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3 / 19頁

戰國策·楚三·唐且見春申君

:“齊人飾身修行得為益,然臣羞而不學也,不避絕江河,行千餘里來,竊慕大君之義,而善君之業。臣聞之賁、諸懷錐刃而天下為勇,西施衣褐而天下稱美。今君相萬乘之楚,御中國之難,所欲者不成,所求者不得,臣等少也。夫梟棊之所以能為者,以散棋佐之也。夫一... 閱讀全文

反經·論士

寡人亦悅之。”髡曰:“古有驊騮騏驥,今之無有,王選於眾,王好馬矣;古有豹象之胎,今之無有,王選於眾,王好味矣;古有毛嬙、西施,今之無有,王選於眾,王好色矣;王必待堯舜禹湯之士,而後好之,則堯舜禹湯之士,亦不好王矣。” (魯仲連謂孟嘗君曰:“... 閱讀全文

反經·是非

,故以道正己。” (非曰)老子曰:“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 (是曰)唐且曰:“專諸懷錐刀而天下皆謂之勇,西施被短褐而天下稱美。” (非曰)慎子曰:“毛嬙、西施,天下之至姣也,衣之以皮倛,則見者皆走;易之以玄緆,則行者皆止。由... 閱讀全文

反經·霸圖

美,以熒其志;遺之巧工,使起宮室,以盡其財;遺之諛臣,使之易伐;強其諫臣,使之自殺;堅甲利兵,以承其弊。”越王於是飾美女西施,獻之吳王。吳王悅之。子胥諫,不受。吳王誅子胥。越又為榮楣,鏤以黃金,獻之吳王。吳王受之,而起姑蘇之台,五年乃能成,... 閱讀全文

增廣賢文·上集

者千慮,必有一得,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哪個梳頭無亂髮,情人眼裡出西施。珠沉淵而川媚,玉韞石而山輝。夕陽無限好,只恐不多時。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惜花春起早,愛... 閱讀全文

晉書·列傳·第三十九章

鄙心者。便當副往意,不宜沖讓。”轉尚書左僕射,領吏部如故。庾亮嘗謂顗曰:“諸人鹹以君方樂廣。”顗曰:“何乃刻畫無鹽,唐突西施也。” 帝宴群公於西堂,酒酣,從容曰:“今日名臣共集,何如堯舜時邪?”顗因醉厲聲 曰:“今雖同人主,何得複比聖世!”... 閱讀全文

晉書·列傳·第六十四章

名教之體者何?達其旨故也。達其旨,故不惑其跡。若元康之人,可 謂好遁跡而不求其本,故有捐本徇末之弊,捨實逐聲之行,是猶美西施而學其顰眉, 慕有道而折其巾角,所以為慕者,非其所以為美,徒貴貌似而已矣。夫紫之亂硃, 以其似硃也。故鄉原似中和,所... 閱讀全文

金史·列傳·卷六十七

曰:“臣聞宋人買馬修器械,招納山東叛亡,豈得為無罪?”海陵喜曰:“向者梁珫嘗為朕言,宋有劉貴妃者姿質艷美,蜀之華蕊、吳之西施所不及也。今一舉而兩得之,俗所謂‘因行掉手’也。江南聞我舉兵,必遠竄耳。”欽與與信俱對曰:“海島、蠻越,臣等皆知道路... 閱讀全文

抱朴子·內篇·論仙

皇漢武求之不獲,以少君欒太為之無驗故也。然不可以黔婁原憲之貧,而謂古者無陶朱猗頓之富。不可以無鹽宿瘤之醜,而謂在昔無南威西施之美。進趨尤有不達者焉,稼穡猶有不收者焉,商販或有不利者焉,用兵或有無功者焉。況乎求仙,事之難者,為之者何必皆成哉?... 閱讀全文

抱朴子·外篇·勖學

氏,然後覺面牆之至困也。夫不學而求知,猶願魚而無網焉,心雖勤而無獲矣;廣博以窮理,猶須風而托焉,體不勞而致遠矣。粉黛至則西施以加麗,而宿瘤以藏醜;經術深則高才者洞達,鹵鈍者醒悟。文梓乾雲,而不可名台榭者,未加班輪之結構也;天然爽朗,而不可謂...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