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趙瑩、桑維翰、李崧各改鄉里名號。荊南節度使高從誨本貫汴州浚 儀縣王畿鄉表節東坊,改為擁旌鄉浴鳳里。 八月戊寅,以左僕射劉昫為契丹冊禮使,左散騎常侍韋勛副之,給事中盧重為 契丹皇太后冊禮使。壬午,魏府軍前奏,前澶州刺史馮暉自逆城來歸。定州奏... 閱讀全文
侍韋勛、禮部員外郎楊昭儉自契丹使回。帝慰勞備至,錫齎豐厚。庚子,以天和節 宴群官於廣政殿,賜物有差。 三月癸卯朔,左僕射劉昫、給事中盧重自契丹使回,頒賜器幣如馮道等。乙巳, 回鶻可汗仁美遣使貢方物,中有玉狻猊,實奇貨也。丙午,涇州節度使張萬... 閱讀全文
使馮玉為戶部侍郎,充端明殿學士;中書舍人趙上交改刑部侍郎。己丑, 以樞密使、中書令桑維翰充宏文館大學士,太子太傅、譙國公劉昫為守司空兼門下 侍郎平章事、監修國史、判三司,宰臣李崧、和凝進封爵邑。庚寅,宣徽北院使劉 繼勛改宣徽南院使,三司使董... 閱讀全文
領壽州節度使兼侍 衛馬軍都指揮使,以滄州節度使田武遙領夔州節度使兼侍衛步軍都指揮使。辛亥, 白虹貫日。壬子,宰臣桑維翰、劉昫、李崧、和凝並加階爵。禮部尚書竇貞固改刑 部尚書,太常寺卿王松改工部尚書。以尚書左丞龍敏為太常卿;以翰林學士承旨、 ... 閱讀全文
競輩得以興謗。未幾,內客省使李彥韜、端明殿學 士馮玉皆以親舊用事,與維翰不協,間言稍入。維翰漸見疏忌,將加黜退,賴宰相 劉昫李崧奏云:“維翰元勛,且無顯過,不宜輕有進退。”少帝乃止。尋以馮玉為 樞密使,以分維翰之權。後因少帝微有不豫,維翰曾... 閱讀全文
大政”;又雲“合受冊”。眾言藉藉。盧文紀又 欲祭祀時便令掃除,馮道聞之曰:“司空掃除,職也,吾無所憚。”既而知非乃止。 劉昫為僕射,性剛,群情嫉之,乃共贊右常侍孔昭序論行香次第,言:“常侍侍從 之臣,行立合在僕射之前。”疏奏,下御史台定例。... 閱讀全文
德鈞、趙延壽自潞州出降於契丹,德 光鎖之,令隨牙帳。晉高祖入洛,尋遣宰相趙瑩致謝於契丹。天福三年,又遣宰臣 馮道、左僕射劉昫等持節冊德光及其母氏徽號,齎鹵簿、儀伏、法服、車輅於本國 行禮。德光大悅,尋遣使奉晉高祖為英武明義皇帝。是歲,契丹改... 閱讀全文
廟事大,不敢執以一理定之,故檢七廟、四廟 二件之文,俱得其宜,他所論者,並皆勿取。請下三省集百官詳議。 敕旨宜依。左僕射劉昫等議曰: 臣等今月八日,伏奉敕命於尚書省集議太常博士段顒所議宗廟事。伏以將敷至 化,以達萬方,克致平和,必先宗廟。故... 閱讀全文
弱; 而垂千古廢興之跡,異同足備夫參稽。故以楊大年之淹通,司馬光之精確,無不資 其賅貫,據以編摩,求諸列朝正史之間,實亦劉昫《舊書》之比。乃征唐事者並傳 天福之本,而考五代者惟行歐陽之書,致此逸文,浸成墜簡。閱沉淪之已久,信顯 晦之有時。 ... 閱讀全文
川。達靼首領頡哥以其族來附。秋八月己卯,吐蕃遣使者來。冬十月庚申,幸石敬 瑭第。 四年春正月庚寅,端明殿學士、兵部侍郎劉昫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二月戊午,孟知祥使硃滉來。三月甲辰,追冊晉國夫人夏氏為皇后。夏五月戊寅, 封子從珂為...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