處?”絳曰:“誠如是,罪當 族。然誰以聞陛下者...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九十一

其婿翰林學士獨孤郁以嫌 自白。憲宗見郁文雅,嘆曰:“德輿有婿乃爾!”時岐陽公主,帝愛女。舊制,選 多戚里將家,帝始詔宰相李吉甫擇大臣子,皆辭疾,唯悰以選召見麟德殿。禮成, 授殿中少監、駙馬都尉。太和初,由澧州刺史召為京兆尹,遷鳳翔忠武節度使... 閱讀全文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新唐書·列傳·卷九十二

額 月進為羨餘,歲百萬緡。自淮南還,獻玉帶十有三、銀碗數千、綾四十萬,遂再得 相雲。 起,字舉之,釋褐校書郎,補藍田尉。李吉甫闢為淮南掌書記,以殿中侍御史 入兼集賢殿直學士。元和末,累遷中書舍人。數上疏諫穆宗畋游事,歲中考第一。 錢徽坐貢舉...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九十四

交辟,不就。四遷考功員外郎。吏部侍郎鄭珣瑜委垍校辭判,研核精密,皆值才實。 憲宗元和初,召入翰林為學士,再遷中書舍人。李吉甫始執政,以情謂垍曰:“吾 落魄遠裔,更十年,始相天子,比日人物,吾懵不及知;且宰相職當進賢任能,君 精鑒,為我言之...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九十五

城郡公。 元和八年,大水壞廬舍,溺居人,以檢校尚書左僕射兼左龍武統軍召還京師。 始,憲宗惡昌裔自立,欲召之而重生變,宰相李吉甫曰:“陛下乘人心愁苦可召也。” 遂以韓皋代之。至長樂驛,知帝意,因稱風眩臥第。歲中卒,贈潞州大都督,謚曰 威。 范...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九十六

略。客江海上,時時高論,人謂狂生。 吳少誠跋扈蔡州,元卿以褐衣見,署劇縣,俄召入幕府。又事少陽。每奏事至京師, 頗為宰相李吉甫慰納。元卿還,與少陽言君臣大義以動其心,賊黨惡而共構之,判 官蘇肇保救,乃免。然元卿陰橈少陽事,而輸款朝廷。及元濟...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九十九

嗣襄王 亂,叢客死太原。 李宗閔,字損之,鄭王元懿四世孫。擢進士,調華州參軍事。舉賢良方正,與 牛僧孺詆切時政,觸宰相,李吉甫惡之,補洛陽尉。久流落不偶,去從籓府辟署。 入授監察御史、禮部員外郎。裴度伐蔡,引為彰義觀察判官。蔡平,遷駕部郎中...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