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5 / 7頁

宋史·志·卷五十八

,皆發明先聖之道,有益學者,久未配食,誠闕典也。請自今春秋釋奠,以孟子配食,荀況、揚雄、韓愈並加封爵,以世次先後,從祀於左丘明二十一賢之間。自國子監及天下學廟,皆塑鄒國公像,冠服同兗國公。仍繪荀況等像於從祀:荀況,左丘明下;揚雄,劉向下;韓... 閱讀全文

宋史·志·卷一百五十五

微纂類義統》十卷陸淳《集傳春秋纂例》十卷又《春秋辨疑》七卷《集注春秋微旨》三卷盧仝《春秋摘微》四卷楊蘊《春秋公子譜》一卷左丘明《春秋外傳國語》二十一卷(韋昭注)柳宗元《非國語》二卷葉真《是國語》七卷馮繼先《春秋名號歸一圖》又《春秋名字同異錄... 閱讀全文

宋史·列傳·卷一百九十二

時宰所惡,主管太平觀。起知廣德軍,視水原為陂塘六百餘所,民無旱憂。一新學舍,因定從祀:自十哲曾子而下七十有一人,又列先儒左丘明而下二十有六人。擢提點江東刑獄。知真州。州當兵沖,瘡痍未瘳。興祖始至,請復一年租,從之。明年再請,又從之。自是流民... 閱讀全文

金史·列傳·卷六十四

稿授書寫,書寫錄潔本呈翰長。汾既為之,殊不自聊。時趙秉文為學士,雷淵、李獻能皆在院,刊修之際,汾在旁正襟危坐,讀太史公、左丘明一篇,或數百言,音吐洪暢,旁若無人。既畢,顧四坐漫為一語云“看”。秉筆諸人積不平,而雷、李尤切齒,乃以嫚罵官長訟於... 閱讀全文

明史·志·卷二十六

稱。改大成殿為先師廟,大成門為廟門。其四配稱復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子、亞聖孟子。十哲以下凡及門弟子,皆稱先賢某子。左丘明以下,皆稱先儒某子,不復稱公侯伯。遵聖祖首定南京國子監規制,制木為神主。仍擬大小尺寸,著為定式。其塑像即令屏撤。春... 閱讀全文

三國演義·第一百二十回

落峴山春。松間殘露頻頻滴,疑是當年墮淚人。”晉主以羊祜之言,拜杜預為鎮南大督荊州事。杜預為人,老成練達,好學不倦,最喜讀左丘明《春秋傳》,坐臥常自攜,每出入必使人持《左傳》於馬前,時人謂之“左傳癖”。及奉晉主之命,在襄陽撫民養兵,準備伐吳。... 閱讀全文

羅織經·閱人卷第一

人之情多矯,世之俗多偽,豈可信乎?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恥其匿怨而友人也。人者多欲,其性尚私。成事享其功,敗事委其過,且聖人弗能逾者,概人之本然也。多欲則貪,尚私則枉,其罪遂生。民之畏懲,吏之懼禍,或以斂行;但有... 閱讀全文

明儒學案·三原學案·端毅王石渠先生恕

亦不外是矣。與下文“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文勢相同。《集註》言“知性乃能盡心”,不無顛倒。春秋《春秋》者,孔子因左丘明所作《魯史》而修之也。何為以左氏為《傳》,而以公羊榖梁並行,謂之《三傳》乎?今觀公、榖《傳》,不過發明孔子筆削褒貶... 閱讀全文

太平御覽·職官部·卷六

人也。"《管子》曰:昔者,黃帝得祝融,辨南方,故使為司徒。《符子》曰:魯侯欲以孔子為司徒,將召三桓而議之,乃謂左丘明曰:"寡人慾以孔丘為司徒,而授以魯政焉。寡人將欲詢諸三子。"左丘明曰:"孔丘,聖人與... 閱讀全文

太平御覽·人事部·卷二十九

,殺之皆死。孔父正色立於朝,則人莫敢過而致難於其君,孔父可謂義形於色矣。《論語·公冶長》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又《陽貨》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又曰:子張問:"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