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種。(馬國翰。濟南刻本。)《諸子平議》三十五卷。(今人。《俞氏叢書》本。)──右周秦諸子《鬻子》、《子華子》皆偽書,《尉繚子》尤謬,不錄。《六韜》、《關尹》、《鄧析》、《燕丹》,偽而近古。儒家第二(《曾子》、《子思子》,乃宋汪晫割裂輳合,... 閱讀全文
經》朱注。《書經》朱熹婿蔡沉注。《春秋》今從胡傳。《禮記》陳皓注。皓字青蓮,以其娶再醮,故不入孔廟。武經七書孫子、吳子、尉繚子、司馬兵法、李靖、三略、六韜。佶屈聱牙韓愈《進學解》曰:“周誥殷盤,佶屈聱牙;《春秋》謹嚴;左氏浮誇;《易》奇而法... 閱讀全文
十五年四月,兵部議以武學太窄,請拓其制,改建於大興隆寺故址。上命會禮工二部共議,皆言宜仿唐制,立武成王廟,其配食者,益以尉繚子、黃石公、李廣、趙充國,宋將則增韓世忠、岳飛,本朝則徐達、常遇春、張玉、湯和配享,每年夏秋致祭,至仲冬,請車駕幸學... 閱讀全文
北:雙溝,蔡故渠。水經注“沙水逕裘氏亭西,澹臺子羽冢東”者,半截河出焉,西南入尉氏。縣驛一。尉氏沖。府西南九十里。城內:尉繚子台。東:錦被岡。西南:三亭岡。城南:五鳳山。東北:賈魯河自祥符入,右合康溝及大溝新河。水經注“長明溝逕向城北、尉氏... 閱讀全文
:“冠雖穿弊,必戴於頭;履雖五采,必踐之於地。”黃帝曰:“日中必慧,操刀必割。”顏註:此語見《六韜》。主上之操也,語出《尉繚子》。《淮南·詮言訓》曰:“禹決江河,因水也;后稷播種樹榖,因地也;湯、武平暴亂,因時也。故天下可得而不可...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