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11 / 44頁

北史·列傳·卷二十三

曰:“貶退已久,情相矜愍。”於是顧謂侍臣曰:“鄭譯與 朕同生共死,間關危難,興言念此,何日忘之。”譯因奉觴上壽。帝令內史李德林 立作詔書,復爵沛國公,位上柱國。高熲戲謂譯曰:“筆乾。”答曰:“出為方岳, 杖策言歸,不得一錢,何以潤筆!”上大... 閱讀全文

北史·列傳·卷二十四

道衡兼主客郎接對之。縡贈詩五十韻,道衡和之, 南北稱美。魏收曰:“傅縡所謂以蚓投魚耳。”待詔文林館,與范陽盧思道、安平 李德林齊名友善。復以本官直中書省,尋拜中書侍郎,仍參太子侍讀。齊後主之世, 漸見親用,與侍中斛律孝卿參預政事。道衡具陳備... 閱讀全文

北史·列傳·卷三十五

,恐其勞敝,往往為之駐馬,隨舉一酌, 示領其意,辭謝令去。還後,州人鄭播宗等七百餘人請為立碑,斂縑布數百匹,托 中書侍郎李德林為文,以記功德。敕許之。尋除都官尚書。聿脩少年平和溫潤,素 流之中,最為規檢,以名家子歷任清華,時望多相器待,許其... 閱讀全文

北史·列傳·卷四十四

。子澹知名。 澹子彥深。年十五而孤,專精好學,高才善屬文。仕齊,殿中侍御史,預修五 禮,及撰御覽。除殿中郎、中書舍人,與李德林修國史。入周為納言中士。隋初, 為行台禮部侍郎,尋為聘陳使主。還,除太子舍人。廢太子勇深禮之,令注庚信集, 撰笑苑... 閱讀全文

北史·列傳·卷六十

高熲 牛弘 李德林 高熲,字昭玄,一名敏,自言勃海蓚人也。其先因官北邊,沒於遼左。曾祖皓, 以太和中自遼東歸魏,官至衛尉卿。祖孝安,位兗州刺史。父賓,仕東魏,位諫議 大夫。大統六年,避讒棄官奔西魏,獨孤信引賓為僚佐,賜姓獨孤氏。及信誅,妻 ... 閱讀全文

北史·列傳·卷七十

知名。 隋開皇中,奉敕與著作郎王劭同修國史,俄直門下省,以待顧問。又詔諸術者 修天文律歷,兼於內史省考定群言。內史令博陵李德林甚禮之。炫雖遍直三省,竟 不得官,為縣司責其賦役。炫自陳於內史,內史送詣吏部。尚書韋世康問其所能, 炫自為狀曰:“... 閱讀全文

北史·列傳·卷七十一

平陽子烈並其流也。復有范陽祖鴻勛,亦參文 士之列。及天保中,李愔、陸仰、崔瞻、陸元規並在中書,參掌綸誥。其李廣、樊 遜、李德林、盧詢祖、盧思道始以文章著名。皇建之朝,常侍王晞獨擅其美。河清、 天統之辰,杜台卿、劉逖、魏騫亦參詔敕。自李愔已下... 閱讀全文

北史·列傳·卷七十二

族、皇甫遐、張元為《孝義傳》,《隋書》列陸彥師、田 德懋、薛浚、王頒、田翼、楊慶、郭世俊、紐因、劉仕俊、郎方貴、翟普林、李德 饒、華秋、徐孝肅為《孝義傳》。今趙琰、李棠、柳檜、杜叔毗、陵彥師、李德饒 入別傳及其家傳,其餘並從此編緝,以備《孝... 閱讀全文

舊唐書·本紀·卷十六

待詔翰林。泌於台州為上鍊神 丹,上服之,日加躁渴,遽棄萬國。甲寅,二王后介國公宇文仲達卒,有司與舊典 葬祭之。以監察御史李德裕、右拾遺李紳、禮部員外郎庾敬休並守本官,充翰林學 士。丁巳,以劍南東川節度使李逢吉為襄州刺史,充山南東道節度使;以... 閱讀全文

舊唐書·本紀·卷十七

馬二百五十匹。御史溫 造於閣內奏彈祐罷使違敕進奉,祐趨出待罪,詔宥之。襄、均、復等州漢江溢,漂 民廬舍。丙子,浙西觀察使李德裕奏:“詔令當道造盝子二十具,計用銀一萬三千 兩,金一百三十兩。昨已進兩具,用銀一千三百兩,當道在庫貯備銀無二三百兩...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