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4 / 5頁

太平廣記·卷三百六十一·妖怪三

 安陽黃氏 齊後主 王惠照 獨孤陀 楊素 滕景貞 元邃 劉志言 素娥 張易之 李承嘉 泰州人 梁載言 范季輔 洛陽婦人 裴休貞 牛成 張翰 南鄭縣尉 李泮 元自虛崔季舒北齊崔季舒,位至侍中特進。忽爾其家池中蓮,皆化為人面,著鮮卑帽。又其... 閱讀全文

明儒學案·崇仁學案·太僕夏東巖先生尚朴

免過於把捉,常覺有一物梗在胸中,雖欲忘之而不可得。在南監時,一日過東華門牆下,有賣古書者,予偶檢得《四家語》,內有黃蘗對裴休云:“當下即是動念,則非佇立之頃。”遂覺胸中如有石頭磕然而下,無復累墜,乃知禪學誠有動人處。於後看程子書,說得下手十... 閱讀全文

明儒學案·諸儒學案中·文莊羅整菴先生欽順

矣。程子嘗言:“仁者,渾然與物同體。”佛家亦有“心佛眾生,渾然齊致”之語,何其相似也。究而言之,其相遠奚啻燕、越哉!唐相裴休深於禪學者也,嘗序《圓覺經疏》,首兩句云:“夫血氣之屬,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體。”此即“心佛眾生,渾然齊致”之謂也... 閱讀全文

唐才子傳·卷三

情山水,故常懷逸念,奇造幽致,所得往往超拔孤秀,度越常情。與高適風骨頗同,讀之令人慷慨懷感。每篇絕筆,人輒傳詠。至德中,裴休、杜甫等嘗薦其識度清遠,議論雅正,佳名早立,時輩所仰,可以備獻替之官。未及大用而謝世,豈不傷哉!有集十卷行於世。杜確... 閱讀全文

唐才子傳·卷七

。有詩一卷,今行於世。曹鄴鄴,字鄴之,桂林人。累舉不第,為《四怨三愁五情》詩,雅道甚古。時為舍人韋愨所知,力薦於禮部侍郎裴休。大中四年張溫琪榜中第。看榜日,上主司詩云:"一辭桂岩猿,九泣都門月。年年孟春至,看花如看雪。"... 閱讀全文

太平御覽·治道部·卷十

吏理,達於教化科,(韋正實及第。)軍謀宏遠,材任邊將科。(裴儔、侯雲章及第。)太和二年閏三月,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裴休、裴素、李郃、南卓、李甘、杜牧、馬植、鄭亞、崔博、崔璵、王式、羅邵京、崔渠、韓賓、崔慎由、苗愔、韋昶、崔煥、崔讜及第... 閱讀全文

東觀奏記·中卷

亦慎由舊僚也,踵為故事。至理之代,動循至公,後代方之難矣。 以楚州刺史裴坦為知制誥,坦罷任赴闕。宰臣令狐綯擢用,宰臣裴休以坦非才,不稱是選,建議拒之,力不勝坦。命既行,至政事堂謁謝丞相。故事,謝畢,便於本院上事,四輔送之,施一榻,壓角而... 閱讀全文

廬山記·卷四·古人留題篇

忍遠別。函見宰坐求替。遂得同赴江西時也。薦福大德顯公禪門上首言。歸東林。亦獲結侶道路陪游。每承清論。今過寺。因留題詩一首裴休麟台朝士辭書府。鳳闕禪宗出帝京。歸到雙林親慧遠。行過五柳謁淵明。白衣居士輕班爵。敗□高僧□□情。引得病夫無外想二心師... 閱讀全文

廬山記·卷五·古碑目

柳貞望樹。唐永泰丙午歲顏真卿題碑側凡一百一十六字。東林寺碑並序前陳州刺史江夏李邕撰並書。開元十九年七月十五日建。洪州刺史裴休題雲。覽北海之詞翰想風釆。碑陰記會昌三年。江州刺史張又新撰。大中十年四月三十日。裴光遠篆額。東林寺遠法師影堂碑(並序... 閱讀全文

藝舟雙楫·卷六·論書二

。近世北朝石志出土者多矣,字畫率朴茂,斂分勢而為之。至率更出,始醞釀分法而盡變其勢。厥後祖尚流風,雖峭厲 如蘭台,圓勁如裴休,卒莫窺渾厚之域,而謂同時儕輩,竟復有學業相抗而無聞於後者乎。率更碑版傳世者,悉傷磨刮,即得宋拓,亦非真相,而二志數...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