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18 / 22頁
《東京夢華錄》是宋代孟元老的筆記體散記文,創作於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年),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東京開封府城市風俗人情的著作。所記大多是宋徽宗崇寧到宣和(1102-1125)年間北宋都城東京開封的情況,描繪了這一歷史時期居住在東京的上至王公貴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是研究北宋都市社會生活、經濟文化的一部極其重要的歷史文獻古籍。
《雲笈七籤》是擇要輯錄《大宋天宮寶藏》內容的一部大型道教類書。北宋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當時任著作佐郎的張君房編成《大宋天宮寶藏》後,又擇其他認為的精要萬餘條,於天聖三年至七年(1025~1029)間輯成本書進獻仁宗皇帝。
它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數學專著,是《算經十書》中最重要的一種,成於公元一世紀左右。該書內容十分豐富,系統總結了戰國、秦、漢時期的數學成就。同時,《九章算術》在數學上還有其獨到的成就,不僅最早提到分數問題,也首先記錄了盈不足等問題,《方程》章還在世界數學史上首次闡述了負數及其加減運算法則。它是一本綜合性的歷史著作,是當時世界上最簡練有效的套用數學,它的出現標誌中國古代數學形成了完整的體系。
《淵海子平》由宋代徐大升依據東海徐子平先師論命成果而編著。是八字命理學的宗祖之作,也是八字算命術必習的經典名著,該書是以財官印食傷等格局將命運層次分為三六九等的第一書。若是論及以往名師聖賢,決斷生死當屬鬼谷子先師的納音論命法,論富貴貧賤應首推徐子平先師的子平財官格局法,人們為了紀念徐子平等先賢在算命術上的貢獻,又把算命術統稱為子平術。
《藥性歌括四百味》是一本闡釋性讀物,是明代醫家龔廷賢所著。每味藥物下分原文、注釋、語譯、按語四個部分。全書以現代語言對每味藥物的品種、來源、產地、藥性、功能主治、臨床套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事項等內容進行了全面的闡釋。內容簡明扼要,通俗易懂,實用性強,適合於中醫藥工作者、醫藥院校廣大師生及中醫藥愛好者閱讀、參考。
《食療本草》,食療專著,3卷。唐代孟詵撰,張鼎增補改編。約成書於唐開元年間(713~741年)。一般認為此書前身為孟詵《補養方》,張鼎補充89種食療品,又加按語(冠以“案經”,或作“謹按”),編為本書。共載文227條,涉及260種食療品。諸品名下,註明藥性(溫、平、寒、冷),不載其味。正文述功效、禁忌及單方,間或論及形態、修治、產地等。首載菠薐、胡荽、莙薘、鱖魚等食蔬。尤以動物臟器療法與藻菌類食療作用之記載引人注目。所錄食療經驗多切實際,藥物來源廣泛,充分顧及食品毒性宜忌及地區性,為唐代較系統全面之食療專著。原書早佚,敦煌曾有殘卷出土,近代有輯佚本。
《明儒學案》是一部系統總結和記述明代傳統學術思想發展演變及其流派的學術史著作。全書一共62卷。《明儒學案》以王守仁心學發端發展為主線,首篇《師說》提綱挈領全書。全書一共記載了有明一代210位學者。
《穆天子傳》,又名《周王傳》、《穆王傳》、《周穆王傳》、《周穆王遊行記》,是西周的歷史典籍之一。西晉太康二年,在今河南汲縣發現一座戰國時期魏國墓葬,出土一大批竹簡,均為重要文化典籍,通稱“竹書紀年”,其中有《穆天子傳》﹑《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後合併為至今流傳的《穆天子傳》。由荀勖校訂全書六卷。歷代內容多有散佚。